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兴建商业
想让李自成在北方瞎搞一通吧,李胜这几日在镇海府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东岛已经拿下,与佛郎机人的贸易也谈了下来,接下来肯定就是需要大量的商品了。 要知道,在这个农耕社会,开海一年的收入绝对抵的上其他所有的税收之类的收入。 可能还会更甚一筹,大明中期就开过一次海,效果那是相当不错。 诸如茶叶,瓷器,丝绸等等,这其中许多东西都因为战乱而停摆,想要把它们重新建立起来,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茶叶这种东西,在山东并不常见,主要还是地理原因,很多茶并不适合种植,但是有一些地方,种植绿茶还是可以的。 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李胜只好派了人去南方,专职收购茶叶,到时候在南边直接装船就可以了。 至于瓷器,在山东那还是比较出名的,比如临淄博山地区,李胜大手一挥,在博山修建了一座最大的瓷器厂,许多工人更是从南边请过来了,手艺那是没的说,做出来的瓷器也是精美的很。 另外还在还几个地方修建了纺织厂,不过仍然还是采用的老式纺织办法,珍妮纺织机的名字李胜是听过,但他不会做啊…… 只好一边制作一边改进了,李胜的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仅为自己增加了乐观的收入,还解决了不少百姓的就业问题。wap. 比如纺织厂,一座纺织厂的女工就达到了数千人,而且他们的工钱还是李胜按照后世计件来算,多劳多得,这些妇女们干起活来,那是相当的卖力。 李胜估计,开通贸易以后,其旗下的雄狮贸易公司一年的收入至少在千万两白银以上。 而且每年都会有一个不小的增幅。 这对于目前的镇海军来说,非常的重要,李胜目前手上的银子再支撑个一年半载问题还是不大的。 可也不能光吃老本,总不能每次没钱了,就去打劫一番吧,虽然李胜也觉得,这种方法来钱确实最快。 估摸着这几天,李自成这货就在京师开始拷响了吧? 不得不说,李自成这一招干的,简直是太昏庸了,自己在京师还没站稳脚跟呢,就可以瞎胡搞。 他不败谁败? 这日午时刚过,李胜正在侯府后花园里纳凉,袁璐芳也坐在一旁,看着电视剧,侍卫们来报,有一名叫宋应星的人正在外求见。 “啥?宋应星?” 李胜有些欣喜的站了起来,脸上的笑容简直止不住,拍了拍手,将手心的汗挥发了一下。 “你慢慢看,我出去一下。” 对着袁璐芳说完,就往外走去,脚步很是急促。 “好久没有见侯爷如此失态了啊,这宋应星,是何许人也。” 陈圆圆替袁璐芳剥着葡萄,看着李胜的背影说道。 “这宋应星啊,我可听相公不止一次提起了,说是什么科学家?” 袁璐芳头也没抬,紧紧的看着平板上的电视剧,这几日郎中让她静养,她哪里闲的住。 李胜得知后,就拿出来个这个小玩意,袁璐芳仅仅看了一集,便被剧中的剧情深深的吸引。 陈圆圆时不时的也会看上几眼,不过她似乎感兴趣的并不是电视剧,而在剧中人物的衣服上,脑袋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胜走到前厅,一名外形像中年的男人正端坐在堂中,见李胜前来,连忙站起了身来,一边行礼,一边悄悄打探着李胜。 李胜的年轻,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很难想象李胜在一年以前,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军户。 同样的李胜也在打探着宋应星,算起来宋应星应该五十多岁了,看起来却跟一个中年差不多。 待他行过礼后,李胜坐到了主位上。 “侯爷,卑职所来,有些疑惑,还望您解答一二。” 宋应星恭敬的说道,李胜笑了笑,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月前,宋应星还只是直隶府亳州知州,从五品官,李胜动用了一些钱财,疏通了关系,将宋应星调到了山东来。 任布政使司左参政,从三品,算的上是连升四级了,这在官场中,向来是不符合规定的,可没办法,山东这个地界,无论是京师还是南直隶,都插不上手。 至于为什么要费尽心思把宋应星弄过来,实在是宋应星的名头太大了,他著的《天工开物》李胜前些日子看过。 书中所写放在后代那是分文不值,可在当下这个时代,却是价值十分大的百科全书。 这其中有太多的知识了,若是推广开来,说不定会推动时代的改变。 李胜学识有限,很多工业上的发展几乎是不懂的,这就需要像宋应星这样的人去研究发展了。 “任人唯贤,宋大人的才能,本督可是清楚明白的,咱们大明像宋大人这样的人,可不多啊。” 李胜由衷的说道。 “可是…卑职…卑职不过一阶举人,升任如此高位,实在是不符合规矩啊。” 宋应星面露难色,他本来是不想来的,谁知道李胜直接请了公文,派了人,将他一家老小的接到了镇海府。 这不,上午刚到,下午就来求见李胜可。 李胜听后,沉思了片刻,看了看时辰,这个时候,无论是小学院还是匠作坊,都已经上学开工了,不如带宋应星去看看好了。 想着,就站了起来。 “宋大人,随本督去逛逛吧。” 说着,就朝着外面走去,宋应星迟钝了一小会,也跟了上去。 李胜首先将宋应星带到了城中的小学堂里,崭新的水泥房,深深的吸引住了宋应星,他很好奇这种材料到底是什么。 可接下来,他更好奇的是屋内,一间不大的房间里,乌泱泱的挤满了小孩,他们无比渴望的眼神直直的看着前方,一名读书人打扮的男子,正在讲台上,不停的讲解。 “侯爷,这是私塾?” 可说完,又觉得不太像,摇了摇头,他做过教谕,一般的私塾里,哪能有这么多的学子。 在大明朝,可不是谁家的孩子都上得起学的。成风成雨不是你的我在明末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