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不行,天王老子来了,我也要打。” “你说实话,是不是你向始皇告的密。” “备不是那种小人,但我很开心,有人告知了始皇。” “我知道了!是李治!!” “哈哈哈..活该!” 李治这时跑了过来:“王哥,你累了吧,换我来。” 王莽一笑,立马把杖棍递给了李治。 曹操瞪大了眼睛:“王莽你个老六,谁让你给他的。我后悔了,我不自领一万啦。” 李治:“晚了曹贼,你也有今天!” 说着,啪的一声打了下去。 耶律德光和曹操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凑着交响乐。 .... 次日。 一声龙吟响彻,新皇到来。 众人看去,就见天空上写: (五代)后汉第一任皇帝: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895年——948年) 刘邦这次倒是比谁都走得快,众人跟在刘邦身后,来到近前。 “不必惊慌,此乃皇帝城...” 一番解释后,刘知远这才明了,但还是难免有些忐忑。 “且先告诉寡人,你是寡人的后世子孙吗。” 刘知远尴尬摇头:“还请高祖恕罪,我并非您的后嗣。” 入耳,刘邦顿时失望无比。 ... 第278章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大家新年好啊!今天三章,已尽力。卷不动,过年太忙了。】 刘知远年轻时厚重寡言,面有特象。大概意思就是有点吃藕。 早年的刘知远又丑又穷,且自卑。一直当着一个无足轻重的牧马小卒。 一次放马,偶遇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小姑娘,可谓是一见钟情。 刘知远足足比她大了二十岁。 人家老爹显然不同意这门亲事,心说:好白菜能让猪拱了吗! 于是这混蛋玩意居然叫上几个朋友,扮成劫匪,直接把小姑娘抢走了。 这位小姑娘就是李三娘,未来的后汉皇后。李三娘的老爹做梦也想不到刘知远以后居然能当皇帝。 后来,刘知远两次在战场上救了石敬瑭的狗命,得到石敬瑭的重用,开始一步步攀升。 公元936年,石敬瑭甘做儿皇帝。 刘知远劝说:对契丹称臣即可,做儿子太耻辱;多送些金银玉帛即可,割让燕云十六州代价太大,以后恐后患无穷。 但石敬瑭没听,一意孤行,刘知远无奈,也不再说什么。 再后来,耶律德光和石重贵干架,刘知远该打的时候打,该积蓄的时候积蓄,此时的他逐渐有了称霸之心。 公元947年,辽灭后晋。同年,刘知远称帝,国号为‘汉’。 听到这,刘邦问道:“你非寡人后世,又非汉王。为何要定国号为汉。” 刘知远尴尬:“还请高祖见谅,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汉的名望在此,也能更好的招揽民心。” 听罢,刘邦一笑。 看向了秦始皇:“政哥,大汉国祚四百余年,可见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秦始皇:“啊对对对,但..在那个位面的刘知远建立的应该是后秦吧。” 说罢秦始皇又立马摇头:“不不不,应该是嬴知远。还有嬴彻、嬴秀...” “行了政哥,不要再说了。” 刘邦连忙打断,咋越听越来火呢。 刘知远一个脑袋两个大,咋听不懂呢。什么后秦,什么嬴知远.. 秦始皇乐了,看向刘知远:“不用理会,接着说你的就是。” “是。” 称帝后的刘知远果断采纳了皇后李氏(李三娘)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土,果然深得人心。 契丹军进入中原后,到处以“打草谷”的名义掠夺财物、杀害无辜百姓,中原地区人民反抗不断,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萧干守卫汴京。 刘知远看准时机,采纳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正确建议。后举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很快拿下了洛阳和汴京,稳定住了中原局势。 公元948年,刘知远因为自已年仅二十六岁的长子刘承训突然暴毙,而悲痛卧病在床。 立召杨邠、史弘肇、苏逢吉和郭威四人,托孤。随即病逝。 终年五十四岁。 947年二月称帝,948年一月病逝。刘知远做了十一个月的皇帝。(姑且算他一年,不用太较真。) 【之前已经讲过,五代视为一个整体,五代都来,不然还怎么叫五代。】 ... 听罢之后,刘邦点了点头,总的来说还是挺不错的。 “可惜当初石敬瑭不听你的。” 刘知远:“石敬瑭毕竟是我主上,我也没办法。敢问高祖,他人呢。” 刘邦一笑:“被始皇罚了两万杖刑,还没打完呢。要不剩下的你打?” 刘知远:“不了不了。” 秦始皇:“朕问你,你是汉人吗。” “回始皇,我祖上是沙陀族人。” 秦始皇点头,若有所思:“果然啊,民族融合才是最终的结果。不说了,你且先退下吧。” “是。” 孙权这时上前:“跟我来吧。” “好的,敢问您是哪位先祖。” 二人走出宫殿,边走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