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网游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 第481章

第481章

    他想到前几日父亲来信,想让嫂子和小侄子搬到张掖城来。

    听父亲说,宜禾里的夫子觉得小侄子颇有些读书的天赋,已经写了推荐信想让他去张掖城里新建的小学读书。

    新来的夫子话说,只要能在城里读完小学,就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工作。

    如果能继续读书,那甚至还能做上城里的官吏。

    若是以前,马里长这样的家境也是供不起孙子读书的。

    但是听说张掖城的小学免去了大部分学费,学校里还有勤工俭学的补助,马里长就想让孙子到城里读书。

    孙子到城里读书,嫂子肯定要跟过来。

    自家嫂子的裁缝本事在宜禾里都是出名的,张掖城居住开销不小,嫂子也不可能都靠家里资助。

    于是马三郎问道:“掌柜的,请问你店里要裁缝吗?”

    婉娘看着马三郎问道:“难道军爷家娘子要来小店工作吗?”

    马三郎连忙说道:“不不不,我还未成家,我家嫂子,她的裁缝手艺可是整个村里都出名的。”

    婉娘听了一喜,如今有手艺的裁缝要么自己开店,要么进了成衣工坊。

    她这家裁缝店都靠她一个人支撑,又要卖衣服又要做衣服,婉娘每天都工作到半夜。

    她早就想找个人手了,听到马三郎一说,婉娘立刻说道:“那可太好了!不知道军爷家嫂嫂何时来张掖城?”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唐中秋不放假

    买好了布又买好了衣服,马三郎带着孟五和孟七两兄弟,又在城里的零食店买了点糖果。

    带着礼物,马三郎他们终于来到了城外的车站。

    靠着和回鹘与吐蕃的两场大战,如今河西不缺马。

    马车这个东西,一开始是玩家运营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有玩家有前往别的城市的需求。

    所以最早的马车,也只是在各个城市之间运输玩家。

    一开始的马车,是没有减震的铁架子,在崎岖的路上走不仅仅有颠散架的危险,还经常会陷在泥泞的道路中走不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车主就会让所有的玩家都下车,然后推着马车向前进。

    最离谱的时候,一段路中百分之六十的路都要乘客推着马车走,真不知道是花钱坐马车,还是花钱去推马车。

    不过玩家也在不断的升级马车,马车也逐渐有了减震的弹簧。

    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道路也开始修建的更加平坦。

    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旅行,自然就变得更加的方便。

    随着河西的彻底安定,一些精明的土著商人,也看到了运输市场的商机。

    这个商机就是城市和城市附近各个村落之间的运输需求。

    在工坊发展之前,这个需求是不存在的。

    在之前那个时候,百姓很少离开自己的村落。

    阡陌不相闻才是农业时代的常态,相邻的村子之间的交往都不多。

    可自从工商业发展后,自然就打破了这种平衡。

    大部分工坊还是围绕这城市发展的,城市周围物流方便,商人也会停靠城市,产品可以直接送到城里卖掉。

    张掖城附近的几个村子,工坊发展最为迅速。

    可以说除了宜禾里这例外,其他发展度靠前的村子,都是靠近城市的村子。

    无论是什么村子,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光靠本村子的工人,显然无法满足用工的需求。

    一些偏远村子的百姓,为了追逐更高的工资,也开始向着城市聚集。

    有了外出打工的百姓,自然有了往返的交通需求。

    城市到乡村的马车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一开始投资城市之间运输的商人玩家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个商机。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各种小型马车已经占满了这个市场。

    只不过就算是玩家想要挤进这个市场,也不一定能够打的过更加熟悉乡里的原住民。

    这些马车很多都是从玩家的运输公司买的淘汰马车,马也是市场上低价出售的驽马。

    不过大部分返乡的旅途都是短途旅行,好马也不会比驽马快多少。

    马三郎找到了一辆前往宜禾里的马车,孟五和孟七的村子就在宜禾里隔壁,三人就上了同一辆马车。

    这是一辆四人马车,车把式坐在车顶上,同车的还有一名王府银行的职员,他也是同行前往宜禾里公干的。

    凑齐了四个人之后,车把式立刻启动了马车,踏上了前往宜禾里的路。

    这个王府银行的职员也是玩家招募的本地土著,是张掖城的一个读书人,名字叫做金海潮。

    金海潮听说了马三郎是马里长的儿子,更加热情起来。

    寒暄了一会儿,马三郎问道:“金兄,你为什么要去宜禾里啊?”

    在马三郎看来,王府银行的服务对象都是那些有钱的大商人,虽说宜禾里现在有些工坊,但好像也没有需要用到王府银行的地方。

    金海潮笑着说道:“马旅帅,我排行老四,你就叫我金四郎吧。”

    “我这次去,是前任周里长写信给我们行长,想要向王府银行借青苗贷。”

    “青苗贷?难道村里没钱了吗?”

    金海潮笑着说道:“谁说一定要没钱才要借钱的?青苗贷的利息很低,如今很多村子都和我们银行签订了协议,借钱买种子,到了收获的时候再还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