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节
冲击平原有个好处,周围是山,土壤肥沃,能解决野兽侵扰的问题,配合娘子关养殖牲畜还算不错。 再一个种药材,在山上专门种,草本的、木本的、多年生的、一年生的全种。 种果树,枣树比较好,枣子保存时间长,随时能吃,而且好吃,能够减缓和预防过敏,过敏体质的人多吃枣子行。 等路过县城的时候,让人送知县一个册子,上面写了怎样做。怪不容易的。” 里长说说本地如何发展,需要辅助,外来的力量介入才行。 当地官员拿着以前给的册子使不上力,光着急没用。 “五弟你睡吧!你小,熬不住。咱瞧瞧咋办?” 朱棡接册子,在那翻看,看完给二哥,朱棣想探头一起看,又忍住,望着岸边发呆。 等朱棣也看完,老五又揉揉眼睛去拿册子,靠在位置上眯眯着瞅。 “下丘村之前给出来的《地方具体情况经济模块化技术组合》与《农林牧渔辅助性第三产业》册子有局限性。 照着来,只能让百姓多养家禽和猪,但百姓一直愿意养,只能围在院子里,放出去会被野兽吃掉。 来一场猎人的狩猎比赛确实不错,可惜三弟的兵不能出关。 真定府的知府是……郭勉? 叫他调动府军出来帮着打猎,找山上地质稳定的位置多修木头小屋,方便百姓看山护林。 人为划出一片区域,不准野兽进入。 百货商店多收枣子和药材,不错,看样子不插手知县没那个本事带领百姓吃饱饭。” 朱樉看完册子,发现本地的县官确实无能为力,超纲了。 除非把下丘村放过来,想是高人能够一点点解决问题,最后与宣城县一样,但显然不可能,下丘村扔到这里属于浪费。 “还是先睡一会儿,要不是得给马骏他们把事情安排完,咱又何必熬夜,册子……就说让你睡,你还抱着册子睡。” 朱棡继续打哈欠,扭头一看,五弟睡着了,两手还抓着册子。 两个小时之后,朱闻天安排人把册子送上岸,井陉县的县衙门离河近,就这片地方有土地,方便管理。 用下丘村名义,亲王不在自己的封地,最好不要管别处的事情,如太原都卫不可出娘子关一样。 下丘村的名义,册子给在此教知识的军士,军士会给县里的官员说明白下丘村是什么样的存在。总之册子给了,官员不照办,百姓还挨饿,会有人收拾他们。 中午的时候船只未停,继续向前,已经过了平山县。 平山县有个好地方,西柏坡,眼下没有水库。 朱闻天也睡了三个多小时,看一眼应该是岗南水库的地方,摇摇头,不想出主意弄个水库。 工程量太大,找不到那么多的人手。 建筑材料其实容易获取,平山县本地建水泥厂非常合适。 册子都没扔,到真定府再说,找郭勉。 平山县耕种土地比井陉县多,同时又适合在山冈上放牧,叫牧用林地,以放牧林为主。 牛羊就能够扔到山上放养,再制作清楚,冬天只要没有太厚的大雪覆盖,牛羊还能山上吃干枯的草。 没有水库,水产养殖便不搞,湿地不错。 虽说滹沱河和冶河是季节性河流,冬天大雁往南飞,不在本地过冬。 但鸭子和鹅不去南方,它们除了结冰的时候不下河,其他时间,很愿意在水里呆着。 即平山县比井陉县优势大,不晓得当地官员有没有按照册子上教的来告诉百姓,军士们呢? 朱闻天想着,摸摸肚子,饿了,拿起望远镜看别的船。 附近的穿上有人在吃天不亮时烙好的饼子,发面饼,不放油烙的那种,吃咸菜,水壶里有凉开水。 面饼白中带着焦黄,看着有食欲,故此磨面的时候要扔掉一部分,全麦的口感确实差。 考虑一下,朱闻天也选择吃饼子,晚上就到真定县了,顺流快。 咬一口面饼,再来一根榨菜,行,挺好吃的,又一吃一口另一种芥菜疙瘩,那个不是榨菜,同样香。 “几点了?刚刚我睡着了。”老五朱橚醒了,四下里看。 “饿?吃,咸菜,饼子?”朱闻天没法说‘现在十二点半’,只好问对方吃不吃饭。 朱橚自己抬手看一眼表:“睡了快有六个小时,哎呀!真困!到哪了?” 朱闻天:“……” 你怎么总问我?我不好回答,掌船的你聋啊你? “殿下,之前过了平山县,如今在滹沱河上。” 掌船的人估计听到了憨憨的心声,告诉朱橚大概的位置。 “哦!傍晚能到真定县?吃一个饼子吧!不多吃,晚上再吃,吃完我继续睡。” 朱橚又饿又想继续睡,特别纠结。 说着话,他在旁边水盆中洗洗手,水是刚才朱闻天在河里打的。 “咸菜疙瘩丝用酱油泡好啦?有酱瓜子没?” 朱橚看到咸菜高兴了,榨菜好吃,这种酱油泡到日子的咸菜疙瘩也香,能闻到香油味。 朱闻天点点头,从旁边的咸菜盒子里翻出来一根黄瓜,这个是黄豆大酱腌制的酱菜。 “憨憨哥,这么大我吃不完,咸!”朱橚不想浪费。 朱闻天拿出把小刀,用壶里的水冲冲,筷子夹住黄瓜,唰唰唰就给切成片了,证明刀快! 第1046章 因地制宜难照搬 朱橚一说话,大家陆续醒来,守船的护卫松口气,旁边围绕的船调整下位置。 左右船上各十个下丘村的人放下武器,他们始终看着,好让弟弟妹妹们能在船上睡安稳了。 里长用河水洗洗脸:“晚上看样子还是吃鱼,休息的地方倒是大。” “里长说得对,那里有大城,铁路能连过去吗?从咱的太原府。” 朱棡知道正定县有大城,打仗用的,有瓮城,先把敌人放进来,城门一落,四面向下打。 “先修到别处,正定县在滹沱河的河北,铁路修在河南,穿获鹿县而过。” 里长按照憨憨规划的说,铁路无法直接跑到滹沱河的北面,得先修桥。 桥必须修高,不影响水运方可。 朱闻天在旁边嘿嘿笑着点头,对,主意他出的,正定县不是石家庄市区。 眼下大明石家庄那里就一个几十户的小庄子,铁路必须穿获鹿县过,获鹿县才只通过娘子关的重要陆路。 加上地形,想把铁路修到真定县的城池那里,工程量太大了,难哦! 最开始的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叫正太铁路,石家庄所在的位置归由真定府改名的正定县管。 有了铁路后,往来的商人就纷纷坐火车,如此一来,庄子发展起来。 石家庄最开始是那么大一点,很可怜的。 再跟着把石家庄与休门村合并,叫石门市,休门村既然叫村,比石家庄大。 接着倭寇来了…… 修铁路最开始是因为井陉县的煤矿多,石家庄也一直依靠那边的煤矿,眼下不行,井陉县人口少,派谁去挖矿? 太原府的人口要增援大同,正在鼓励多生孩子,太原都卫的兵不敢出关。 除非把石家庄东边的大平原弄来大型机械耕种,这样养殖业也上来了,人口自然增加,又能向其他地方提供小麦。 这些事情全是朱闻天在盘算,哪一个地方推进速度快一点,何处先等一等。 …… 吃完面饼,大家又眯着,下午快四点的时候抵达真定府。 在河上就看到那边的城池和展开的城墙,没有桥,同时滹沱河的河面宽。 城池冷兵器作战好用,从陆路就得是北面攻打。 从河南进攻,加上河道进攻,冬天比较适合,有水的时候硬打的话,刚一上岸就挨揍。 城中的兵会在河边列阵,先阻击一下,等着船太多了,加上浮桥过来的人多,出来的兵就缩回城里。 当然国力不强,什么城都没用。 知府郭勉带着一群官员迎接,船队之前跑过去一趟送东西,又跑回来接人,他不可能不知道。 他在三年前修的真定府的文庙,今年刚开始修真定县的文庙。 修文庙的工程量不大,否则一准儿被叫停,有那人力、物力干点啥不好? 先头队伍开始做鱼了,还是炖鱼,大鱼也炖,先浇热油定形,再油炸,最后红烧。 没打算给本地留大鱼,都吃了,用大量的素油来做,吃着香,小的还是焖了凉吃。 理论上亲王们应该今天休息,明天一早沐浴更衣去拜文庙。 实际上朱樉兄弟根本不理会文庙,明天继续赶路,今天要早睡,跟郭勉讲讲如何发展真定府,他爱听不听。 一大群官员跪下又起来,真定府的礼官听四个王府的礼官吩咐,其他的仪式全不要,没时间折腾。 但羊得杀,不是祭祀用,拿来烤串儿的,杀三十只,你们跟着吃,羊腰子不给你们。 真定府的官员们不适应,亲王们的队伍抵达,就要了柴火,煤都没要,队伍带了从太原府那里炼的焦炭。做饭用的调料、器皿,全部由队伍自己出。 房子也不用腾,直接在城池里的大平地上扎帐篷,城墙上的守城人换成队伍里的护卫。 顺便给了真定府一批太原府收来的药材,让他们补充惠民药局和生药库,再从本地的药材中拿走一部分,换一换。 官员们拿到了几套好的救命药,加上肥皂、香皂、蚊香、护肤用品、化妆品。 钢板蜡纸和配合着用的工具、纸张、油墨送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