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节
“那就好啊!铃儿姐,队伍里有栗子鸡罐头吗?我想吃了,又不好意思发电报到南京去要。” 徐仪华点下头,突然害羞地说想吃罐头,现在没有栗子,想吃需要等两个多月。 “有,一直没吃,这次出来,罐头基本上没动用,一会儿我给你拿一个。”铃儿笑着点头。 第1054章 两年落后追赶迟 夏至后,一天热过一天。 营地中铺着黄砂,从痕迹上看明显浇了水。 大部分午饭已做好,留下一些食材等着下丘村操作,预防别人下毒。 做好的食物乱七八糟的,鸡、鸭、鹅、猪、驴、马、牛、羊、鱼、海贝类,全有。 晋王朱棡看一圈:“徐将军,北平府破费了,瞧着收了百姓不少东西啊!” “晋王殿下放心,够吃,北平百姓自从太子和秦王由此回京,便开始努力养殖、种植。 今天没有兔子和竹鼠,实际上全养了,专门从别处移植过来的毛竹。 选好地方种竹子,繁殖速度快,再过两年,毛竹就能砍伐用来当工具。 多的不说,再穷的百姓家中也有十来只家禽,每天一人吃一个鸡蛋……” 徐达耐心地说着北平府百姓日子过得如何,他们提前发展的,又有地理优势。 种竹子都是从江南选能够适应寒冷天气的品种,用海船运到渤海湾,换成内河船送至地方。 一棵竹子就能在两三年长成一小片,种的时候一次间隔种很多,眼看着成林。 等原来的老竹子再长长,就是五年竹、六年竹,拿来扎筏子、做竹筒碗、砧板什么的就行了。 百姓多了一个竹笋的菜,再利用竹子养竹鼠,去年冬天的时候有人开始穿竹鼠皮的衣服。 北平府还有人组织船队去其他地方收麦麸,如河间府,山东的莱州府、登州府,各府主要种麦子。 加之他们离海近,麦麸根本用不完,收上来到北平府养猪,夏天配合各种草。 北平府又有牲畜养殖中转场,官服安排,百姓们分工合作。 即便钱少的户,顿顿吃肉吃不起,三五天包个肉饺子还是没问题的。 “目前兔子多,今年准备做大量的兔皮保暖衣服,由于牲畜养殖中转场的存在,专门种的苜蓿草,兔子繁殖……” “吃,菜,炒啊!来,锅,洗手,嗯!嘿嘿嘿嘿……” 徐达正跟朱棡说着,朱闻天突然出声,打断对方的话,做菜。 他看朱棡脸上的表情,很怕徐达再说两句,朱棡哇一声哭出来,一只红烧兔子都哄不好的那种。 “两年,就两年啊!怎么这么快?两年的工夫……” 朱棡一边跟着走去看下丘村做饭,一边嘟囔,他的太原府阳曲县可没这等繁华。 而这一切仅仅在两年时间内完成的,若不是自己清楚,一般人还以为太原府落后北平府二十年呢! “下丘村的高人是向着咱的,否则……”朱樉拍拍弟弟肩膀,换话题。 “否则帮北元,估计山东省都能丢了,再等两年,应天府被攻占。” 朱棣跟着说,他被自己的封地惊艳到了,经济发展太快了,下丘村高人的棋局不是一般的大。 里长脸上带着笑容:“天下初定,经历过了战争的百姓最好管。 尤其北平府的百姓,他们知道还有一部分北元的人躲藏,东边有女真人。 为了他们自己不上战场,又不让北平府再次成为战场,他们必须提供给军队足够多的辎重。一旦开战,他们所种植的粮食和养殖的牲畜,便会送到前方。 给的东西越多,前线的将士们战斗力越高,那么不打输,百姓才能继续安稳过日子。” “对呀!”朱棡找到了灵感:“咱发电报给谢指挥使,让他告诉百姓,北元随时能从草原打回来,要么努力发展,要么等着被烧杀抢掠。” “西安府也是。”朱樉发现西安府也没北平府好,西安府还提前发展,提前半年多。 “咱无所谓的,反正咱回去就不当吴王。” 老五朱橚表示无压力,他琢磨好了,自己还小,以后选地方的时候,三个有封地的兄长发展起来,管他们要东西。 也找下丘村到自己的封地亲自指点,比看册子强多了,册子是给笨蛋地方官准备的。 一行人到地方,围观下丘村做饭。 四十多人配合默契,干活利索,没做需要炖很长时间的菜,米饭煮上,需要蒸的先处理。 等蒸的菜上锅,再炒别的菜。 “这道是芙蓉鸡片、旁边的是甜面酱肉丝、那個小炒牛肉、铁板羊肉、放蒸锅里的有一道肉末茄子,肉末茄子也有炒的。 另一个蒸锅里装着鸡蛋酿肉,蛋黄取出来了,估计要做凤凰油给惠民药局。 下油锅炸的是家常豆腐,扇贝之前发好的,韭菜扇贝炒鹅蛋,要用调料压制鹅蛋的腥……” 徐达为官员们介绍菜,他都吃过,包括在福华楼吃。 福华楼的饭菜味道其实不不下丘村差,但他就觉得下丘村的好吃,尤其是大锅饭。 小炒牛肉也是用大锅来炒,根本不是小炒锅。 官员们负责听,一些菜他们吃过,徐达来了,带着一些会做菜的人手。 一些菜他们没尝过,比如软兜长鱼、文思豆腐,下丘村不做的,外面就吃不到,只能吃以前有的。 有的下丘村做,外面不好学,像松鼠鳜鱼,浇汁的时候有吱吱的声音,不是鱼叫,是刀功和火候掌握。 至于其他的菜,耗时太久的不做,来不及,烤鸭什么的显然不行,九转大肠同样没工夫处理。 徐达不认识,就问,不丢人,他见过下丘村的菜谱,有的随时能做,有得需要提前告诉,村子里好备料。 菜谱上有四百多道菜,不停地增加,一道新菜,村子人需要先练会了才行。 等蒸的菜好了,其他的菜全上桌,一人一张小桌子,盛的菜少,觉得哪道菜不够吃……没有了,以后等机会吧! 徐达带来的厨子们跟着看,也分了他们一些,他们自己盛,别在这吃,这边没他们的位置。 徐达先举杯,喝啤酒,有冰块,他为众人接风洗尘。 简单的仪式结束,大家开始在遮阳伞下吃喝,必须撑伞,太阳太大。 徐仪华挨着铃儿坐,听到松鼠鳜鱼的叫声,她仔细观察一番:“铃儿姐,鱼是活的吗?” “死的,村子里不做活的,比如做完鱼,鱼嘴还能动,咱俩吃一条,没做那么多,不然吃不完,都是分餐的,就为了听个鼠叫声。可惜你要跟着队伍走,以后的晋王妃巧儿在那里弄个……” 铃儿伸筷子去夹徐仪华面前的鱼肉,顺便说谢巧儿管的事情。 第1055章 数据初讲不赊账 “我找个人来做。”听完铃儿的介绍,徐仪华还是不想呆在北平府,她要跟队伍去定辽都卫,然后回南京。 她还小,需要回去多学知识,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人,更比不上下丘村。 “找个身份够的,否则压不住其他的命妇,最好是府里的丫鬟,能跟将军说上话的。” 铃儿出主意,命妇如果找事儿,让徐达收拾她们的丈夫。 说着话,她想起个事情,起身离开,片刻回来,手上多个栗子鸡罐头。 “给,忘了!”铃儿拿出刀,用刀上的开罐头器把罐头上面割开,没有一拉开的工艺。 “多谢铃儿姐,就是这個……哎?不是军队的?” 徐仪华一瞧罐头里的肉和栗子,反应过来跟之前吃的不同,她吃军队的。 军队管得再严,她想吃点军队里的食品,还是没问题的,徐达本身有特殊配给。 “比军队的好,队伍出来,必须带好的。栗子大小差不多,鸡大腿肉切的大小也差不多。 军队的栗子鸡罐头里有鸡胸脯肉,这个全是鸡大腿肉,压得满满的,没有多少汁。 当然军队和村子的都去骨头,骨头不能放里,占地方,鸡皮也不要。 做法全是红烧,村子做的比军工的好,咱们自己做完后进行封装。 军队的用白糖炒糖色,咱们自己做的用冰糖。 军队的偏咸,将士运动量大,正好顺便补充钠,村子的香料多,成本高……” 铃儿一样样找不同,军队的东西成本得控制,香料放一点即可,甚至放酱油就很好了。 “嗯嗯~~嗯嗯~~”徐仪华吃上了,连连点头表示好吃。 另一头朱棡嘴里慢慢嚼着食物,侧耳倾听赵耀介绍北平府的事情,北平行省,其他的地方只有河间府还可以,它挨着海和运河。 北平府百姓靠吃鱼缓过来的,大量的海鱼送到此,再分到各县,咸鱼干,价钱便宜,百姓用一点东西换,或者买。 这样人身体变好,干活恢复速度快,蛋白质很重要,不吃肉只能吃豆制品,豆子并不便宜。 即便抢着轮作种豆子,有时候还是来不及,只好把豆子给做成青贮,人倒吃能吃点毛豆。 青贮拿来喂牛羊,喝牛羊奶,一切由官府组织,百姓种的大豆未成熟,收了后给百姓钱,算是买。 偶尔马、骡、驴、猪也可以吃一点青贮,多了不行,马骡驴肚子里涨气,需要插针点火放气,针很珍贵。 “眼下百姓处在农闲时期,需要的农药和追肥的肥料已准备妥当,衙门和过来的军士帮着看情况。 百姓有更多的时间来养殖和挖坑,等秋后收完水稻,稻草用上,刨冰后当冰块阻隔物。 明年夏天向南京运输,今年已经运走一批,价钱不错。 按照人工算,相当于参与冬季储冰人员每人一天二百文的收入。 这部分钱,大头留在衙门,平时找百姓干活给百姓支付工钱。 当初嫁接完的果树,今年开花结果,有的采了吃,秋天还能出一批。 水果以秋子梨为主,正好拿来做冻秋梨,冬天走海路入长江送到应天府等地卖,那边也没什么水果了……” 赵耀只喝了一大杯啤酒,润喉用,筷子都没拿,负责说,主要向下丘村里长汇报。包括官方牲畜存栏数量,民间大牲口备案,家禽大概数量,家禽百姓总吃、总卖,没有准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