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节
百姓们高高兴兴地去做事情,队伍起程出发,前往宁武关。 熏肉和饼子全留下了,等着中午的时候,干活的百姓回来,弄点汤就可以吃了。 工匠留下来二十个,负责这边的引水上山工程,包括四个亲王府的各两个人手,管账、相互监督。 不去外面干重活的村民,眼看着队伍离开,想去叫其他人回来送一下,却被拦住,只得在那里不停地抹眼泪。 多休息一天的马骡在疯狂赶路,今天晚上必须抵达宁武关,它们昨天都吃到鹅蛋和鸭蛋了。 …… “咱觉得还是煎饼果子好吃,这个不是熏肉大饼,是肉夹馍!太干了,汤呢?快!” 赶路的朱樉对这个最有发言权,因为他的封地肉夹馍最多,他甚至还从下丘村拿了一些方子给自己封地的百姓做肉夹馍。 除了长安、咸宁提供新鲜的卤肉,其他的地方一律腊肉,好保存,现做的肉卖不出去怎么办? 唐朝的时候,西安是长安县与万年县,如今的大明,西安府是长安县与咸宁县。 跟唐朝一样,城里对半分,一半长安,一半咸宁。 朱樉不想吃这么干的肉夹馍,喝汤也不舒服,煎饼果子并不干,刚摊完的煎饼果子是软的。 “殿下,大家状态都不好,要节省精力,到了宁武关就好办了。” 里长解释一句,不是不能做煎饼果子,而是今天强行军,乘船逆流,要保存体力。 第955章 路艰当炸公车罪 船队逆流先行,速度始终比陆路快,朱闻天看着两岸的景色,心绪飞扬,这陆地上没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也木有哇! 那破路就是能够走人而已,军队前进也一样,大明的官路很差,前面的朝代更差。 后期的清朝也没强到哪去,否则两万五千里长征至于那么翻山越岭?围剿的队伍怎么就跟不上? 那是后来画了圈之后的一个个五年计划,基建狂魔拼了,于是才有了天下第一物流速度。 钱少的可以用一些便宜的物流公司,愿意多花钱的,速度更快,时效性世界第一。 和平时期,这种物流是为民服务的,战争期间…… “盼!”朱闻天有很多话想说,最后就变成一个字。 “憨憨哥你说啥?”朱樉听到了,出声询问。 没有外人在,官员再另一艘船上,他就喊憨憨哥,不丢人,也未降身份。 朱樉非常了解下丘村守村人憨憨哥的身份与地位,那是守祀堂和山神庙的存在。 正常的时候,就是两个地方,若有人家老人去世,年岁大的要放在祀堂天井附近停棺。 然后这个牌位刻上去,没有几个人敢守这种地方的,尤其是晚上还能安然入睡。 许多村子里的村老,都是壮着胆子晚上过去看一看,一生之中,谁能无错,谁可问心无愧? 下丘村的守村人行,自己去试了一下,太吓人了,多亏憨憨哥在那里,陪着喝点酒,把自己送回府。 朱闻天发现自己走神了,回应:“栈,断,嗯嗯!” “是呀!栈桥落后了,现在最好是使劲修路,其实我那里能直接往北修,然后遇到一个小沙漠……” 朱樉说起西安府的事情,正如他的三弟是太原府的封地,实际上操着整个大片地区的心。 他同样如此,北面的位置有石油,不修路就不方便运输,修完那里到西安府的路。 再往北就到草原了,有个沙漠,还不是很大,它叫毛素乌。 他打算努力植树种草,把那点沙漠给干掉,好方便商队往来,走有水的地方和走沙漠差别大了。 一般有水草之处,带上产完崽儿的母马、母牛、母羊,便能一路走一路补充奶。 即便短时间内看不到河流,依然保证不缺水。 只要不是乳糖不耐受,喝奶再吃草,饭都不需要了,坚持一两个月没问题的。 “二哥,先说我的地方,栈桥和栈道,很多断了,没人修,战争中的民生动荡,要修?” 朱棡赶忙把话题拉回来,西安府的事情不急,眼下是太原府。 这个位置山多,不像其他地方,以塬为主,即便高也是整体高。 此刻走水路方便,冬天河面结冰,队伍规模大了,运输的货物多,很容易掉下去。 “三弟,不修栈道,炸,把碍事的山给炸开,你这里有硝石。 你这里有材料,想造炸药很容易,就是……需要把材料运到南京生产。 我那里也一样,不能自己做炸药和子弹,避嫌,要避嫌。” 朱樉否决修栈道的提议,上炸药最简单,自己不造是怕有人说自己欲造反。 尤其是等太子长兄继位的时候,所有藩王的军队都得调整。“让父皇安排人过来造,来回运多花钱,大不了咱不允许咱的人接触兵工厂。” 朱棡想个折中的法子,似乎马上就要炸山了,实际上还得在水上前进。 队伍路过静乐县的时候未停留,但抵达宁化巡检司的时候不得不停下,走陆路的队伍发来电报,又跟不上了。 赶路的想法是好的,牲口不同意,已经停在路上吃草、喝水,等休息一番再赶路,今天绝对到不了宁武关。 朱闻天下来收拾羊,还是吃烤羊肉串儿,周围没有城。 历史上的前年,也就是徐达等队伍打败仗后,延安侯唐宗胜和千户唐成,开始修城挖沟。 城墙高三丈一尺,十米左右,护城河三米左右,用来防备北元攻打。 如今打赢了,两个人没理由修城墙,包括宁武关也没修,北面有大片的地方作为战略纵深。 和林那一条线,全被大明军队占着,即便北元拼命往回打,烽火台会先反应,大家把武器拿好即可,要城墙作甚? 敌人用大刀、长矛、弓弩、火铳,自己一方用后装弹击发的有膛线的枪,究竟应该谁修城墙、挖堑壕? 既然不修城,两个个武官就带着军士们种地、搞养殖,有不少羊。 顺便还去周围几十里范围内百姓住的寨子、庄子练习枪法,百姓们看到野兽被练成美味,放心地种树、种粮。 有的地方树少草稀,百姓担心夏天下大雨房子被泥石流给冲了,只好种树,还有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用小溪水浇灌。 牧草最合适,种完了年年收,根越来越向下扎,养羊先不说卖,至少自己家能喝羊奶、吃羊肉、穿羊皮袄。 于是宁化巡检司日子过得不错,有组织、有纪律,干活的时候统一,南京派来的军士不需要耐心地哄劝,直接下令。 大家努力学习知识,顺便养兔子、挖池塘、养鱼和家禽,正好鸭子和鹅有水了,不然跑去汾水,很容易被冲走。 这里又有军马、军用的牛,自己的地耕了,再帮着百姓耕。 即便山上难引水的位置,当兵的挑水桶往上运,也要把小杂粮给种出来。 队伍纷纷下船,东西搬到岸边,船只立即调头回去接应赶路的牲口队伍,至少把马和骡子身上驮的货物给取下。 延安侯唐宗胜、千户唐成过来见四个亲王,然后一起看着憨憨带小伙伴在那里处理羊。 朱闻天仔细瞧瞧唐宗胜,这小子历史上挨收拾了,理由是擅驰驿骑,驿站的马他拿来当自己的使唤。 自然驿卒也要给他干活,这叫公车私用啊!关键在关键时刻,传递消息耽误了,这不收拾他收拾谁? 不过又给他恢复爵位,毕竟他十八岁就跟着朱元璋打来打去,而且打仗特别厉害! 总不能因为坐个公车就把如此放心又能打胜仗的人给弃之不用吧?大不了给他专门配个车。 唐宗胜不晓得自己历史上的事情,他被一个总是满脸憨笑的人盯着看,心中有些发毛,嘀咕:“瞅咱作甚?莫不是个傻子吧?” “你~~傻~~!”朱闻天都没出声,旁边的四个亲王一同对着唐宗胜喊。 第956章 蒜嫩当腌牛黄贵 “傻,傻……了吧?嘿嘿嘿嘿……”朱闻天补一刀。 唐宗胜:“……” “还不道歉?憨憨哥是下丘村的守村人,你想死,他们能让你死得很自然。”朱棣好心提醒一句。 “原来是憨憨,方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唐宗胜作辑,长辑到地的那种,他也发现自己傻,身为延安侯,对下丘村有了解。 据说那个高人正是因为下丘村养了一个守村人,才愿意呆在下丘村。 “嗯!没事,起,哎!嘿嘿嘿嘿……”朱闻天大度地摆摆沾了羊血的手。 他正常杀羊,羊血不能浪费了,熘羊血挺好吃的,喝羊汤里面也放羊血,像豆腐似的,故称血豆腐。 另外是中药,把羊血给烧成炭,有的单独用,有的配合着人的毛发烧的炭,一起给人吃。 羊的叫羊血炭,人头发的叫血余炭。 羊血需要分出来一部分烧炭,准备随时个周围村子的人使用。 本地的宁化巡检司属于军屯,之前由山西都指挥使常守道带着军队过来屯。 后来常守道走了,被调到湖广当都指挥使去了。 军屯不是只有兵,是军户,士兵带着家人一起到此,整体军事化管理。 故此小杂粮被取来,给孩子们做爆米花棒和蹦锅炉那种高粱米的爆米花。 队伍里的工匠去和石膏,一会儿让人咬牙印,太医院的太医给人诊脉,望闻问切先来一套。 “可惜喽!蒜已经老了,再有一个月该收获,没有蒜苗来炒羊血。 不过现在有蒜薹了是吧?咱们炒蒜薹,正适合,嫩着呢! 其实现在可以采蒜做糖蒜,等着成熟了就不适合了,那时大蒜的皮不能吃。” 朱棡见大家在那里搅羊血,考虑吃的问题,他专门学的。 自己的封地种大蒜只适合一茬,种完大蒜不能再种大蒜,有的种黄瓜、茄子、豇豆、扁豆。 有的则等上十几二十天的再种,如冬天吃的大葱、大白菜、大萝卜、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