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869章

第869章

    孙策点点头,有些失落。

    继虞翻之后,周瑜也要与他分道扬镳了。

    “还有一件事。”

    “说吧。”孙策低着头。“你我之间,何必做小儿女态。”

    “关于令尊的爵位,你让给季佐是义,但朝廷自有礼,能不能接受,恐怕还在两可之间。如果还是由你承爵,朝廷将会为你安排侯邸,你的妻儿也要留在长安。当然,就算你不承爵,以你二千石的官职,也是要留质子的。”

    孙策笑了一声。“所以我还是觉得,你留在长安也好,我的妻儿有你照顾,我也可以免除后顾之忧。”

    周瑜盯着孙策看了一会儿。“伯符,如果天子所言不虚,我也不会在长安停留太久。也许你还没出东海,我就先去了西南。我听伯父说,天子对西域的事非常关注,从蜀地西南行,可至天竺。”

    “是么?”

    “应该不会是虚言。天子已经命太医们研制对付瘴气的医剂,除了西南,哪里还会用这种药?伯符,说不定我们还有并肩作战的时候。”

    孙策笑了起来。“我在东南,你在西南,如何能有并肩作战的机会?”

    “不好说,有缘总共再见。”周瑜眼神微缩。“听说由天竺西行,可以直到大秦,也就是他们说的罗马。虽然也可以走陆路,但海路显然更方便些。”

    “天子的野望这么大?”孙策不禁吸了一口气。“不怕读书人说他穷兵黩武?”

    他听人说过罗马,那可是真正的万里之外,远在天边。

    “天子虽年少,却自有主见,不是读书人说几句就能改变的。”周瑜笑了一声,露出一丝向往。“伯符,这是你我一展抱负的机会,远比划江而治要宏大。”

    孙策迎着周瑜的眼神,嘴角绽出一丝笑意,渐渐变成开怀大笑。

    划江而治是张纮为他拟定的方略,现在看来,这个方略实现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天命在汉,天子横空出世,大汉中兴的势头不可阻挡。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征伐海外,直到万里之外,未必不如代汉。

    真要有那么一天,天子无法管理这万里疆域,封王就成了不多的选择之一。以异姓封王,还不用背负叛汉的负担,忠孝两全,几乎是最好的选择。

    又一次,他和周瑜心有灵犀,想到了一起。

    “如果真有那一天,此生无憾。”孙策收起笑容,一声叹息。

    “的确如此。”

    两人四目相对,会心而笑。

    畅想了一会儿未来,孙策突然说道:“公瑾,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你说。”

    “反正我这会稽太守也做不了几天了,吴郡、丹阳也要交出来,有几个人是不是可以处理一下,免得他们与袁绍遥相呼应,鼓唇摇舌,令人心烦。”

    周瑜脸色微变。“你是说会稽周氏兄弟?”

    “不仅他们。”孙策阴森森地说道:“还有盛宪、魏腾等人,我一想想到他们就心烦。”

    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

    周瑜吓了一跳,连忙摇手。

    “伯符,万万不可。你这不是帮天子,是连累天子。”

    孙策斜睨着周瑜。“怎么说?”

    “你仔细想想,天子是要将读书人赶尽杀绝吗?又或者说,如果天子想杀人,最想杀的是盛宪、魏腾吗?”

    孙策想了想,无声一笑。“那倒是,天子又不认识盛宪、魏腾,他最想杀的应该是你伯父这样的老臣。”

    周瑜脸色一僵,竟无言以对。

    孙策所言,看似玩笑,但仔细一想,又未必是玩笑。

    以周忠之前的表现,要说天子没有杀他的想法,只怕没人会相信。

    周瑜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顺着孙策的话说道:“的确如此,但天子没有杀。为何?只因杀人只会激化矛盾,却解决不了问题。”

    孙策哼了一声,有点无奈,却又不得不承认周瑜说的是事实。

    他渡江之后,杀了不少人,但矛盾并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激烈。就连他所在的会稽郡都时有叛乱发生,使他无法全力北进中原。

    相比之下,天子没有杀周忠,为了庐江度田,还不得不和周忠做交易,看似软弱,却渐渐达到了目的。

    一旦周忠宣布支持度田,并率先交出庐江周氏多占的土地,可以想见,阎象在庐江推行度田的速度必然会突然加快。

    “既然如此,那我不多事就是了。”孙策无奈地摊摊手,随着将话题拉了回来。“你说我该选哪一个?”

    “我建议你去北海。不管是现在围攻冀州,还是将来平定辽东,讨平三韩,都需要水师的协助。刘备没有水师,也不通水战,这正是你的用武之地。除此之外,你麾下还有程公、韩义公这样的幽州人,骑战的实力也不弱,大有用武之地。”

    孙策觉得有理,连连点头。“还有呢?”

    “朝廷步骑甚多,能控制的水师却有限。一旦新船造成,自然要交给你试用。如果你滞留会稽,坐等船成,万一司徒说服了益州人,或许出征辽东的就是益州水师了。”

    孙策呲了呲牙,如梦初醒。“公瑾,还是你想得周到。不仅是益州水师,还可能有荆州水师呢。要是被黄祖那老贼抢了先,我将来怎么去见先父。”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见孙策这么说,周瑜很欣慰,随即又与孙策商量起了精简人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