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守村人在线阅读 - 第409节

第409节

    ……

    汤和去接刘基的时候用了两天时间,回来则用四天的时间。

    路过石臼湖的时候,刘基看着岸边的百姓在那里忙着浇水,露出笑容:“回家的时候,麦子长得还不似这般,再过些日子,就该收获了,最后一次浇水?”

    “是啊!灌浆了,现在就希望多些晴天,尤其是收割的时候不要下雨,否则只能卖给啤酒坊,秦王殿下与下丘村合伙的啤酒铺子,就喜欢收发芽的麦子。”

    汤和在和林的时候看过下丘村酿啤酒,专门找库房里发芽的麦子,青稞也能用,好的粮食舍不得。

    “此事听说了,也去过那一条街,下丘村的买卖不错,百姓们愿意去买。

    尤其是他们把二楼都给打通,大家进去后,喜欢逛一逛,然后见到什么都觉得家里能用上。

    等着买完一堆东西下楼,最后去熟食铺子买点熟食带回家吃。”

    刘基对下丘村一条街很熟悉,显然在图书馆住的时候逛了很多次。

    第583章 公主驾车榨菜想

    三艘船进入护城河,一直开到朝阳门码头。

    一辆小火车冒着烟‘呜~~呜~~’地开过来,负责操纵的人是个十来岁的女孩子。

    大家刚下船,看到这个女孩子,立即行礼:“临安公主安好!”

    “汤伯伯好!诚意伯好!大家好,上车,我带你们进下丘村。”

    临安公主开心地笑着,她好不容易跟小伙伴们谈好的,让她来接人。

    跟他年岁差不多的刘琏的长子刘廌看着小火车愣愣出神,这车太好玩了。

    其他的孩子,包括他的弟弟和比他小的两个姑姑,同样满眼惊喜地打量着小火车。

    “公主,陛下呢?”汤和不想去下丘村,他得找陛下回复。

    “父皇在下丘村啊!大家都在,帮着下丘村做第二批榨菜呢!”

    临安公主朱镜静指指西边,她是很罕见有名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公主。

    朱元璋的大女儿,意义特殊,故此史书给写出来。

    “伯温,诸位,上车。”汤和一听,那就去下丘村吧!

    大家纷纷上车,刘伯温上次来坐过一次,这回倒是知道怎么乘坐,告诉家人。

    等一群人全部上车,朱镜静松制动,给气儿,启动,‘呜~~呜~~’小火车开动,向南,需要在这边的地方绕一圈转回去。

    车上的人看向下丘村在此地的房子,每一个都是那么漂亮。

    关键这里是东华门与朝阳门之间的所在,向北是半山寺,那边还有之前宫里建的大棚。

    这里一般人过不来,谁没事往这跑?啥都没有。

    小火车绕一圈,出了朝阳门开始爬坡,朱镜静加压,小火车顺利上坡。

    她开心地笑着,让别的人也跟着笑,尤其是孩子。

    等小火车来到一个地方停下,大家就看到朱元璋挽个袖子,跟其他人一起在那里洗青菜头呢!

    “来了,哎呀,一家人都不错,不用跪了,先去洗澡换衣服,今天喝羊汤,下丘村买的羊,正好天气适合,再让他们用榨菜做两道菜。”

    朱元璋抬头笑着与刘伯温一家打招呼,手上的动作不停。

    “谢陛下!”刘伯温鞠躬,他的家人们纷纷行礼,没跪。

    “重八你这是没有事情了?”汤和见朱元璋一身常服,称呼则变。

    “咱现在算看明白了,其实很多问题都是钱的问题,不就是各地要做事情要钱嘛!

    钱要流动起来,哪怕进行基础建设,都比放在库房中强。

    下丘村没有多少钱,做个样子告诉大家,不要把钱存着,得花。

    其实百姓还是要攒钱,不然离里慌,更慌的是没粮。

    咱怕下丘村没钱找人干活,只好带着宫里的人到此帮忙做榨菜。

    今年新收的,第二批了,第一批制作的早,现在已能吃。”

    朱元璋语气轻松,如果不看他的长相,就觉得很温和,他长的……比较……有特点。

    “我去洗个澡,再过来帮忙。”汤和转很跑了,快速地洗个澡,又用风筒把头发吹干。

    他都想住下丘村了,村子跟外面像两个天下一样,有各种好东西。

    想洗澡的时候直接进浴室或大浴池,大浴池是大家泡澡的地方,浴室则是淋浴。

    随时有热水,不用在大木桶里泡着,而且洗头发有吹风的干得快。

    他也换上衣服,又跑出来到朱元璋这边帮忙洗青菜头。“这个青菜头做的榨菜卖得好,居必七上的新品,百姓们愿意买,能当咸菜吃,也可跟其他的东西一起炒或蒸。

    从四川来的,那边多,顺流而下便送到此地,关键它不挑地,有块地种就成。

    地肥一些,它长得好一些,地贫瘠它也能长,就是太小了里面嫩的就少了。

    咱想着,嘉定府的百姓拆家,地种不了了,回头补种点什么粮食都不合适。

    既然下丘村有此手艺,咱问了问,水灾过后,来得及种榨菜,让居必七收。”

    朱元璋居然想到了朱闻天考虑的事情,大水过去后,种别的都不适合,其他的蔬菜主要是不值钱。

    榨菜会过冬,生长周期长,青菜头就大,收了它,正好又能种别的粮食作物了。

    汤和听着朱元璋说,手上的动作一停,抬头看朱元璋:“陛下,臣就没想到这些。”

    “咱也是经下丘村的人提醒才知道的,人家种地都种神了,什么地方在哪个月份应该种啥都知晓。

    这一盆就行了,还得加工呢!很麻烦,一遍又一遍,最后一次放香料。

    装在坛子里,到时候送到各个百货商店,百姓要买,捞出来上秤称,一文钱能买一大块。”

    朱元璋此刻有如寻常人一般唠家常似的,身心放松,好像忘了所有的烦恼。

    宫中其他的女子和孩子也是如此,以前所愁的事情,等到了下丘村,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正愁的应该是朱元璋的女人,她们需要抢,陛下到谁那过夜,才是最愁的。

    现在朱元璋的孩子比历史上的多,因为条件好,大家都很能生。

    原来他们对卫生的标准要求太低,下丘村现在各方面都是高出大明一截。

    旁的不说,只电灯、十二个时辰热水、上下水,其他的地方根本没有。

    皇城都是后来才装的,再也不用净桶了。

    刘伯温一家人收拾完毕,被分配到一栋楼中,今天开始他们住在此地,看朱元璋如何安排。

    孩子们吃上了爆米花棒,大人跟着吃一根。

    午饭的时候,宫里的人不露面,刘伯温家中的女眷和孩子被马皇后喊过去,只留下刘璟与刘伯温。

    大家分餐制,朱元璋不跟他们吃一个盘子里的菜,以前他就跟里长和憨憨在一张桌子上的盘子里夹菜。

    这不是当皇帝了嘛!不穷了,就得分餐。

    以前他跟汤和在一起吃饭,都是用手抓着抢,烤个山药,你一口我一口吃得很香呢!

    “伯温啊!鼎臣回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信,其中有一封下丘村的,说是孟藻在那里表现得不错。

    每当有事情安排下去,他都能够立即组织好人手干活。

    而且能吃苦,给他的一些福利,他都送给了其他做事的人,又教一些人识字。

    等他回来,不如给他个事情做,让他忙起来,咱这里缺人手。”

    朱元璋先与刘伯温喝一盅药酒,聊天一样说起了刘伯温的长子刘琏,刘琏字孟藻。

    第584章 组织有力人自勤

    刘伯温眼睛睁大一圈,他没想到这个时候朱元璋突然提起自己的儿子。

    他想办法把儿子给安排进太子的北巡队伍中,告诉儿子不要多管事,要多看、多学、多想。

    没想到儿子不但管了,还得到了下丘村的认可。

    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暴露了啊!

    他扭头看汤和,汤和脸上带着诧异的表情,显然在吃惊,刘基的长子混进队伍里来了,自己居然不知道。

    朱元璋露出笑容:“伯温想是不明白?鼎臣,在和林的时候,大家是怎么做事情的?”

    汤和听到朱元璋问,仔细思忖后回答:“每一个人都努力把自己的本事拿出来,没有一个人会藏私。

    大家都怕因自己耽误了事情,包括将士,干活、吃饭、睡觉、干活……

    所有人全琢磨着为其他人分担更多的活计,哪怕是牧民,他们都把自己牲畜挤的奶送上来,让大家喝了有力气。

    看不到一个偷懒的,更不用说装病的,生病的人都说自己好了。

    咱有时在期待,期待北元打回来,哪怕是偷袭咱呢!可惜他们不如咱的愿。”

    “是呀!下丘村管着那一条街,雇的人也是这般,伯温逛了那么多次街,可是看清楚了?”

    朱元璋猜出来刘基的心思,儿子过去‘藏起来’,然后观察,而不是自己跳出来。

    结果事与愿违,刘琏蹦出来帮忙,证明其家学的本事,没给父亲丢脸。

    “唉~~”刘伯温叹息:“孟藻不得不那般行事,太子殿下好本事!”

    “与咱的好大儿有何关系?是下丘村的组织能力强,按照下丘村的说法,这叫凝聚力。

    别人信任他们,愿意在他们的带领下努力做好事情。

    咱早就知道,他们说要看军队操练,咱就专门为他们操演对抗的行军打仗。

    如此一来,鼎臣他们即便出了问题,下丘村也能接着指挥军队作战。”

    朱元璋说出来一些他故意去安排的事情,他能当皇帝,绝对不是白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