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节
书迷正在阅读: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
“拖下去,活埋!” “朱高煦你不过是一个乞丐的孙子!你永远都收复不了兀良哈诸部的心!” 哈剌兀破口大骂,朱权也为朱高煦的举动震惊,他本想劝阻,可看到朱高煦那阴鸷的目光,当即便闭上了嘴。 在拖下去的路上,哈剌兀一直在骂,可听着他的辱骂,朱高煦却抬着下巴俯视他: “你说得对,我无法获得兀良哈诸部的心,无法让他们从内心臣服我……”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可如果我消灭了他们的肉体,就没有必要使他们臣服,你们蒙古人的汗,铁木真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只是一瞬间,哈剌兀如坠冰窟,他没想到汉人也会有这种残暴的想法,偏偏拥有这种想法的人还确实拥有这种能力。 哈剌兀被拖了下去,当着朱高煦和朱权以及渤海军的面,被渤海军掘土推入了百户所外的一处大坑,与他手下被俘的千余胡兵被活埋。 那一幕,让所有人记忆犹新,朱权也想起了朱元璋此前对朱高煦的评价。 “其生性狡黠、狠愎,凶也……” 想起这句话,朱权一时间不知道自己选择朱高煦是不是一个好选项,只是他想了想与朱高煦相识的那些片段,又认为自己没有选错。 只要他的獠牙不对自己人,自己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渤海纪事本末》:“丁巳,上率骑兵出大宁,于胡儿岭破敌,斩获数千,又擒元将哈剌兀,俘胡兵千余,尽坑之。” 《明世宗实录》:“丁巳:上出兵北上,破元将哈剌兀,遂南归。” 第239章 负债累累 “走过路过别错过,喝茶吃食一应俱全……” “爷,都来瞧瞧啊!” “忙着呢,下次再说。” 正午时分,在阳光的映照下,一座刚刚经过加筑的城池热闹出现。 城池规模并不小,按理来说应当十分繁华,可细细一瞧,这本该繁华的城池却在眼下十分冷清,以往不缺生意的店铺都纷纷派出伙计招揽客人,但来往游客都急匆匆的走过,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多在外面待着。 “你们当兵的也不能买东西不给钱啊!” “爷拿你些鸡鸭怎么了?不知道爷要去平叛吗?” 冷清的街道上,忽的传出了吵闹声。 这样的吵闹,不仅吸引了四周店铺的伙计与掌事,更吸引了刚刚从城外返回城内的一支将领队伍。 “那边是怎么回事?” 将领之中,当耿炳文的声音响起,跟随他左右的是安陆侯吴杰,以及担任中军都督的宁忠。 众人顺着耿炳文目光看去,只是粗粗一看,却是穿着明军甲胄,一脸番人长相的几名兵丁抱着鸡鸭要走,被货摊的商贩拦住。 “你们闹什么?!” 宁忠策马上前,本以为会喝退这群兵卒,却不曾想那兵卒看了看宁忠的甲胄,只是片刻的忌惮便抬着下巴道:“过些日子就要上战场了,军中吃的不行,额们弄点肉吃,这商人还与我们要钱。” “……”宁忠皱眉,他好似听到了什么笑话,直接质问:“买东西给钱天经地义,你们不想给钱还要强抢,军纪哪去了!” “额们又不归将军你管。”那几个番兵冷着脸与宁忠对峙,后方的耿炳文等人也黑着脸策马来到阵前。 “你们是谁的兵马?” “额们是杨指挥使与潘指挥使的人!” 那群番兵面对耿炳文的质问,反倒是态度更强硬了,这样的态度让治军严格的耿炳文、宁忠等人心里没由来的升出火气。 “放肆!谁教你们这么与长兴侯说话的!” 队伍之中冲出一人,恶狠狠的骂出了口,那群番兵见到这人,也纷纷吓得将手上鸡鸭松开,跪在了地上。 “杨指挥使,好好教教你的兵吧。” 耿炳文瞥了一眼走出队伍的杨松,他皮肤黝黑,脸颊有些高原红,那是长期在松潘作战所留下的。 只是作战骁勇又如何,如此明显的欺行霸市行为,只会让大军失去民心。 即便事后打胜了仗,也免不了受到言官的弹劾。 “走吧” 吩咐一句后,耿炳文继续带人返回了县衙。 不多时,他们穿过空荡荡的街道,最终在一处县衙门口翻身下马。 他们走入县衙之中,而那高悬的牌匾刻着几个大字…… 【真定县衙】 “四川都司和湖广都司的兵马什么时候能到。” “大约七月二十五日左右能到。” 走入县衙之中,耿炳文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人将沙盘抬出来,一个雕刻摆盘的河北、山西及半个大宁、辽东沙盘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沙盘上,率领五千骑兵的徐凯此刻正屯兵河间,那里树立一面指头大小的红色旗子与雕刻的木雕骑兵。 与之相隔三百里外的真定,则是简单插着十四面旗子,雕刻了十三个步卒木雕和一个骑兵木雕。 在真定南边,黄河南岸还有四个步卒木雕未过河,代表四川都司与湖广都司的四万兵马。 往西北的山西看去,大同东北部,怀来城西北部则是摆着两个木雕,插着“房昭”的旗子。 北平、永平、保定三府,则是插着迥异他们的黄色旗子,有一马六步的七个木雕。 大宁方向,又回到了他们的旗子颜色,插着卜万的一面旗帜在燕山防线,插着陈亨的旗子在大宁城。 辽西方向,刘嵩、吴昇、吴寿安三面旗子插在关外,与之对垒的还有插着一面旗帜的渤海。 这群人加起来,合计有五个木雕,而渤海有六个木雕。 此刻,木雕的数量代表了双方的实力情况。 明军这边已经就位的有二十三个木雕,算上黄河以南的四个,便是二十七个,即代表二十七万大军。 渤海与燕军那边则是十三个,代表十三万大军。 明军以二十七万对十三万,并且占据了除居庸关以外的所有地理优势,不是居高临下就是关隘险阻。 “眼下已经是七月初十,再过两个月渤海就会入冬降雪,北平也会变得寒冷,时间不能拖。” 耿炳文观摩战场,尽管他手中兵力倍数与渤海与燕军,可从南边给出的消息来看,渤海手中火炮犀利,自己不能拖时间。 “等四川都司与湖广都司的四万兵马抵达,我们即刻便出兵北上。” 他给出了出兵的时间,诸将闻言也纷纷记下。 在此细节上,耿炳文又详细的规划了二十万大军如何渡河,以及眼下十三万大军如何布防。 在他不紧不慢的安排中,吴杰、宁忠、李坚等人纷纷得到了指令。 三人常年练兵,虽然没有带兵打过仗,但也积攒了经验。 这次带兵北征,一路上吸取了不少经验,已经不似一个多月前那么稚嫩了。 只是相较于他们的对手来说,他们的稚嫩依旧存在。 很快,南军主力抵达真定,并在河间、无极、安平、莫州、雄县等地驻守。 南军抵达并驻扎的消息很快在各地僧人的传信中,向北平城传去。 朱棣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十四了。 “二十万大军,这规模比当年宋国公和颖国公讨伐纳哈出,比蓝玉北上捕鱼儿海的规模还要大。” 燕王府承运殿内,张玉、孟善、丘福等人听到南军的数量后,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哪怕是朱棣,此刻也沉默不语。 作为智谋,也作为刺探消息的掌事人,姚广孝此刻却依旧在盘算他那串佛珠。 在他身旁坐着的,是眼下的燕世子朱高炽。 朱高炽并不懂如何打仗,因此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学习。 只是他并没有这种天赋,学了几个月,依旧没有太大进展。 “山海关拿下了吗?” 朱棣沉默许久后终于开口,张玉闻言也作揖:“还没有,吴寿安麾下的兵马抵抗顽强,朱能和张武他们占不到便宜。” “得先打通辽西,然后加紧拿下大宁,俺们才能有时间和机会去对付耿炳文。”朱棣说着自己的计划,可这计划已经执行二十余天,山海关没能拿下,广宁方面也没传来好消息,这让众人有些踌躇。 朱高炽看众人不开口,自己也猜测道: “高煦那边已经有半个月没有报捷了,兴许是拿下辽南受了不少损伤,眼下正在重整兵马。” “不会。”朱棣摇头否决了这种可能:“上次老二的人来时没有说死伤什么的,并且还要我们快速进攻山海关,也就是说老二那边没有什么大的损伤,眼下他估计在着急拿下广宁。” 朱棣的目光一直在辽西,没有跳出大宁。 这并不是他眼界如此,而是眼下广宁还没拿下,贸然前往大宁很有可能遭遇截断。 大宁不比北平,北平虽然也水网密布,但起码地势宽敞。 可大宁不仅水网密布,而且还多是未被开发的水网,淤泥滩涂极多,难以行军,很容易遭受伏击。 况且即便进入了大宁,他又能凭借什么来拿下大宁? 反倒是自己,如果自己能找个机会重创卜万,那说不定能与陈亨将大宁拿下。 朱棣还在筹谋盘算,可他不知道,他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眼下已经成为了定局。 “驾!” “驾!!” “快抬拒马!我有紧急军情!!” 燕山之中,当一处关隘北边传来马蹄声,只见五六名狼狈南下的明军挥着马鞭让关隘城门的人抬开拒马枪。 城门守军见状连忙抬开拒马枪,而那将领也带人冲入了关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