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五代河山风月在线阅读 - 250、迫在眉睫

250、迫在眉睫

    垂拱殿外回廊中,几十名朝廷要员汇聚于此,众人交头接耳,低声细语,却没人敢大声说话。

    一般来说,朝堂若有大事,官家需要和大臣们讨论,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得出结论的。

    所以有时候议事和处理事情从早上开始,会不知不觉就过了中午。

    平时皇家很少给大臣们准备吃食,那也是很大一笔开销,官员自有俸禄,不能吃朝廷的,公私也要分开。

    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皇帝会赐食给大臣们,大臣们就在垂拱殿外的回廊下就食,也被称为“廊下之食”,百官视为恩赐荣耀,能吃到廊下之食的官员都觉得非常有面子,也能证明自己的有权势。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留在回廊中的官员们没有春风得意,亦无期盼激动,大多神色不安,心神不宁。

    到了现在,消息已经瞒不住,宫中也不准备掩瞒了。

    官家病卧在床,太后摄政,年幼太子已经被接到宫里等候,王溥,王溥,李谷,魏仁浦,范质等宰辅已经入万岁殿等候,消息从前两天传开之后,朝堂震动,百官惊恐。

    这时候难免人心惶惶,噤若寒蝉。

    若是天下大定的太平盛世,这算是大事,但不至于如此,可如今不是。

    北方辽国虎视眈眈,北面还有北汉、南面南唐、西蜀、南汉、吴越尚在,平时它们都老老实实,若大周有变呢?

    这种时候最容易出事,这几十年的经验告诉大家,每到这是,很有可能接着就是骄兵悍将无法节制,兵祸,流血,变天,清洗等等......

    所以人人提心吊胆。

    有的官员甚至准备好了行礼细软,提前将家小送出城外,若是风声不对,立即准备出逃,免得受牵连,丢了性命。

    当今之世,并不太平......周边国家表面臣服,暗地里虎视眈眈,契丹与他们是死敌,时不时就会南下,几年来冲突战乱连绵不断。

    此时如果官家不在了,太子只有七岁,他们都不敢想大周的未来会如何。

    垂拱殿外,众人低声的议论,焦急等待,气氛凝重。

    而北面的万岁殿外,符皇后一声素服和几个宰相说着什么,随后宰相们退下,符皇后回万岁殿继续照顾官家。

    自两天前,官家已经昏睡过去,没有意识,没法交代事情,只靠山参汤等珍贵药物续着一口气,偶尔会醒来也是喃喃不清的几句,随后立即昏睡过去。

    而官家说了什么,此时全只有符皇后知道。

    三天前,官家已经当着众人的面做了详细交代,王朴、范质、王溥为辅政治大臣,辅佐新君。

    魏仁浦依旧掌管枢密院,管理军机大事。

    同时下令北方全部大军立即撤回,拱卫京都。

    撤军之后,李重进继续留任淮南,为淮南节度使。

    解除张永德兵权,加张永德检校太师,平章事。

    解除史彦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副指挥使的职务,改由韩通担任,加史彦超为检校太师,平章事。

    加七岁太子柴宗训为晋王,开封府尹,之后要求众人辅佐太子,自己驾鹤之后立即让太子登基,皇后摄政,诸宰相辅佐。

    这番交代之后,官家就再没清醒过来。

    而几位宰相每天都会过来候着,怕官家醒来有事要交代。

    符皇后心想,官家的安排还是周密的。

    王朴刚直,范质古板,王溥别的都好,也是众人中最年轻的,就是非常小气,让他们三人为辅政大臣就不怕结党营私。

    李谷位高权重,在朝中威望也高,不适合再给他加权,也有怕太子掌控不了的意思。

    而对于军中的安排,官家首先想到的是让李重进回淮南,若说血缘,李重进比官家更有继位的资格,官家是怕自己万岁之后李重进有二心。

    接着去掉张永德的军权,因为张永德是仙君驸马,也有继位资格。

    之后则是去掉史彦超的军权,为限制史家父子的权力,之后将韩通提拔到侍卫司二把手与侍卫司抗衡,来限制史从云权力。

    韩通和谁的关系都不好,和史从云也不会对付。

    这样的安排看起来很周到,但宫中的气氛还是紧张,紧张得众人都快喘不过气来。

    因为这样的安排固然是好,但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那就是官家若不在了,外面领兵的武将能够乖乖听话。

    当今之事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过过“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话十分不逊,却没人可以反驳,大周就是后汉枢密使兵变,黄旗加身而来,而之前的后梁,后唐都是一方军阀做大,随后便立国。

    而如今江南唐国,蜀地后蜀,都是臣子做大,兵强马壮之后推翻前主建立,乃至之前被史从云灭的武平也是。

    在此之前,梁、唐、晋、汉、周中原五国,没次都有将领做大推翻前主的戏码上演。

    如此,如今最大的担忧反而是外面的大军,官家的安排再周密,如果没人听,那又有什么用。

    ........

    昨天白天,符皇后听到官家在昏睡梦中突然道“杀史从云!”“乱臣贼子......”之类的话语,吓得她魂不附体,好在她很快发现,官家只是昏睡中意识不清的喃喃自语。

    万岁殿外隔着六开檀木门,外面是长长白玉石台阶,还有个不小的院子,有亭子,几个宰相都在那等候,隔着大殿里少数百步以上,他们听不到。

    这才放松下来,她也意识到事情严重,怕身边宦官和宫女听到,就把万岁殿侍奉的宫女宦官都换成自己身边的人。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必官家对史从云是真有杀心的,也十分不放心,可官家也不敢动他,大概是仙君的教训在前。

    当初后汉末帝觉得枢密使郭威权太大,想诛杀他,稳固自己权力,那时郭威带兵在外,知道诏令之后立即黄旗加身,在外称帝,随后率大军反攻大梁,大军在外,大梁空虚,几乎势如破竹,之后郭威便建立了如今的大周,也正是官家父皇。

    官家大概是真担忧范质所言的,也想杀了史从云一家以绝后患,可想到当初的教训便又无奈不敢,如今不正是如此。

    威望崇高的大将带兵在外,若稍有不慎,只怕又是当年后汉覆辙.......

    连符皇后自己想想也怕,这时候心里只是盼着大军能够平平安安回来,众将领至少能够和朝廷维持表面上的和气。

    哪怕他们像李筠一样跋扈,太子和她也只能忍让,因为他们在军中没有威望,几个宰辅看起来位高权重,有本事,可他们手里没兵。

    事情越到紧急时候,越能让人看清楚权力在谁手中,这时候谁能调动军队,谁便有大权。

    而且她突然想到一种可能,还越想越怕,以史从云的聪明和权势,他在宫中应该有眼线吧,如果他知道范质告他谋反的事会怎么做?

    她不由自主想到当朝先帝,而且越想越怕,随即又安慰自己,范质的话是在她和官家面前秘密说的,应该没外人知道吧。

    符皇后此时最希望的是史从云把大军带回来,到时候他是自己的妹夫,以他为后盾,自己摄政就能完全掌控局面,这一切的前提是官家不对史家动手,史从云乖乖把军队带回来。

    可万一他知道有人告他谋反.......

    符皇后吓出一身冷汗来,连强自镇定,应该不会,消息没人透露才对,待回来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殿外的就几个宰相还在等候,她找来魏敏,吩咐他好好照顾好几人,至于太子则留在后宫中等着,这种时候反而没人去理会他了,符皇后也没心思。

    ........

    万岁殿外的小亭中,气氛同样凝重,几个宰辅多是历经数朝的人,对于这样的场面他们见过许多,心里也更加不安。

    枢密使魏仁浦提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此次讨伐辽国大胜而归,诸将士该如何封赏。”

    “若官家建在,这不是问题,枢密院与官家商议决断,诸将士多会信服.......”

    魏仁浦后面的话没说,在场都是聪明人,立即明白了意思,纷纷皱起眉头。

    “偏偏是这个时候。”王朴也满脸愁容,“官家不在,没人镇得住那些骄兵悍将,奖赏少了,稍有不满,就怕有人借机发难。

    要多赏赐喂饱每一个士兵,连年征站,国库空虚,特别是今年北伐辽国一战,靡耗巨大,拿不出那么多钱帛财货.......”

    “怕什么来什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王溥也叹气。

    作为处理朝廷具体事务的宰相早看到背后的危机,唐末以来,短短几十年,历经五代十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人有能彻底掌控压制这些骄兵悍将。

    官家算是雄主,他在世诸多骄兵悍将还能暂时压住,但也无法完全解决,需要不断妥协。

    比如征伐淮南时,只能默许白延遇,赵晁等兵将抢掠百姓;李继勋疏忽大意导致兵败也不敢处罚太重;李筠等节度使甚至以私怨囚禁朝廷派去监军使,官家也只能忍,写信责备几句,不敢实际处罚;而像史从云之类的军中大将,官家即便有不放心的地方也不敢动等......

    这些东西外人并不知道,都以为官家就是至高无上,无所无能,可以为所欲为,他们这些帮官家处理事务,长时间在官家身边的重臣却很清楚其中情况,权力是相互平衡妥协的结果。

    而这次更糟,没了官家压制骄兵悍将会如何?

    这几十年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四处兵变,遍地大王,随后换一个难代表那些骄兵悍将利益的人作天子。

    最年轻的王溥有些着急:“我大周两代圣君,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几年来接连击败北汉、西蜀、唐国、南平、武平、辽国,已大有起色,怎么能在这样的节骨眼出变故,岂不惜哉!

    诸公都是满腹才识之人,切不可消沉,该多想想办法啊。”

    没有人接他的话,坐在小亭角落的李谷闭目养神,若是以往说什么大事,众人定会让李公先说表示尊崇,李谷是好几朝元老,资历和功劳都很大。

    但这次没有,反而是坐在角落里一开始就没人搭理,因为官家安排辅政大臣时没安排他,大概是忌惮他威望太高,于是局面快就变成现在的样子,也没同僚恭请他先说话了。

    李谷倒没怎么生气,官场就是这样,而且他历经数朝,早习惯了。

    不过见众人焦头烂额的样子,他便开口点醒:“诸公,这事情其实没那么难,想想西蜀、南唐、南平、武平、辽国,这些都是谁领兵打的,谁领的兵自然也能镇住那些骄兵悍将。”

    李谷一句话让众人愣住,如同一语点醒梦中人。

    “史从云!”王朴道,随即有些忧郁:“李公,史从云却有本事,老夫完全信他能管教诸兵将,可......可他已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再依仗,只怕......只怕太子不保。”

    王朴的话虽然委婉,可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众人神色不一。

    魏仁浦很平静,王溥有些纠结,只有范质满脸怒色:“依靠一个乱臣贼子?我看李公是老糊涂了!”

    李谷没和他吵架的意思,他和范质这些言官还是不同的,李谷一生除了为相之外,还经常随大军奔波,为大军筹集量草辎重,保证供给;此外还亲自领过兵,打过仗,淮南之战就是他率先领兵打过淮河架设浮桥为后续大军开路的。

    所以他见识多,性子也平和,不是因为没脾气,而是懒得跟他们计较,在这些言官看来的几句话的“面子”问题,对于见惯生死的李谷而言,根本无关紧要。

    “老夫只说几句要紧话,事到如今已经不是要争太子如何,而是好不容易聚拢的江山社稷还要不要。

    恕老夫直言,官家万一走了,如果没人能镇住骄兵悍将,慑服李筠、李重进、符彦卿等手握重兵的节度使,总览局面,中国(中原之国)社稷长久不了,定会重蹈之前梁(后梁)、唐(后唐)、晋(后晋)、汉(后汉)的覆辙。”李谷的话说得比王朴更大胆直白。

    王朴和范质脸色都很不好看,范质当场就道:“你这是大逆不道之言!老夫要告你谋逆!”

    王朴欲言又止,他因为太过刚直,朋友很少,李谷是少数和他交好的朋友,没想到这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最终几人言语不合,各自转头走开,分在万岁殿外的院子各处等候,只是气氛越发紧张,众人各有心思。

    一直到傍晚,官家依旧没有醒,而且气息越发微弱。

    当晚,几位宰辅也不敢走,符皇后便命宦官魏敏为几位找来床铺,在垂拱殿里铺地铺下榻候着。

    ........

    宫中气氛紧张的同时,史从云已率大军渡过黄河,因为之前没有行军安排和同知,渡口官员没有安排好足够的船只。

    但当地百姓听说是史从云大军,是打败契丹人的大军凯旋时,消息很快传开,附近百姓都纷纷主动帮忙,不少百姓提供自家船只免费出力渡大军过河,一时间忙碌一片。

    原本以为要耽搁的行程反而加快了,而因为没有提前准备大量渡船的要求,南岸渡口的官员也不知道消息,直到大军上岸之后,他匆匆来拜见还是一脸懵逼。

    就这样,史从云的大军悄无声息的到达黄河南岸,此时朝廷内还一无所知。我的长枪依在的五代河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