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赵匡胤:“哼,老子现在懒得和你废话。” 说着,赵匡胤走到了赵佶跟前,听完赵佶在金国的遭遇,难免还是有些心疼。 “孩子,唉...” 赵佶双眼已经哭肿,跪在赵匡胤面前,泣不成声。 “太祖...” 胡亥看向王莽:“我现在才知道你白天为什么会叹气了。” 没错,围城现在已经到了晚上。 王莽无奈摇头,时也命也。宋朝百姓摊上这样的皇帝,实乃不幸。 秦始皇深吸口气,闭上了眼。 刘邦此刻心中也是五味杂陈,见秦始皇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于是看向完颜晟: “完颜晟,赵佶所说可都为真?” 完颜晟:“确实是真,不过那些都是我那两个将军干的。我一直都在金国上京,没有参与啊。” “是否是你授意他们如此这般。” “没有。” “那寡人换个说法,你有没有授意他们不准这么做?” “呃..没有。” “拖出去,一千杖刑。” 完颜晟惊呆了:“冤枉啊!太祖救我!” 完颜阿骨打无奈:“一千而已,算好的啦。耶律德光五万都打完了,你听话,忍忍就过去了。” 完颜晟随即被拖了下去。 刘邦看向赵佶:“赵佶,不管金军如何作恶,但源头都是因为你祸国至此,应当施百万杖刑!但..念在你后半生受尽折磨与屈辱,为此已经付出代价。所以..” 赵佶眼前一亮,以为汉高祖心疼自已,不用打了。 刘邦:“所以百万折半,五十万杖刑吧。” 赵佶瞪大了眼睛:“五十万!!!” 赵匡胤也是一惊:“高祖..多了吧。” 刘邦看向赵匡胤:“心疼自家孩子是吧,那行。那就再折半,二十五万杖刑,但是..要丢出城门关闭后三次。” 赵匡胤心说:这还不如直接打五十万杖刑呢。 “那还是打五十万算了,也是他咎由自取。” “别啊!人家高祖都愿意再折半了,为什么太祖你不愿意啊。等等,丢出城外是什么意思。” 胡亥这时说道:“城外好啊,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遇到类似女儿国的场景,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 赵佶:“真的吗,好耶。” 赵匡胤:“你不懂,我是为你好。还是打五十万吧。” 刘邦:“那就还是五十万?” 赵佶:“别啊。” 赵匡胤:“嗯,就五十万。” 赵佶:“太祖你能不能闭嘴啊,人家汉高祖都好心好意又给我折半了。你干嘛呀~” 赵匡胤一脚把赵佶踹开:“滚!行行行,这是你自已选的。” 赵匡胤气得不行,众人却都笑了。 刘邦摆了摆手:“拖下去吧,你们也都退下,王莽留下。” 随即众人出了宫殿。 王莽走了上前。 刘邦看向秦始皇:“政哥,我这样处罚,还算合情合理吧。” 秦始皇睁开了眼,点了点头:“可。” 刘邦看向王莽:“说说你想说的吧。” 王莽:“其实真没啥好说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想法。” 秦始皇:“那朕要好好听听有哪些角度。” 王莽:“站在金朝的角度,他们只是干了大多数国朝都会干的事情。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站在宋朝的角度,靖康之耻犹如刀割肉,刺穿心。但战争到最后,受苦的永远都是底层百姓。” “站在客观的角度..始皇你们也知道,千年后世已经民族融合。不然鲜卑族、契丹族、女真族也就都不会来。不管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有恶人、善人。做坏事的只是那些人!并不是哪个民族。” “历史的进程谁也改变不了,华夏大地数千年来,充满了磨难与艰辛。历史不能忘记,需以史为镜,不断成长。” 听罢,秦始皇露出一笑。 “你把话都说完了,朕说什么。” 王莽尴尬挠头:“嘿嘿,始皇说笑了。其实你刚才闭眼思考时,应该都已经想明白了吧。” 话落,三人皆是一笑。 秦始皇随即起身,轻叹口气。 “朕很想知道一件事,华夏大地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一统。” “这可不兴说啊,不然我又要修宫殿了。” “不说不说,出去钓鱼散散心吧。” 三人出了宫殿。 殿外已经传来了完颜晟和赵佶二人被打板子,惨叫连连的声音。 ... 第336章 满江红 转眼十几日后。 又是新的一年,围城大雪纷飞。 杀猪宰羊,耶律阿保机和完颜阿骨打亲自下厨,烤起了羊肉串。 王莽灵机一动,和胡亥表演了一出关于羊肉串的小品。 傍晚,众人生起篝火,围坐一起。 王莽和胡亥站在中间表演。 王莽:“你有营业执照吗?” 胡亥:“我应该知道~?知道什么~~” “不是应该知道,是营业执照。” “我知不道~~” 众人哈哈大笑,乐此不疲的看着二人滑稽表演。 ... 次日。 一声龙吟响彻,新皇到来。 就见天空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