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四朝玉京春、只做他的心尖宝、听闺女心声后,社恐妈拎刀杀四方、想看室友穿裙子有什么错、最惨真千金,却被京爷宠入骨、过分沉溺、万人嫌坠海那天,疯批大佬哭红眼、假女友被迫成真这件事
姜母这话,显然是看中方明绪了。 姜舒有些无语,抿唇道:“盐商方家的东家,截了姜记丝绸源商的方老板。” “他是否娶妻成家我不清楚,但他有个女儿三四岁了。” 姜母听后一噎,不解道:“他为何要帮我们?” 既是对头,应当看笑话才是,怎么会帮她们解围? “不知,许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呢。”姜舒对方明绪半丝好感也无。 姜母也知以两家这关系,加上方明绪已有子女,结亲是不可能了,便打消了念头不再多问。 想到沈长泽和沈母,姜母忧心道:“沈侯母子拦住我们,怕是别有居心。” 从前两家还是姻亲时,沈母叫的都没今日这般亲热。 事出反常必有妖,姜舒蹙眉道:“不管他们有什么谋算,我们不予理会便成。” 姜母赞同点头。 靖安侯府再败落,也终究是勋爵官宦之家,姜家一介商贾,无法与之硬抗。 这趟礼佛,半是欢喜半是烦忧,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母女俩回到姜宅,正是午饭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饭。 饭吃了一半,门房下人来了。 “姑娘,孙府送来一张帖子。” “那个孙府?”姜父不解。 下人递上帖子回道:“大理寺卿孙大人家。” 姜父姜母闻言一怔,有些受宠若惊。 大理寺卿,多少人想攀交都攀不上的人家,竟主动给姜家下了帖子。 姜舒也有些诧异,打开帖子一瞧,旋即笑了。 “可是孙小姐给你下的帖子?”姜母记得,上次姜家大宴,孙家小姐来过。 姜舒颔首应是:“五月十八,孙小姐生辰宴,邀我过府参宴。” 今日已是十二,已经没剩几天了,她得抓紧时间准备贺礼。 “你结交几位官家小姐也好,若遇事也能有人相帮一二。”姜父姜母很是支持。 他们清晰记得,上次姜父伤重垂危,便是璟王和长公主出面,请来陈太医医治,又相赠珍贵药材,姜父才能捡回性命。 “达官贵族家的小姐,见过颇多世面,你可得精心备份贵礼。” “女儿家无不爱美,就送珠宝首饰吧。” 姜父姜母饭也不吃了,绞尽脑汁为姜舒出谋划策。 姜舒被他们逗笑,轻声道:“我心中有数,不用爹娘费心,快吃饭吧。” 想着姜舒曾做过六年侯府主母,比他们更懂与贵族结交往来,姜父姜母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姜宁眼珠一转道:“阿姐,我下午无事,陪你去挑贺礼吧。” 姜舒杏眸一瞧,便知姜宁是寻个由头想出去玩儿。 细细想来,自打姜父出事后,姜宁得空便在家侍候陪伴,的确许久未上街玩了。 毕竟是少年心性,哪有不贪玩儿的。 “行,你想去哪儿玩?”姜舒夹着菜问。 姜宁脱口而出:“看马戏杂耍,听说书,去翠云楼吃饭。” 三人听后,纷纷抬头注视。 姜宁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俊脸微红。 三人瞧着他窘恼的模样,哈哈大笑。 姜宁面子挂不住,嘴硬道:“我是真的想陪阿姐去挑贺礼的,这些只是顺便。” 说到最后,姜宁的声音弱了下来。 “没关系,阿姐也想去。”姜舒给他夹了只鸡翅:“快吃吧,吃完我们就走。” 姜父姜母看着相处和睦的姐弟两人,笑的一脸欣慰。 孩子大了,是该出去多见见世面。总是闷在家中读书,读成书呆子也不好。 午饭后,姜母陪姜父回屋喝药午睡,姜舒则同姜宁一道出门了。 姜舒带了檀玉楮玉,姜宁带了他的随身小厮,一辆马车险些坐不下。 按姜宁所言,他们先去了杂耍班子看杂耍,后去茶楼听说书。 听完说书时辰尚早,还不到晚饭时间,便去了玲珑阁挑贺礼。 玲珑阁网罗天下奇珍异宝,亦有精美珠宝首饰出售,甚得上京贵人喜爱。 姐弟俩进去时,阁中有不少顾客在选看。 姜宁爱看稀奇,拉着姜舒逐件欣赏把玩。 伙计见他们看了半天也不买,心中十分不快。但又见两人衣着富贵不敢得罪,只能忍耐。 一楼瞧了个遍,没有什么稀罕物,姜宁兴致缺缺道:“阿姐,我们去二楼吧。” 常来玲珑阁的人都知道,真正稀罕贵重之物都在二楼和三楼。 尤其是三楼,每一件物品都价值千金,珍贵非凡。 “二楼的东西果然比一楼好。”姜宁拿起一支青金石刻竹纹紫毫笔,爱不释手。 “可想要?”姜舒明知故问。 姜宁点头如捣蒜,一脸讨好:“阿姐,你给我买这笔,我保证明年考中解元。” 姜家虽家财颇丰,但姜宁只是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能支配的钱财有限。 可姜舒就不一样了,她不仅是姜记东家,自己也有带回的丰厚嫁妆,想买什么便买什么。 姜舒被姜宁信誓旦旦的模样逗乐,正欲答应时,有人从姜宁手中抽走了笔。 第140章 世故 第一百四十章 世故 姐弟俩一怔,抬眼看向来人。 来人身量欣长,容貌俊俏,手持折扇一副吊儿郎当的纨绔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