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四朝玉京春、只做他的心尖宝、听闺女心声后,社恐妈拎刀杀四方、想看室友穿裙子有什么错、最惨真千金,却被京爷宠入骨、过分沉溺、万人嫌坠海那天,疯批大佬哭红眼、假女友被迫成真这件事
郁峥关上门进到内室,同姜舒上床安歇。 朝堂政事,姜舒帮不上忙,便也不问,安静的躺在郁峥怀里入睡。 翌日早朝,朝堂气氛低沉冷抑。 大理寺卿张霆,先上报了李旭在狱中自尽一事。 此事本应引起轰动,但被端州大灾压了下去,皇帝和百官都无心细究。 如此,正中曹骞下怀。 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端州上。 “上次地动,户部已拨了五十万两白银。此次端州大水,灾连甚广,恐要百万白银。” 百万白银,还只是最低预估。 根据历来经验,大灾之后往往伴随着大疫,若防治不当,又是一场浩劫。 满朝文武各抒己见,但无人再争抢此次赈灾差事。 不是不想争,是不敢争。 一来此次灾害甚大,受灾百姓太多,很难善了。二来疫病凶猛厉害,谁也不愿冒这个险。 皇帝听了许久,眉头越拧越紧。 这些个臣子,平日遇到升官记功的好差事,争抢个头破血流,一遇到难事,便个个畏首畏尾。 皇帝冷眼一扫,不愿再听废话,命众臣回去思虑良策,明日再议。 退朝后,皇帝叫了谢丞相户部尚书郁峥郁承等人,到御赐房议事。 一直到将近午时,郁峥才离宫回府。 午间陪姜舒用完午膳后,郁峥出府了。傍晚回来用过晚膳,又到书房忙到深夜。 姜舒从未见郁峥如此忙过,深知此事重大棘手。 第二日早朝,皇帝同众臣商定了初步事项。 “钱粮赈灾刻不容缓,立即着手筹集钱粮,分批送往端州。”皇帝沉声下令。 “是。”相干人等恭应。 沉默瞬息,周太傅道:“押送钱粮至关重大,定要派可信之人前往。” “数额如此巨大的银粮,若出了纰漏,落入贪官污吏手中,受灾百姓得不到救济,会造成大量饥荒死亡,引起民愤民怨。” “且一旦灾民涌入其他城镇地区,影响甚大不说,还容易将疫病传染开去。如此一来,事态将越发严重,失去控制。” 周太傅的话,让众臣想起先帝在位时,就曾出过此类祸事。 贪官污吏导致灾民四散,疫病扩散至大昭各地,连上京都未能幸免,太医院的太医全体出动,足足绵延了三年才堪堪稳住局面。 涉事贪官虽受了严惩,可伤亡惨重,大昭受了莫大重创。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多地叛乱,大昭险些改朝换代。 第273章 复生 此事乃先帝功绩中的大过,也正因如此,大昭元气大伤,皇帝继位时根基不稳,被迫受曹家挟制。 因此,皇帝痛定思痛,绝不允许历史重演。 “众卿可有愿往者?”皇帝沉问。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这等差事,办好了是职责所在,办不好全族性命都难保。 殿中陷入沉寂,皇帝不耐的捏着眉心道:“此事再议,先筹钱粮。” 事有轻重缓急,这担子交给一般人也不放心。 “是。”众臣谨应,长舒口气。 散朝后,郁峥等人又去了御书房。 两日后,第一批钱粮筹集到位,郁承主动请旨押送。 对于端州百姓而言,这第一批钱粮至关重要,等着救命,不可出半点差错。 郁承思虑几日,觉得亲往最为放心,且他亲临也能稳定民心,一举两得。 曹骞大惊,当即拱手出声道:“殿下三思,赈灾事大,非几日之功,朝堂政务还需殿下商讨处理。” 如此借口,听的皇帝面色冷沉:“依曹卿所言,这朝堂离了太子,还议不出事办不了差了?” 他是觉得郁承太有用,还是觉得他这个皇帝太无能? 曹骞听出皇帝话中深意,赶忙道:“圣上息怒,臣并非此意。” “哼!”皇帝冷哼道:“太子不能去,曹卿以为何人能去?” 曹骞状似无意的看了郁峥一眼。 皇帝心知他在打什么盘算,心中冷笑连连。 “第一批钱粮由太子押送,第二批钱粮由周泊序押送,第三批……” 皇帝的目光扫视众臣。 满朝百官垂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点中。 “臣愿前往。”沈长泽出声,在寂静的殿中格外响亮。 差事虽难,但只要办妥,也是功绩。 这两年沈长泽虽得郁承赏识,但无甚机遇,不得擢升,处境很是尴尬。 此次郁承亲往,他仔细些将差事办好,便是不能立即擢升,也能在郁承那留下一笔。 皇帝循声望去,看到沈长泽龙目一亮,面色缓和了些。 沈长泽忠勇,由他押送钱粮,倒也放心。 “准了。”皇帝一语定音。 赈灾事宜定下后,郁承当天下午就出发了。 曹骞虽不支持,却也无法改变。 忙了几日,郁峥终于有了空闲。 夜里,他去了城西一处僻巷。 张力和李旭都被安置在此。 “王爷。”见到郁峥,李旭强撑着伤势下床行礼。 郁峥冷眼瞧着,也不叫李旭起来,任由他跪着。 “如何?你的主子可有让你失望?” 李旭面色惨白,抬眼望向郁峥道:“王爷当真能帮我救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