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网游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 第111章

第111章

    这时候石大郎笑着迎上去,将腰带上一个钱兜递给妇人。

    那个妇人喜笑颜开的手下钱袋,把香气扑鼻的烤全羊交给了石大郎。

    石大郎的伙计抬着羊,用木箱子布置了一个临时的餐桌,石大郎热情的拉着胡巴依和黄二郎说道:

    “相逢是缘,一起来吃吧。”

    胡巴依和黄二郎也是馋虫大动,半推半就之下他们做到了餐桌前。

    胡巴依好奇的看着服务区中央的烤架上又多了两头烤全羊,他问道:“这烤全羊是服务区卖的?”

    “胡郎快吃吃这个羊腿,这驿下里的烤羊已经在沙州出了名。”

    胡巴依抓起羊腿,果然吃了一口满口都是烤肉的香味。被烤的有些酥脆的肥肉和羊皮,加上又软又嫩的羊肉,吃到嘴里那是满口飘香。

    好香啊!

    胡巴依还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烤羊肉,他连忙问道:“石郎,这只烤羊多少钱?”

    “驿下里的烤全羊要比沙州城贵一点,这头要两贯钱。”

    两贯就是两千钱,胡巴依不愧是做生意的,脑袋里的算盘噼啪打起来,一头成年的羊在沙州大概是一贯钱,这烤羊大概有一贯钱的利润。

    不过能在这营地里吃上烤全羊,这倒也是一件美事,而且胡巴依他们刚刚跑完商,只要将手里的货物卖掉就能大赚一笔,区区两贯钱倒也不在乎。

    这时候,又有两名健妇搬来了一个酒坛子。

    胡巴依连忙说道:“大郎,这还没进城,可不能喝酒啊!”

    虽然和石大郎认识多年,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按照跑商的规矩,在城外是绝对不能喝酒的。

    石大郎笑着说道:“这可不是酒,这是解腻的热茶。”

    打开大缸,茶香味一下子就钻进了胡巴依的鼻子里,果然是一缸烧好的热茶。

    “这茶水要钱吗?”

    “当然要钱,不过不贵,和沙州城里茶楼的价格差不多。”

    胡巴依暗暗想,这驿下里的里长可真是一个会做生意的人啊,这些商品的定价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被宰了,但是又能赚上一笔。

    也许是闻到了烤全羊的香气,又有几个客商也订了烤羊,服务区中央再次升起了一堆篝火。

    吃饱喝足了之后,有几个胡人伙计竟然围着篝火跳起舞来,服务区里响起了歌声,混合着烤羊的烟火气,胡巴依端着茶碗竟然醉了。

    多好的日子啊!

    第八十八章 佛事

    等到第二天早上,胡巴依刚起来就看到了一派热闹的景象。

    不少商队直接在帐篷前摆上了商品,休息区变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

    这可要比柳林驿边上的临时集市大多了,柳林驿边上地方不大,又是露天的没那么安全,那时候虽然也有临时集市,但是集市都是交换一些小东西,规模不大。

    但是在驿下里的服务区里,有些商人干脆把自己带回来的商品也拿出来摆摊贩卖了。

    沙州城里的坐商石大郎走出帐篷,走到了胡巴依面前。

    “胡郎,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服务区第一天免费了吧,如今这里可是个热闹的集市。”

    接着石大郎说道:“兄弟我也不瞒你,如今沙州城里好货都供不应求,我在沙州城里都收不到货,这次在驿下里服务区等你了几天了,就是为了你这批货。”

    “胡郎,你这批货我全都要了!比市价加价一成如何?”

    胡巴依做的是香料生意,他从疏勒城的香料市场里,购买从大食商人运送过来的香料。

    胡巴依将香料运送到沙州,再购买一些沙州的特产返回疏勒城。

    沙州城会消耗一些香料,更多的香料则会大唐的商人们运送到关内。

    在开元年间,每年东西二都消耗的香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无数的商人往来这条丝绸和香料之路上,大量中东和南亚半岛产出的香料,运往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城市,供那里的达官贵人消耗。

    但是自从安禄山叛乱后,香料的价格一落千丈,疏勒城的香料价格一落万丈。

    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如今蜀中和凤翔府又逐渐有了香料需求,胡巴依就尝试着进了一批香料回来。

    这批货物本来就是用来压骆驼的,胡巴依收购丝绸贩去疏勒城已经大赚了一笔,这些香料本来就是添头。

    昨天吃了石大郎的烤全羊,胡巴依吃人嘴短,石大郎都要比市价加价一成了,直接卖给他好像也不错。

    “容我去打听一下最近香料的市价。”胡巴依也不是傻子,派去伙计去熟人打听价格去了。

    等到伙计回来,胡巴依点头说道:“那就按照市价加价一成,成交!”

    将所有的货物卖给了石大郎后,胡巴依带着伙计在服务区的集市上转了起来。

    没想到小小的驿下里,竟然真的靠这个服务区繁荣了起来。

    客商们在这里交换商品,驿下里的妇人则拿着一些小商品过来贩卖。

    刚刚做了买卖,胡巴依把手下伙计的利钱发了出去,拿到钱的伙计被各种花花绿绿的小商品迷花了眼睛。

    红色的头绳,轻柔羊毛编织的帽子,保暖的围巾,这些毛线都是曾牧从孙建国那里赊账过来的,他还自学了编织毛线的针法,回到驿下里教闲在家里的老弱病残编织毛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