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顶点小说 - 言情小说 - 充钱后我带着物资穿种田文在线阅读 - 第57章 需要更多钱
翻页 夜间

第57章 需要更多钱

    沈昀不满苏小七这么想。

    可当着一家人的面,他也做不得什么。

    只能勾着她的手指,在她的掌心轻轻地捏了一下。

    “你……”苏小七连忙缩回手。

    不敢相信沈昀居然会做这么孩子气的事情。

    消化完这个消息后,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庆贺起来。

    沈小妹拖着赵小竹忙着去灶房的地窖看看有什么吃的。

    她要为她最爱的大哥准备些好吃的庆祝。

    赵氏则带着沈二蛋准备香烛纸钱,准备祭祖,告慰先人。

    反倒是苏小七和沈昀两个人最闲的。

    “太好了,昀哥儿总算是考上了。对了,你小舅呢?”老于氏歪在床上迫不及待地问着。

    沈昀告诉她小舅考了第二十名。

    这会儿传喜报的肯定已经过去了。

    老于氏枯瘦的脸上漾起喜悦之色,夸他们舅甥俩聪明能干。zWWx.org

    还说如今她死了都能安心了。

    “外祖母,你要好好活着,好日子还在后头了。”沈昀握着她的手安抚着。

    老于氏抹着眼泪点头。

    自家的外孙自家疼。

    消息传出去,作为里正的赵保仁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庆贺。

    赵家村小,自建村以来这么多年也就赵慈一个人考中过秀才。

    之后几十年都没再出一个读书人。

    如今好了,一出就出了俩。

    这让他在周边村镇很是露脸。

    他先是表示了对沈昀的庆贺之意,然后看了看狭小破旧的小院。

    用商量地语气道:

    “按照惯例,咱们村考过院试,都要摆酒。

    你们打算在哪里摆?”

    沈昀指了指院子,说就在这里。

    “太小了,摆三张桌子都嫌挤。”赵保仁摇着脑袋,建议不如到他家里去摆,他家院子够大,摆个十桌八桌的不成问题。

    沈昀不愿意。

    但他为人圆滑,不会当着众人的面驳里正的面子。

    赵保仁满意地离开了。

    在他家摆酒席,看似是他借出了地方。

    但其实大家带来的运气全都聚集在了他家里。

    说不定靠着这股人气,他们家什么时候也能出一个厉害的读书人。

    苏小七一听是村里的传统要摆酒席,倒也没说什么。

    还积极主动地跟沈小妹计划起摆酒要做的菜来。

    结合当地的习惯,再加上苏小七的创意,一共磨出了十个菜。

    接下来就按照赵家村的人数标准来准备食材便是了。

    这边商量着,那边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里正打头,村里的人都陆陆续续地过来道喜了。

    他们看着沈昀的眼神由先前的不屑到崇敬。

    现在的沈昀已经不是先前那个连续错过院试,考不上秀才的人了。

    听里正说他学识好得很,不仅现在能做秀才,以后举人也考得。

    大家纷纷拿出家中的库存来送礼。

    不过刚刚经过了灾荒年,又经过了农忙,大家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

    大方的这家凑十个鸡蛋,那家拎一条鱼,有的拿出了压箱底的桂花糖。

    小气的在山里采把刚长出来的野菜,捡些菌菇,拔些竹笋。

    要么翻出藏了不知道多久的尺头。

    反正五十户人家,真正让苏小七领教了什么叫五花八门。

    但不管送什么,这些都是心意,且得收着。

    这其中最贵重的便要数赵野了。

    他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了一块黑色的镇纸。

    表面看着平平无奇,但苏小七摸了摸,却发现是一块黑玉。

    而沈昀脸上的诧异之色也说明了她的猜测。

    “他哪儿来的?”苏小七问道。

    沈昀摇头,说起赵野的来历,他还真不清楚。

    以前的他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同村之人罢了。

    见面连招呼都不会打的那种。

    而次要贵重的便是同时中了秀才的赵六顺。

    他送的是一块墨条。

    据说是名家所制。

    是他在县学里富裕的同窗所赠,他一直舍不得用,留到了现在。

    苏小七还在里面翻到了一个绣工极佳的荷包。

    上面绣着蟾宫折桂,寓意极好。

    但荷包这东西在这个时代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能够随便乱送的。

    她有些好奇这是谁送的。

    翻转一圈看了看,苏小七心里有了一个名字。

    再看里面送得最为寒碜的便是赵家大舅家。

    四个蒸熟了的黑面馍馍。

    不用问肯定是大舅母钱氏作的主。

    不过很快赵大山就提着一袋子白面过来了。

    他这一袋子倒是实在,足有十斤重。

    他委婉的表示,先前是钱氏不懂事,这才是他们家给的贺礼。

    毕竟要摆酒席,怕他们不够。

    沈昀谢过,收下了。

    他做酒时给他的回礼和送小舅的贺礼比这只重不轻。

    苏小七看着四肢发达面容憨厚的赵大山心中腹诽:

    沈昀这么好的大舅,怎么就找了钱氏那么一个娘子。

    实在是毁人不倦。

    赵大山补完礼,转身进了赵氏房间去看他老娘。

    娘俩在里面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直到赵保仁又找了回来。

    这次他进来是带着怒气的。

    “嘿,大山这是造了啥子孽,咋就找了这么一个不讲道理的婆娘。

    沈小哥考上秀才,这是天大的好事。

    以后进县学读书,做廪生,每个月有粮有钱,哪点不好蛮。”

    在赵保仁的骂骂咧咧中,苏小七总算是听明白了。

    原来是钱氏以他们家没钱没粮为由,不愿意为赵六顺摆酒席。

    这事儿想想也找得到由头。

    钱氏那是多精明小气的人。

    这要是丰年摆酒席,大家有家底,能送些好东西,不仅能回本还有得赚。

    如今这是什么时候,大家穷得响丁当。

    都抱着来蹭一顿好吃的心思,哪里送得出来什么好东西。

    明显亏本的事,钱氏才不会做。

    大家都想得通,包括追上来安慰赵保仁的赵六顺。

    他说村里有昀哥儿摆酒就够了。

    他的就不摆了。

    反正再往上,他也不一定考。

    这事在沈昀的意料之中,他缓缓道:

    “我们两家本就是亲戚,一家是摆,两家也是摆。

    倒不如合一块摆了,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这是个好主意,算是给赵六顺圆了这个脸面。

    也顺势替老赵家遮了这个羞。

    赵六顺拍拍沈昀的肩膀,感激地道了谢。

    只是与先前有所不同的是,把摆席的地方换到了老赵家的老宅院子里。

    那里只比赵保仁家的小一点点。

    赵保仁心头那叫一个气,本来计划得好好借人气,现在好了,又回他们老赵家去了。

    苏小七算了一笔账,按照一桌酒席十个菜的标准,一桌最少都要八十文。

    这还都只是普通菜色。

    要想加些肉,就得花到一百二十文。

    一共两百多人,孩子不算位置,也要坐十桌。

    一共就是一千二百文。

    还好,她身上卖鱼的钱还够用。

    但她还是再一次意识到了钱的重要性。

    以及她现在所赚的钱远远不够。

    她需要更多的钱。青团子的充钱后我带着物资穿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