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节
书迷正在阅读: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
“嘶……若是有辣椒就更好了。” “辣椒为何物?” 黑水城军械局内,当朱高煦在自己书房的会厅架起了一个铜锅。 桌上,几盘新鲜宰杀的羊肉摆在一旁,而朱高煦则是与孟章、王元二人坐在桌旁,用筷子在铜锅之中涮羊肉吃。 虽然没有辣椒的油碟,可芝麻酱这一蘸碟却管够。 这些芝麻,是朱高煦去年托杨彬给他从南边买来的,为的就是为了在冬季的时候能够爽口的吃羊肉。 他固然想吃些辛辣的,但眼下的吉林城没这条件,而芝麻容易存储,因此才得以在这寒冬腊月吃上一口沾满芝麻酱的羊肉。 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想吃口辛辣的,所以在饭桌上说起了辣椒。 孟章询问朱高煦辣椒是什么,朱高煦也解释道:“我们生活的这地方是个类似鸡蛋的球体,那辣椒从海上走东边,亦或者走西边,绕天下一半就能去到一块蛮荒大地上取到。” 朱高煦无时不刻都在想着从美洲取来新的作物,丰富大明的物产。 如果不是白令海的风浪太大,即便后世也经常船毁人亡,他都想派些人走白令海峡去美洲了。 不过走不了白令海峡也没事,走北太平洋环流一样能解决问题。 走这条路线,唯一的问题就是必须在日本建立港口基地。 具体来说,就是从宁波出发,在日本的东部选择一个港口进行修正补充淡水和粮食,然后再向东航行到黑潮,争取顺风顺水,然后把纬度控制在35~42度之间,这对于眼下大明的航海技术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顺利,那远航舰队就可以航行在北太平洋暖流之中。 如果顺风的话,每天五十海里是没有问题的,大概需要四十天就可以到达北美洲的东海岸。 至于回来的话,到时候可以走中太平洋洋流,也就是西班牙大三角贸易的航线。 不过这条路线得在冬季和春季走,这样才可以避开太平洋上那些可怕的台风。 顺风顺水的话,大概五十天也能跑回来了。 如果要去澳大利亚的话,也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向南航行就足够,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避开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堡礁。 这些大体的问题解决好,剩下的问题基本就是旁枝末节了,例如远航船只的船帆要大一点,航速要尽量快一些,起码要有大量的三角帆,如果能用软帆的话就更好一些,但是中国人用软帆好像不太顺手。 另外,船只最好用尖形船底,采用龙骨式的结构。 总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提高航速,强化结构。 最后剩下的,就是为了防止坏血病,从日本走的时候,最好要带一些泡菜,然后船船上要带一些黄豆和绿豆来发豆芽大家吃。 这些东西里面含有足够的维生素c,可以防治坏血病,也是郑和下西洋时大明海员的独门保命秘技。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卫生问题必须要注意,但都不是什么麻烦事。一想到这些,朱高煦还是有些庆幸自己学的是地质,庆幸自己在选修的时候没有偷懒,不然这些东西他哪里能知道。 不过仔细想想,如果自己学的是工科就更好了…… “唉,悔不该当初啊,早知道当时摸鱼的时候就应该多学点农业和军工知识。” 感叹一句,朱高煦似乎觉得手上的涮羊肉都不香了。 只是这样的感叹,往往不超过几个呼吸便烟消云散,那书房正厅之中,只剩下了三人吃羊肉的声音。 “火绳枪的事情如何了?” 吃得差不多,朱高煦用粗纸擦了擦嘴,询问起了一旁吃的满嘴流油的王元。 王元闻言放下筷子,老实回答:“将火绳、枪托交给黑水城那边制作后,火绳枪的产量也上来了,如今已经是库存一万二千二百支,库存的枪管还有一千六百支,黑水城那边每日能钻出七十根枪管。” “七十根……”朱高煦靠在椅子上,目空一切的模样很是威武。 他稍微计算,孟章在炼铁场辛苦了两年多的枪管基本都在这两个月时间里耗尽了,以黑水城钻枪管的速度,想来军械库内的枪管也撑不了多久。 不过他也不需要那么多火绳枪,一万五千支就足够他使用了。 说到底,火绳枪与加农炮还不能帮助渤海军彻底成为单纯的热兵器部队,配比一定数量的长枪兵和骑兵是肯定的事情。 火绳枪的配比,占全军五成就已经足够。 一万五千支火绳枪,加上一万步卒和五千骑兵所组成的三万渤海军,足够击败战兵最多四万的辽东都司。 只要拿下辽东都司,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辽东都司那十余万军户的人力资源去造船、锻炮、铸枪。 眼下火绳枪肯定是足够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攻坚辽东重城的火炮。 “火绳枪达到一万五千支后就可以停下了,接下来全力锻炮。” 朱高煦给出答案,并询问王元:“野战炮与攻城炮的事情如何了?” 野战炮与攻城炮,这是朱高煦定下的两个标准火炮。 野战炮标准是连带炮车和一基数十二枚炮弹及火药重量一千斤及以下,射程一里半以上。 至于攻城炮的标准则是与野战炮差不多,只是重量被要求在一千斤以上,射程二里以上。 除了这些,朱高煦还定下了岸防炮和舰炮,各有不同标准。 对于这些标准,王元这个曾经的钟匠,如今的军械局百户官已经了然于胸。 只是面对朱高煦定下的标准,王元还是以凝重的表情回答道:“野战炮还有些问题,我们使用了最新的模数,所锻造的野战炮只能将重量降低到了六百二十斤左右的程度。” “至于野战炮的技术参数则是口径三寸,身管长四尺八寸,倍径十六倍,最大射程为一里又二百四十步左右。” “算上一百五十斤的炮车重量和五十斤的弹药重量,基本能控制在八百四十斤以内,偏差在十斤左右。” “其实如果能用铜来铸炮,那完全可以将野战炮与炮车重量控制在七百斤以内。” “若是只需要控制在一千斤以内,那使用铜锻炮后,射程应该能保持在二里左右,用在攻城炮上效果更好。” 对于锻炮来说,铜无疑是最好的材料,这点朱高煦自然也知道。 可对于渤海来说,用铜铸炮根本不现实,且不提朱高煦对东北铜矿埋藏地一窍不通,单单开采铜矿的难度和所需人力就足够难倒他。 他宁愿多配给一匹挽马来来拽沉重的攻城炮,也不愿意把铜拿来铸炮。 况且,只要攻克了辽东,他完全可以建造一支强大的水师,用水师掩护大军南下,一路上根本不用担心攻城的问题。 只要渡过淮河,那黄河以南便没有几座可以被称为坚城的城池。 蒙古人拆除的城墙,哪怕是老朱用了三十年都没恢复过来,两淮之地对于朱高煦来说,就是卸去甲胄的敌人罢了。 “暂时先用锻铁炮,八百四十斤的重量已经足够我的需要了。” 朱高煦端起一杯温水喝了一口,对王元交代道:“接下来的日子,你只需要锻够二百门野战炮,之后再锻造两千斤的一百门攻城炮就足够。” “……”听着朱高煦要锻造攻城炮,即便王元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十分紧张。 他虽然不懂军事,可他知道火炮的威力。 打兀良哈和兀狄哈野人女真,野战炮的威力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攻城炮,这东西沉重,最好是用来攻城,没有攻城需求的话,根本就没有必要锻造。 想到这些,王元不禁为自己的这条性命担心起来。 只是不等他多想,朱高煦就安慰他道:“你不用多想,我在关外当我的郡王当得好好的,不会想着去做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这些火炮,我只是用来以防万一,你应该听过风波亭的故事。” “卑职只管铸炮,只听殿下的军令。”王元连忙回答,他是担心自己的性命,也担心朱高煦造反,可这种心思只能藏着,说出来是绝不可能的。 主持铸炮的他,与朱高煦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不可能去揭发朱高煦。 眼下的他,只希望朱高煦真的如他说的那样,只是铸炮防守,而不是造反。 “殿下,既然吃好了,那卑职就去铸炮了。” 王元不想在书房久留,朱高煦则是抬手拦住他,询问道:“那燧发枪的事情如何?” “还有许多问题没能解决,造价也十分高昂,几乎是火绳枪的三倍。”王元面露难色,朱高煦也宽慰他:“不用太过操心,慢慢来。” 燧发枪和火绳枪虽说差距不是很大,但说到底还是有些小技术的。 如果要做一支工艺品给朱高煦玩,那王元他们自然能弄出一支精品的燧发枪。 可如今朱高煦要的不是一支精品燧发枪,而是成千上万支精品的燧发枪。 这其中难度,王元他们还得努力攻克才行。 “是,卑职告退。” 见朱高煦没有其它要交代的,王元也在作揖回礼后离开了书房。 朱高煦眼见他离去,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心里却舒缓了一口气。 火绳枪和野战炮都解决了,那他就没有太多可担忧的事情了,唯一能困扰他的,只有钱粮和兵员问题了。 面对这两个问题,朱高煦看向了孟章:“眼下已经是腊月,那些山中的女真人,可还忍耐得住?” “早就忍耐不住了!”孟章笑了出来,并说起这个月的成果:“自我们断了互市后,许多部落都难以养活那么多人口,从冬月以来,黑水城的哨骑每隔几日就能在四周遇到前来接受招抚的女真人。” “眼下,黑水城内已经有三千六百余户,预备役也招抚了三千六百七十二人。” 孟章等着朱高煦的夸奖,可朱高煦却凝重道:“还是太慢了。” “慢吗?”孟章哑然,在他看来这速度已经不慢了。 其实朱高煦也知道这个速度并不慢,只是相较于他的野望,这点兵马还是太少了。 关外的女真人,说来说去也就几十万,听上去虽然很多,可他们生活在二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关外之地。 这样的人口密度,想要把消息传递给每一个部落都十分困难,更别提招抚了。 明末的清军之所以能拉出那么多女真人,主要还是明朝在之前的二百余年时间里,已经通过互市贸易将山中女真人都招抚设立了卫所。 对于努尔哈赤而言,他只需要按照明朝设立的关外卫所位置去捕捉,就一定能碰上女真人。 明末东北女真人口一空,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清军抓捕野人女真所致。 例如雅克萨城,这座城原本是索伦人的一座大城,居住着两万多索伦人。 结果黄台吉一声令下,八千索伦军惨败,两万余人被俘南下,雅克萨城被焚毁。 多年后,等沙俄探险队到来时,他们干脆就利用旧雅克萨城的废弃材料,兴建起了新的雅克萨城。 清军有前人种树,搜捕女真人十分容易,可朱高煦却是那个种树的人。 这样的身份,注定了他想要做成这事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他没有追求制作更多的火绳枪,因为他现在都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拉出三万军队。 “明年开春后,你派人南下去找弗达哈,让他将东海一带的野人女真往黑水城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