第23章 收服工匠
一番交流后,李胜觉得自己的运气简直是爆棚了。 原来这群匠户,都是前登莱巡抚孙元化所属的匠作坊的匠人,在匠作所里专职铸造枪炮。 崇祯五年,孔有德等人登莱兵变,因奸人陷害导致孙元化获罪,并在京师西市斩首。 孙元化此人在位期间极力推崇西法,以毕懋康的自生火铳为基础,根据西方武器结合改进,生产火器,在那段时间,及其受到孙元化的看重。 好景不长,自从孙元化获罪殒命后,新来的巡抚就没有那么重视了,匠作所的待遇是一天不如一天,后来更是直接短了粮饷。 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从莱州府开始逃亡,很不巧,刚逃到隔壁青州,就被广陵巡检司阻拦,要不是李胜,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遣返莱州。 孙元化李胜不认识,后世也没听说过,不过他的老师,徐元启,倒是在书本上见过。 还有毕懋康,这人倒是厉害,有机会倒是要会上一会。 不过这些人会做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倒是挺意外的。 “燧发枪,你们做过多少?” 看孙恩有点不明白,李胜解释道“就是自生火铳。我叫他燧发枪。” “燧发枪?这名字不错,大人,其实这这燧发枪跟鸟铳,鲁密铳最大的区别就是点火方式,燧…对燧发枪利用的就是燧石,哦对,大人你是知道的,燧发枪做倒是没做过多少,不过大家伙的手艺还在。” 孙恩当时就是匠作所管事之一,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 “哦,为何不多造点燧发枪?你们应该也知道,这燧发枪的威力比起其他火铳,可是厉害了太多了。” 李胜一直有个疑问,明末已经出现了燧发枪技术,可是为什么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 技术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那估计就是人的问题了。 孙恩也不是很懂,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过他倒是觉得,很大可能是因为朝廷内忧外患,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钱来搞这些。 “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李胜皱眉道,不过李胜也管不了,只能安排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 “孙老,一支燧发枪需要银钱多少?需要多少时间?” 知道了这群匠户的来历,李胜的称呼也稍微变了一下。 “密鲁铳一支大概一两五钱,如果改成燧发枪,所费应该不会超过三两银子。 至于时间,一个匠人制造一把燧发枪应该要十五天到二十天。” 孙恩略微思考,燧发枪并未大批量制造,所以具体造价,也不是很清楚。 而一把鲁密铳,熟练的匠人需要十天,燧发枪也不是很复杂,大概二十天,应该能做完一把。 花费点银钱还能接受,这个时间是不是太久了?按照现有的匠人,一个月也就百来把燧发枪? 时间耗费太多,李胜根本等不起,还有几个月,建虏又要叩关了。 “为何需要这么久时间” “大人,一支合格的火枪,各个部件甚为繁琐,有的匠人精通枪管,有的匠人精通细小部件,一来二去,时间自然就长了一点。” 孙恩实话实说,每个匠人不可能每个步骤都很精通,所以有快有慢也是正常。 李胜却是觉得明朝人脑子也太笨了,不知道分工作业吗?谁精通什么就去专门做什么,零件做好了统一装配不就行了吗? 于是把分工作业的方法告诉了孙恩,孙恩听了连连称奇,一个劲的夸着李胜,如此一来,铸造效率的确提升了不止一倍。 孙恩答应按照分工方法试试看一支燧发枪到底用几天时间可以造出。 一时间,匠户们望向李胜的目光,多了许崇拜。 百户大人懂得可真多。 “孙老,这些票据你拿着,拿着它你随时可以去百户所提取现银,从今以后你们就是镇海堡匠作所的人了,孙恩,任匠作所管事!专职铸造燧发枪。” 李胜递给孙恩一李胜自制的银票,又对着所有匠户宣布了任命。 世道太乱,外面的钱庄也不太靠谱,所有的现银,都堆在百户所官衙里。 这种票据,目前只限于镇海堡百户所里流通。 孙恩看了一眼票据,足足有十张,每张五千两银子! 那就是,五万?孙恩老眼睁的老大,嘴也张着,说不出话来,四五十年了,哪里见过这么多钱? 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大…大人,这也太多了吧?” 说话的声音颤抖明显。 “这是五万两银子,制造方面的我不懂,我只有一个要求,燧发枪抓紧时间造,咱们没多少时间了。” 众匠户们连连点头,至于没多少时间,他们倒是不太懂。 “所有匠人,每人每月五两银响,并发米三斗!” 李胜看着众匠人,再次宣布了一个让他们兴奋的决定。 全场一片寂静,生怕李胜说得是梦话一样,万一出声,他反悔了。 “看吧大人,当初咱镇海堡的军户也是这表情!” 董大力一旁打趣,倒是打破了寂静。 咚 整个在场的匠户家人们,全部跪了下来,纷纷感谢李胜的大恩大德。 不仅花钱收留了他们,还每个月发放一笔不菲的工钱,在他们心中,李胜跟活菩萨一样。 在这乱世,匠户跟军户一样,那是最不受待见的了。 “好了,起来吧,你们制造出每一把合格的燧发枪,就是对本大人最好的报答!” 李胜严厉道。 “放心吧大人。” “对,放心吧,老牛我这百多斤就卖给您了,必不负大人之恩!” 李胜点了点头,对着孙恩说。 “孙老,需要什么你自己去采购,需要护卫,你可以去找李总旗,那行,本官先回去了。” 说完,李胜转身离开。 “是,大人。” 孙恩及众匠户,对着李胜,深深地鞠了一躬。成风成雨不是你的我在明末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