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节
一群人同时举杯,回应:“谢陛下!饮胜!” “下一步就是修堡,下丘村答应咱的,说有矿,在那里直接能烧水泥和冶铁。 明日找他们来这里再吃一顿,咱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下去了。 今年冬天运河要疏浚,将来需要运河运输东西。 大明水师调到了山东一批,在那里渤海湾的地方亦可装船…… 呃……” 朱元璋一口喝半杯啤酒,看着工部尚书安然的脚下嘟嘟囔囔。 安然有点懵,陛下说话声音太小了,看着自己作甚? “陛下?”安然问一声。 “可惜憨憨不在,安尚书,你会飞筷子不?能扎死老鼠的那种?你脚旁边有只大耗子。” 朱元璋终于说出他为什么盯着人家的脚下看了,他刚才嘟囔的时候见到了耗子跑过去。 第414章 特殊待遇寻常见 大耗子死在了护卫的手上,安然不曾出力,莫说他是工部尚书,给他个兵部尚书他也不会飞筷子扎老鼠的绝技。 带刀舍人周宗有几次想要靠近耗子试试,却终究没敢离开他的岗位。 突然出现的耗子被弄走,无人受罚,众人继续吃喝。 被大耗子吓一跳的安然向朱元璋询问:“陛下!修水泥堡的事情可要进行?徐将军等人抓了俘虏,不如……” “那里的俘虏带回来挖矿,重新派人过去,避免让俘虏跑掉。 战报中有说,提前主动投降的俘虏给予工钱,允许他们带家人到此居住,并负责找活计做。 咱大明战死的人少,便照此安排,不可言而无信。 战死和受伤的将士,依照原来的办法去做。另下丘村会战死的人每人二百贯,受伤残疾的五十贯。 咱也给同样的钱,好叫大明将士知道,为国战死,并无后顾之忧。” 朱元璋大方起来,他有钱,同时战死的人少,那便多给。 战死的将士家人,下丘村会帮忙安排工作,有子女的也会送去图书馆。 受伤残疾的同样给工作,这点不用他操心,下丘村有很多工作岗位。 即便没有,下丘村也可以临时弄个买卖把人安排进去。 打仗胜利的人,再使劲奖赏,看谁还当逃兵? 逃兵有惩罚,包括小旗和上面的军官,扣钱。 安然点点头,继续吃自己的,发多少钱的事情不归他管,他只需要知道还修堡即可。 “陛下,待出征队伍回来,可是要调防?”兵部尚书吴琳出声。 “派人过去保护修堡的人,当地百姓受战争之苦,北元最后时刻想来没少搜刮。 招他们采矿、烧水泥和建堡,每日可给二十文钱。 防护措施要跟上,两磨一烧的过程中,粉碎的人必须戴口罩。 那是咱大明的百姓,干活的时候咱给他们提供饭菜。” 朱元璋一句话把户部的事情也给处理了,没钱的时候他抠抠搜搜的,有钱对百姓就大方一点。 没钱的时候,他能把修中都的人给累得对他用厌胜之术。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对他进行分析,会得出许多种结论,实际上他就是缺钱。 钱多了,宫中人的待遇和大臣们的待遇都提高。 他也能够天天吃肉,冬天烧火道,夏天用冰盆。 于是第二天晚上,他再次高兴地宴请大臣,就一文钱都没出,东西全由下丘村准备。 “太黑了,说好的请咱们吃饭,一同庆祝,结果咱们提供食物和酒水。” 朱闻天在赶过来的路上嘟囔,下丘村的人为此忙碌了一下午。 因为今天的场面大,后宫的人都来,像过年的时候一样,还会放烟花。 那样准备的东西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会很多。 “憨憨你别这么说话了,快到地方了,光禄寺的人负责烤和拼盘。 昨天下午说的事情,光禄寺根本忙不过来,他们带来的食材还要查一查。 现在他们是洗澡换衣服,被带来,指甲都剪了,头发上的簪子统一的。 你得把陛下往好了想,虽然陛下有时……嗯哼!太子殿下你怎么来了?” 里长正说着,队伍拐个直角,然后前面就出现了朱标的身影,他拎个琉璃灯,粉红色的。 “咱过来找你村里的妇人去遮帘幕的地方,后宫的一些女子在,太子妃也在。你们抽几个人过去陪一下太子妃,还有照看咱的宝宝。 今天的筵席规模大,终于把北元给赶走了,不容易啊!” 朱标过来找人陪自己媳妇儿,别人他不放心。 比如有人要看他没满月的儿子,太子府的宫女在礼节上受压制,但保证顶回去,却留下担忧。 下丘村的妇人不在乎马皇后和孙贵妃之外的其他人,你皇帝的女人又如何? 关键下丘村的妇人在努力学医,出现问题后方便应对。 “婆娘你去吧!叫上平时总去的人。”里长吩咐自己的媳妇儿。 “好!我叫上十个人。”里长媳妇儿天天能看到太子妃,非常熟悉。 她带着十个人加快脚步,先过去。 朱标的灯被里长接到手,他掏出绢帕擦擦汗:“伏天晚上也不见凉爽。” “殿下可知北方夏天同样热,有俗语的,三伏不热也冒汗,三九不冷也打颤。” 里长说着看看琉璃灯里的蜡烛火苗,感觉别扭,灯心太长了,打弯,火苗就乱动。 朱闻天抽出两只签子,像用筷子一般,伸进灯里把灯心给剪掉头,随手他把签子递给朱标:“擦,嗯!嘿嘿嘿嘿!” 朱标用自己的绢帕把签子前面的黑灰给擦掉:“收好,昨天午后吃饭时有只大耗子,要是你在就能一下子飞死了。” “哎!”朱闻天收起签子。 他没错,因为就太子朱标手上的绢帕最便宜,下丘村的人穿一身华丽的衣服。 “憨憨,下次你自己带绢帕,我给你准备几个也行。”朱标觉得吃亏了。 “带,在,哎!”朱闻天拿出他自己的干净绢帕给朱标看。 朱标:“……” …… 与往常一样,歌舞表演开始,大臣们互相之间聊着天。 下丘村的人呆在桥上,点了不少蚊香。 里长与朱闻天依旧被喊到朱元璋的近前,不过这回朱闻天的小伙伴们也跟着过去。 其他的孩子还小,怕说错话,继续留在桥上。 小丫头等人自己带烤炉,烤小串儿,不吃那个大签子穿着烤往下削肉的。 说白了他们边穿边烤,把竹签子用水泡,再穿上腌制好的肉,交给烤的同伴。 否则只能用扇子扇风,不然那个竹签子会烤断。 扇是正常的,现在会让灰大,不是适合。 他们穿的串儿主要为后面的女眷和孩子提供,孩子吃的肉串要嫩,偏甜。 肥一点不怕,小孩子很能吃肥肉,嚼得满嘴流油也不腻味。 不过不能给宝宝吃那么多的肥肉,那就把瘦肉给打散了,做手打肉丸的时候需要一边打一边上劲,让丸子紧实,一般是朝一个方向绞劲。 给宝宝做的时候就打乱它,手法问题,很简单。 这样的肉加点淀粉维持住,再烤一烤,就成了吃的时候松散,又都是瘦肉好嚼的烤串。 第415章 互装糊涂打哑谜 大臣们看着,不去理会,自己吃好了便成。 下丘村太猛了,此番打仗,下丘村提供的武器大显神威。 尤其是徐达的中军,顶在人家和林城外那么近的距离围点打援。 城中的王保保经历过失败后,发现燧发枪的弱点,那就是短时间内比不上弓箭的发射频率。 只要冲过那一段距离,对方会提前扔下轰隆一下炸很大片地方的火药包。 顶住这一番爆炸,继续冲,就能把大明的军队给杀伤。 然后就冲了,结果那时的转轮式燧发枪已经送去很多了。 明军盾牌手为转轮燧发枪手挡箭,后面的长弓手压制,跑回去的燧发枪手和火铳手立即装填弹药。 王保保指挥的冲锋队伍就遇到近距离的嘭嘭嘭连续子弹发射的惨烈情况,根本就冲不过去啊! 而明军的伤亡增加就是这么来的,王保保指挥的骑兵冲锋过程中射箭,终归有挡不住的空隙。 战报上写得很详细,王保保确实强,很快就发现了燧发枪的发射频率在短时间内比不过弓手。 但他依然败了,他不是败在战术上,而是新武器面前。 王保保的战术一点没错,就是用更多的牺牲把你明军的无敌武器给打下神坛,提升己方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