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网游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 第751章

第751章

    本来这份战略,在平日里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正好李亨心情烦闷,心情就不怎么好了。

    李亨继续翻看奏章,这是殿中侍御史梅玖所上的奏章,这名梅玖弹劾的是正好是驻守安阳的李光弼,以及在青州一代作战的郭子仪。

    这名御史的言辞激烈,他认为明明安庆绪在长安洛阳几十万大军,都被郭子仪和李光弼轻松击败,如今安庆绪麾下不足万人,朝廷却迟迟不能平定。

    如今河东归附,就剩下相州、青州等几个州依然不能平定,贼首安庆绪依然逃窜在相州。

    所以梅玖认为这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养寇自重,故意不平定相州青州。

    看着这封奏章,皇帝陷入到了思考中。

    他指节扣着御案,再次拿出了李光弼的奏章,越看越是不是滋味。

    郭子仪在河南吞兵,李光弼守在北方安阳城截断叛军退路,如今河东又已经向大唐投降,相州的安庆绪却迟迟无法击破。

    难道真的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养寇自重吗?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皇帝就难以抑制的怀疑起来,就连郭子仪前几天上书请求皇帝赐士兵炭火过冬,都被李亨想成了收买军心。

    就在这个时候,手里捧着新炭的李辅国推门进来,他打开暖炉换上了新炭,李亨突然问道:“李辅国,给你多少兵马能平定相州啊?”

    李辅国微笑着说道:“贼首安庆绪已经是惊弓之鸟,安禄山起家的精锐都葬送在两京和睢阳了,给臣五万人马,一个月可定!”

    听到李辅国这么说,李亨没有一点高兴,心情反而更糟糕了。

    李辅国说一个月可定,可是如今郭子仪和李光弼夹击相州,一个月过去了一点成果都没有。

    李亨将梅玖的弹劾奏章交给李辅国,接着看着御座后的地图说道:“郭子仪和李光弼二十万大军在相州空耗粮草,迟迟不能平定安庆绪小贼,朕已经封赏郭子仪代国公了,难道他还不满足吗?”

    李辅国脸色不变,梅玖这封奏章虽然不是他授意的,却是正中了李辅国的心思。

    齐王夺嫡最大的困难,就是郭子仪李光弼这些武将支持太子。

    而清楚皇帝心思的李辅国更是知道,李亨之所以动了改易储君的想法,也是因为太子对军权染指太过了。

    郭子仪麾下可是有二十多万精锐的,而且驻扎河南道,距离长安并不远。

    若是军方真的支持太子登基,从河南打进长安轻而易举,所以皇帝这才封赏齐王,希望用齐王来压制东宫。

    军方是太子的护身符,也是太子背负的原罪。

    李辅国的心跳急促起来,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些平叛功臣掌控军权太久了,已经让皇帝感觉到了威胁。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李辅国这条老毒蛇,自然明白对付这些功勋卓著的功臣,绝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劝道:“陛下何不下旨,命令李光弼在相州坚壁清野,命令他春季之前必须要剿灭安庆绪?”

    李亨点点头说道:“确实应该如此,这仗打的太久了,朝廷早就不堪重负,召翰林学士们进来,给李光弼发一封措辞严厉的诏书,命令他明年三月前一定要平定相州!”

    第五百零八章 皇子们的礼物

    正旦大朝会之前,延光公主带着乐舞团,来到了光禄寺。

    光禄寺是掌管皇室典礼的衙门,光禄勋位列二品,是朝廷一等一的高官。

    只不过这等高官从大唐第一任光禄勋李密开始,就是李唐皇室的摆设。

    如今担任光禄勋的安平郡王李坦是李唐宗室,李坦是李隆基弟弟李业的儿子,在辈分上算是延光公主的叔叔。

    李隆基对于儿子非常的苛刻,但是对于兄弟却非常的宽宏大度。

    也许是因为在武周朝的时候,李隆基和兄弟们困在十王宅中的时候,建立起来的兄弟情义,李隆基的几个兄弟都在他当了皇帝后加封亲王,而且最终都得到了善终。

    其中李业是李隆基最疼爱的弟弟,在李业死了之后,李隆基甚至痛苦晕倒,还让礼官追封李业,让他能够葬入皇陵,等待自己百年后去和兄弟相见。

    李坦是李业的嫡子,李隆基爱屋及乌,对于这位侄子也非常的照顾。

    如今李坦是宗室里官职最高的,享受超品郡王的待遇。

    看到延光公主,李坦也没有摆长辈的架子,而是笑着说道:“听说公主要在正旦大朝会上给皇兄献舞乐?”

    “皇室叔果然消息灵通,侄女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的。”延光公主盈盈一礼,李坦立刻说道:“公主一片孝心,为陛下排练舞乐的事情,长安城谁人不知道,这一次皇叔绝对配合你!”

    李坦虽然是宗室,但是延光公主是皇帝最疼爱的女儿。

    可是李坦和皇帝已经是堂兄弟了,更不要说李坦在上皇时期就被重用,要知道如今朝堂上,上皇时期被重用的人可不被重视。

    比起恩宠来,李坦肯定是不如延光公主的。

    他这个光禄勋虽然是正二品的高官,甚至在品级上要比部分宰相都高。

    但是这个职位从来都是用来安置那些高品而不受重用的官员的,除了操持国家大典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李坦对于延光公主的态度算得上是相当配合了,不过延光公主这些日子读了不少书,也收敛了一些脾气,她用商量的语气说道:“我有一件乐器,要是正旦大朝会那天搬到含元殿前恐怕来不及,皇叔能不能让我先把这乐器搬进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