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四朝玉京春、只做他的心尖宝、听闺女心声后,社恐妈拎刀杀四方、想看室友穿裙子有什么错、最惨真千金,却被京爷宠入骨、过分沉溺、万人嫌坠海那天,疯批大佬哭红眼、假女友被迫成真这件事
“等我。” 周泊序留下的这两个字,成了郁澜的日日盼望。 周泊序走后,礼部开始筹备大婚。 因端州大灾,百姓遭难,国库支出庞大,原定盛办的婚礼改为简办。 郁澜对此并不在意,只盼望周泊序能如期平安归来。 四月二十,城北李府夜里失火,府中上下烧了个干净,无一活口。 这本是一桩大事,但眼下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端州上,因此没有引起多大轰动。衙门查验过后没有发现蹊跷,以不慎失火草草结案。 深夜,李旭在城外与家人告别,目睹着家人坐上马车离去。 夜色浓沉,马车很快便没了踪影。 李旭沉重转身,跟着追云回了城西巷院,着手收集曹骞党羽罪证。 白日的上京依旧热闹繁荣,端州大灾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唏嘘谈资。 既为端州百姓悲叹,也为自己居于上京感到庆幸,最后赞颂太子仁明,亲临端州赈灾,是大昭百姓之福。 四月二十五,沈长泽押送第三批钱粮离京时,朝廷又收到了急报。 端州已起疫病。 算算时间,郁承刚到端州。 曹骞和皇后急的不行,生怕郁承染上疫病,连夜写了信快马送往端州,催促郁承发放完钱粮尽早回京。 郁承收到信时,刚与端州官员商讨完下一步的疫病防治举措。 此次疫病来势汹汹,虽早有防患,但面积太广,备下的醋水根本不够洒,只能组织医师熬了药,各处分饮。 然百姓实在太多,备下的药材只撑了几日。眼下最要紧的,是大肆购买疫病所需药材,招纳医师人手。 郁承疲惫的揉着额角看完皇后的信,拧眉思忖片刻,提笔写了回信。 顺带,给朝中写了一份奏报。 要钱,要人。 原定的一百万白银,根本不够。 而太医院中,有擅长根冶疫病的太医,端州急需。 郁承写完奏报,同给皇后的回信一起,交给信使快马送回京中。 过了三日,周泊序带着第二批钱粮到了端州。 郁承不在官邸,同地方官员巡查灾民情况去了。 一直到傍晚时分,郁承才眉头紧锁的回来,得知周泊序到了,他面色一喜。 郁承带的第一批钱粮都已殆尽,眼下就等着周泊序押送的第二批救急。 “殿下。”周泊序恭敬见礼。 郁承离远道:“我方从外回来,等我洗沐换身衣裳再说。” 防患于未然,宁可麻烦繁琐些,也不可大意半分。 郁承清洗完天色已沉,同周泊序一道用过晚饭后,召集所有官员议事。 周泊序跟着郁承进屋,闻到了一股药材燃烧后产生的烟味。 有官员道:“这是苍术和红枣等物研磨成粉,焚来防治疫病的。” 周泊序点头,在郁承下首坐下。 都坐定后,官员们开始汇报。 “经这几日的观察来看,药汤和焚烟能有效控制疫病,只是所需量太大,周边城镇已无药可购。” “此次受灾者众,从药商手中购药量少,且价格高昂,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去大磐城购买。” 大磐城盛产药材,有药材之乡的美誉。直接去产地购买,不仅能满足所需,还能节省不少银钱。 “端州到大磐往返需多少时日?”郁承问。 有人道:“约十日左右,加上购药所需的功夫,最少要十五日。” “可我们现存的药材,最多只能支撑十日。” 这十日,都得是药渣反复熬煮才勉强够用。 郁承听完重重拧眉,沉思片刻后道:“兵分两路,一路去大磐城,一路去最近的云城先购一批应急。” “那派谁去大磐城?” 此去大磐城任务艰巨,所带银钱甚多,又要与当地官员药商打交道,需可靠聪睿,又官位高重之人。 在场众人中,郁承和周泊序,以及知州三人官位最高。 可知州熟知端州事宜,若他去了大磐城,那处理端州事务会多有不便。而郁承是主心骨,所有决策都需他定更不能去。 思来想去,唯有周泊序最为合适。 然郁承知晓周泊序和郁澜下月大婚,不能在端州久留,心有犹豫。 屋中沉寂了片刻,周泊序凝声道:“我去。” 民陷危难,身为大昭臣子,义不容辞。 眼下是五月初四,离六月初六尚有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去趟大磐城。 “有担当,那就交给你了。”郁承满脸欣慰敬佩。 周泊序前去,他很是放心。 “是。”周泊序沉容应下。 商讨至深夜,将所有事宜都定下后,众人各自回去休息。 天一亮,便要各司其职,投入硬仗。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周泊序便整装待发,郁承亲自相送。 “路上小心。”郁承拍着周泊序的肩膀叮嘱。 此去大磐城,山道较多,必有山匪出没,而周泊序带了二十万两白银,定会被人盯上拦截。 人和钱,都不能有半点闪失。否则,他无颜回京面对郁澜,也无颜面对端州百姓。 第275章 糊弄 灰蒙的天色下,周泊序望着郁承忧国忧民的脸,心绪沉凝。 颔首应下郁承的嘱咐,周泊序郑重道:“殿下乃国之储君,要好生顾重,万不可染上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