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网游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 第543章

第543章

    “武王自边疆部落代商建周,为何还要分封诸侯,难道武王不知道分封之患吗?”

    刘宴一下愣住了。

    李炎继续问道:“难道武王不知道周王室要占领更多的领地吗?”

    刘宴想了想说道:“上古神州未定,武王分封诸侯是为了开拓周土。”

    “可分封诸侯为何不任命郡县呢?”

    “这?”

    刘宴只觉得李炎这个问题是诡辩,明明郡县制度是秦朝才出现的,周天子怎么会用郡县制度呢。

    可是仔细想想,似乎也有些疑惑,周王室直属领地也有王室任命的流官,周天子肯定知道流水的官员要比世袭的诸侯更忠诚。

    看到刘宴脸上露出思考的表情,李炎又问道:

    “秦荡平六国,在全国普遍设立郡县,却二世而亡。群雄并起的时候,那大秦统一六国的军队又在哪里?”

    这下子刘宴也愣住了。

    秦末楚汉这一段的历史,史记上的记载非常详细了。

    秦代灭亡太过于迅速,直接就被刘邦一路高歌猛进攻入了咸阳。

    可在秦灭亡的时候,距离一统六国之战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

    怎么大秦那横扫天下的雄师就突然消失了?

    李炎看到刘宴依然不能答。

    他继续问道:“那不说远的,就说这河东三镇,为何皇爷爷要任命安禄山为三镇节度使,许他临机专断,截留赋税之权,日后才有了安禄山之乱。”

    “难道皇爷爷不知道制衡安禄山权力的道理吗?”

    刘宴又愣住了。

    上皇李隆基他是见过的,开元年间的繁盛刘宴也是知道的。

    上皇也是政变上台,政治手段相当的高明,在大唐皇帝也是数一数二的。

    上皇操纵两任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压制东宫,虽然不理政务,却能够让群臣畏惧,不可能不懂得平衡之道。

    可是上皇依然授予安禄山这么多临机决断的权力,最后河东三镇尾大不掉,酿成了安禄山之乱。

    如果是出仕之前,刘宴大概会说上皇受到安禄山蒙蔽,被左右奸臣骗了。

    可是现在刘宴却迷茫的看着李炎,这三个问题到底有什么联系?

    看到刘宴如此迷茫,能将这个神童说蒙了,李炎有一种恶趣味的快乐。

    他故意喝一口茶,这才说道: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帝国边疆是有极限的。”

    “极限?”

    李炎说道:“周天子时期,到处都是夷狄,不仅仅没有城市,连道路都是泥泞的泥路。”

    “周天子只能控制京畿地区。超出京畿地区的封国被蛮人入侵,如果一来一回请示周天子,恐怕蛮人就已经将封国灭了。”

    “那个时代周天子只能分封诸侯,就是因为周朝没办法统治那么大的疆域。”

    “而到了秦灭六国,这时候中原城市林立,始皇帝命令修建驰道,车同轨之后秦直道能够让大秦边疆发生的事情,都送到咸阳皇宫的御案上处理,这时候就不需要实行分封制度了,郡县是更好的选择。”

    “可是秦同样也亡在疆域太大的问题上,刘邦攻咸阳的时候,长城兵团正在北方戍守长城,征服过吴楚的军团正在南下岭南。”

    “秦王朝没有这么多兵力,最后只能兵败国灭。”

    李炎顿了顿说道:

    “皇爷爷任用安禄山,给他三镇节度使,也是同样的道理。”

    “北方三镇要面对漠北和辽东的异族众多,先有突厥,后面又有契丹和奚两藩叛乱,还有韦氏人,鲜卑人,扶余人等夹杂的骚扰,如果不给安禄山临阵专断的权力,恐怕这些胡人早就南下牧马了。”

    刘宴沉默了。

    李炎的说法听起来是这么合乎逻辑,重用安禄山似乎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必然选择。

    李炎继续说道:“再说士兵,如果从京畿或者关中募兵去河东戍边,这些士兵离开故土,又在苦寒的北面戍边,定然士气低落。”

    “若是轮换士兵戍边,那刚刚训练善战的士兵就会轮换回去,边将又要重头开始训练士兵,那边镇的战斗力必定衰落。”

    “所以皇爷爷给了安禄山自行募兵的权力,让他在河东三镇招募子弟兵。”

    刘宴跟上了李炎的思路,这么说给安禄山兵权确实是无可奈何。

    李炎又说道:“财权也是如此,朝廷在河东三镇征税,再运到两京来,然后再拨给安禄山,那么沿途的损耗巨大,还需要大量的农夫。”

    “所以皇爷爷干脆就把河东三镇的财权都给了安禄山。”

    李炎看着刘宴说道:“士安,你说皇爷爷要不要重用安禄山?”

    刘宴点头说道:“属下愚钝,不能答也。”

    刘宴确实没办法回答李炎的问题,甚至就连李泌恐怕也无法回答李炎这个问题。

    看到刘宴垂头丧气的样子,李炎笑着说道:

    “孤将这个规律,总结为帝国疆域极限论,任何一个帝国的疆域都是有极限的,与其说开元天宝盛世的崩溃是因为皇爷爷穷奢极欲,不如说是因为他穷兵黩武。”

    刘宴连忙低下头,李炎议论自己的爷爷,可这也是上一任的皇帝。

    李炎没有什么为尊者讳的想法,而是直接说道:“开元年间以军功最贵,各地边镇都想着挑动边衅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