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1312章

第1312章

    康宁知道有一个被说滥了的话来形容这种人:达者兼济天下。

    虽然说滥了,但做得到的有几何?

    所以这位接任狗儿担任朱棣近身内侍的大监,这些年一直记得狗儿去中南半岛前对他说的话:“关于服侍陛下,咱家也不对你交待什么了,这些年你跟在我身边学得不少,咱家对你最是放心,但有件事我不得不叮嘱于你,关于某个人,你能在陛下面前有机会美言几句又不影响你自己的处境,那是最好。”

    康宁一直记着。

    康宁思索间,黄昏已经进殿,拉着唐赛儿一起行礼。

    朱棣打量了一番,免礼,问道:“你父亲明教教主唐青山如今在何处?”

    唐赛儿虽然第一次面圣,但走过多次江湖的小姑娘一点也不胆怯,甚至根本不知道不能直视朱棣的礼仪,抬头看着朱棣脆生生的道:“我爹去奴儿干接我娘去了。”

    康宁咳嗽一声。

    黄昏也是无语,拉了一把唐赛儿,“不可失仪。”

    哪能直视朱老板。

    找死么。

    朱棣不以为意,尤其是看在唐赛儿听话的低头后,内心甚爽,瞧瞧,瞧瞧,哪怕是明教教主女儿这样桀骜不驯的人,在朕面前也得乖乖受礼。

    朱棣哪里知道,如果不是黄昏的出现,这个唐赛儿会让大明雄师死伤不少人。

    可惜历史走偏了。

    问唐赛儿,“你娘作为明教教主夫人,去奴儿干那天寒地冻的地方去干什么?”

    唐赛儿看向黄昏。

    黄昏咳嗽一声,“微臣当初请她去见亦失哈,原因和目的,还请陛下不要追问。”

    朱棣嗯了声。

    不用追问,黄昏让唐青山的妻子去奴儿干,肯定是早亦失哈,让亦失哈控制住老三朱高燧,别跑去长平区域搞事,可惜,这事不以亦失哈的意志为转移。

    终究是自己的一着烂棋、废棋。

    问道:“你今日带着唐赛儿来见朕,有什么事?嗯,等下说,朕先说个事,太孙朱瞻基已经束发,是时候到地方了解一下民间疾苦,也要了解一些地方政务机构的运转,而你的长平布政司情况特殊,最适合太孙去学习,所以等几日你返回长平时,和太孙一起,太孙到长平担任布政司右使,辅佐你在一年之内解决兀良哈残兵的隐患,你作为太孙姨爷,要多多照顾他,但也不可纵容,太孙若是不懂,你便教他,若是不听话,你便管他,可否?”

    黄昏讶然万分。

    看朱棣这意思,朱高炽的东宫位置坚若磐石了?

    转念一想,历史也是这样。

    朱高炽在多次政治斗争中被朱棣抓住了把柄,还能稳住东宫位置,基本上就是靠宣宗皇弟在朱棣面前挣来的。

    侧首看了一眼,徐皇后牵着朱瞻基的手,神情温和而殷切。

    暗暗叹了口气。

    罢了。

    虽然知道朱瞻基这货到了长平会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但谁叫自己对徐皇后心怀愧疚呢,何况早点让朱瞻基熟稔政务也不算坏事。

    朱高炽那身体,谁也无法逆天改命。

    也就是说,有可能朱棣还没有驾崩,朱高炽就驾崩了,到时候朱棣一驾崩,朱瞻基没有能力被朱高煦搞死了的话,麻烦很大。

    宣宗登基,肯定比朱高煦登基好得多。

    再者……

    朱瞻基作为小跟班在自己身边,这是很好的机会,自己可以潜移默化影响他,让宣宗朱瞻基变得更像朱棣一点。

    这样也有利于大明继续外扩。

    甚至还可以压迫朱瞻基,让他对自己产生一丝畏惧心理。

    一如万历对张居正一般。

    要是朱瞻基一直跟在朱高炽身边,把仁厚守成学到家了,那等他登基,大明还外扩个锤子,自己的蓝图和理想的实现要困难许多。

    立即回答道:“微臣领旨!”

    朱棣继续道:“因为兀良哈去区域还有大量残兵,去年入冬朕思考欠妥,不应该将兵力放在庆州,应该直接驻扎在长平,所以朕打算在长平设立一座都司,驻军一万左右。”

    黄昏立即道:“去年的情况不是陛下考虑不周,实在是形势使然,去年入冬之前,庆州到长平的官道尚未修建妥当,在长平驻军的话,后勤断绝,会导致出现诸多问题,如果兀良哈残兵暴乱,那么长平就算驻扎一万多人,也不过是白白牺牲。不过陛下今年在长平设立都司,自然是没有任何风险的,最迟入夏,庆州到长平的官道就能修建妥当,到时候后勤不再是问题,兀良哈残兵也不足为惧,有了这座都司,大明对兀良哈区域的掌控,将更加稳固。”

    这是实话。

    长平这边,确实要设立一座都司。

    第1023章 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

    朱棣欣慰而笑。

    他没料到黄昏会这么爽快的接受朱瞻基去长平,须知朱瞻基不是朱高燧,若是朱瞻基在长平出点意外,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熄灭朱棣的雷霆怒火。

    隔代亲这玩意儿,真的玄学。

    问道:“对了,你刚才说有什么事要说来着?”

    黄昏略一思索,“关于明教,关于蚍蜉义从。”

    朱棣颔首,“但说无妨。”

    既然黄昏愿意当朱瞻基的领路人,朱棣也不介意给黄昏回一个礼,最关键的是朱棣现在信任黄昏,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说服一位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