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节
书迷正在阅读: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
“海军会配合我们拿下云梯关,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南下,饮马长江岸,走靖江沙岛过长江,登陆常州后,一路直奔京城,要赶在朱允炆逃出前,将京城包围!” 朱高煦的话很简短,可却代表了他们要奔袭一千五百里,并且还要越过淮河、长江两道天险。 古往今来,即便是以北向南打,面对这两重天险,许多军队都在第一道的淮河防线就折戟沉沙,哪怕打到长江,也只能看着长江望洋兴叹。 眼下,自家殿下开口就要带着自己一群人渡过这两重天险,奔袭朝廷最重要的京师。 尽管知道这难度很大,甚至难以完成,但诸将却纷纷作揖:“愿听殿下调遣!!” 说罢,塔失、多尔和齐、尼玛察等人才询问道:“淮河和长江有松花江和黑龙江宽阔吗?” “哈哈哈哈……”几人的话让孟章等人笑了出来,瞬间冲刷了他们心中的沉重,最后还是徐晟笑道: “淮河的话,与黑龙江差不多吧,但长江可比黑龙江要宽,差不多有三五倍那么宽。” 徐晟的话还是说得保守了,这个时代的长江可比后世要宽,哪怕是从京城渡江前往江浦这一段,距离也足有八九里,下游的扬州府到松江府,更是可以达到夸张的四十余里。 朱高煦选常州府,是因为这一段有靖江这个被长江泥沙冲刷出来的浮岛。 有这个浮岛的存在,加上杨展他们的一百多艘船只,那完全可以在一个时辰内护送上万人过江。 朱高煦不需要那么多,他只需要能在第一时间送六千骑兵包围南京城,同时水师趁着夜色堵住南京通往上游的水路,那他就成功了。 “殿下,要渡过淮河,得先击败在那里练兵的盛庸,他手中有两万在京精锐和四万训练了半个月的屯兵。” 胡纶开口提醒,诸将纷纷降低了声音,等待朱高煦说话。 只是面对胡纶所说的盛庸,朱高煦却轻笑摇头:“我若全军汇集,别说是盛庸带着六万人去云梯关阻碍我,便是我外公走出,我也全然不惧!” 朱高煦的外公,自然就是号称大明万里长城的徐达。 他这话不是在贬低徐达,而是他相信眼下聚集在诸城的渤海军实力。 加急训练的六千辽南兵卒让神机营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人,除此之外再加上女真八卫的两万四千人,以及自己麾下的六千汉少骑兵,合计是四万五千人。 一年的时间,朱高煦早已非铁岭的吴下阿蒙,吃了吴高一亏的朱高煦可没闲着,王义他们在金州也不仅仅是帮忙砍木头造船。 如今的这四万五千人,朱高煦不敢说如臂使指,但起码不会再闹出当初铁岭之战上万人追击,不过十几步就阵型自乱的笑话了。 “徐晟!” “在!” 朱高煦开口,徐晟应下。 他缓缓起身,对徐晟开口道:“给你留三千神机营,你带着全军火炮在此等待朱成功,一旦朱成功抵达,你和他立马将火炮送上船,一路南下淮河,炮击云梯关!” “末将领命!”徐晟作揖,朱高煦将一块调兵牌递给他,他双手接下。 在他接下后,朱高煦继续开口:“孟章领一万二千神机营为后军,赵牧你领六千骑兵为前军,我亲自统帅塔失、多尔和齐、尼玛察等八人的女真八卫。”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拿下云梯关,渡过淮河,此战告终,诸军回家得见父母妻儿!” “我等领命!!”听到决战由自己打响,营帐之中诸将纷纷觉得热血上头。 他们在乎的是决战吗,并不是…… 他们在乎的,是朱高煦拿下京城后对他们的封赏,那才是能够福荫子孙的功赏。 朱高煦示意诸将退下,诸将见状也纷纷退下。 朱高煦倒是准备好好休息了,只是他的言论却让整个渤海军处于亢奋之中。 从龙之功,谁不想拿? 要知道当初跟随太祖高皇帝从淮西走出的人,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兵卒,都起码拿到了正六品以上世袭罔替的官职,那是真正与国同休的犒赏。 除了这个,还有他们这一路征战向南的战功,这些战功都被造册,按照渤海的规矩,不管是留在关外还是迁往关内,都能获得上百乃至数百亩田地。 兵卒们固然想家,可这些实打实的犒赏才是他们现在最想要的东西。 翌日,都不用朱高煦吩咐,许多兵卒不等天色发亮,就激动的开始收拾东西。 明明京城距离他们还有一千五百余里远,可他们却觉得,京城距离他们近在咫尺,荣华富贵也是一样。 朱高煦还未起夜,孟章、胡纶、徐晟、塔失等人就先后起夜指挥大军出营了。 站在灰蒙蒙的营外,几人站在一起闲聊。 原本众人还在讨论以前和前几日攻打诸城的往事,但胡纶看了一眼营垒,随后才缓缓开口道:“殿下,似乎不是世子吧……” “……”一句话说出,众人瞬间沉默了起来。 对啊,朱高煦不是世子,那他们打下京城之后怎么办? “这不简单?”塔失毕竟是海西女真人,没有孟章这群汉人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道德感,他直接道:“让殿下殿下做皇帝不就行了!” “不是这么论的……”孟章等人听了要摇头,塔失却疑惑: “我们打下的京城,不让殿下做皇帝,那谁做?” “殿下还有父亲,还有燕王殿下呢。”徐晟对塔失开口,塔失却瞪大眼睛: “我们打下的京城,关殿下他爹什么事……” “你个蛮子,哪有儿子这对爹的?” “父子君臣你忘记了?” “你要害殿下不孝啊?” “你小点声。”孟章等人被塔失的发言吓了一跳,连忙拦住了这个大声嚷嚷的女真人,然后才开口道: “这件事情,我们几个做不了主,等亦掌印、孙长史、朱都督和王都指挥使他们都到了京城再说。” “眼下与其担心这个,不如担心拿下京城之后怎么处理那个皇帝。” “那个简单!”听到孟章这么说,对朱棣与朱高煦关系还有些心虚的徐晟立马狠辣起来。 “不管谁见到他,想办法弄干净些,别让他浊了殿下的眼睛。” “好!” “这个可以!” 徐晟的建议赢得了众人的赞同,与此同时营垒处也传来了“殿下千岁”的声音。 孟章搓了搓发凉的手,对这几人开口道:“都记得刚才的约定,别到时候心软,让殿下难办。” “放心吧!”徐晟等人频频点头,而营门处也传来了朱高煦的声音。 “孟章,你们几个人在那里唠叨什么?” 朱高煦疑惑看着站在路边的几人,孟章他们闻言也连忙笑着一路跑来:“殿下,我们在论江南的女人,塔失他说他想要个江南的女人当媳妇。” “淮河都没见到,你们就想到江南去了。”朱高煦笑出声来,同时招招手: “准备准备,可以拔营南下了!” 《渤海纪事本末》:“三月己亥,上率骑六千往新城寻衅,时景隆闻太宗破敌于杨清水,留李坚以惑上,旋援白沟河,上闻景隆撤,教令诸军汇诸城。” 《明世宗实录》:“三月,上率骑三千与景隆战,景隆惧而避战,撤至大清河北,又闻晖、聚阵没杨清水,遂撤军。” “上闻景隆走,与诸将曰:‘景隆走而坚胆怯,淮泗无人矣’,遂挥师南下,拔诸城,兵抵直隶。” 第261章 军民鱼水 “王三,鱼!”“诶,徐二你好好丢。” 海滩边,两个穿着简陋麻衣的少年人在滩上捡鱼,他们大约只有十二三岁,可却已经承担起了为家里找副食的生活。 在海滩边捡些小鱼小虾,就是他们给家里减轻负担的最好途径。 当然,他们也可以去附近的城镇中干些小活,例如前些日子他们就给人去搬卸粮食了。 “唉……”高个少年王三叹了一口气:“捡了这么久也就三五条小鱼,都不够一锅汤。” “有得吃就不错了,这些天都不让进城里做工了,不然我们还能编草鞋去卖。” 一旁在浅滩里找鱼虾的少年徐二回了一句,王三也道:“如果镇上那般粮的活计每日都有就好了,我们也就不用捡鱼种田了。” “你倒是想得美。”徐二继续回嘴:“搬十袋给一文,镇上好多人都抢着搬,若是每日都有,一个月我一个人就能挣他个……好多个!” 二人聊着镇上搬粮食的事情,但王三却摇头道:“我听说北边的日照县里,一些力工每天都有十二文的工钱,干一年下来,估计都够我家一年的粮食了。” “那肯定不止,我听镇上的人说过,去县里一年最少三两银子,别说吃一年,都够买十五匹布了。” “那可真好,以后长大了我也要去县里当力工……” “快别说了,这里没鱼了,我们换地方。” “好……” 两个少年人畅想着日后进入城中当力工的美好日子,只是那样的幻想终究是日后的事情,眼下的他们并没能捕到多少鱼虾,只能垂头丧气的返回镇子。 在他们垂头丧气的返回镇子的时候,一块牌坊出现,在牌坊的道路尽头是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子。 还没靠近镇子,两个少年人就看到了许多穿着明晃晃甲胄的兵卒,而且他们还牵着一匹匹马。 那可是马,两个少年人一个月下来也见不到几匹,可眼下却足有数千乃至更多,几乎将镇子南边的涂滩给占据了。 “怎么这么多当兵的……” “不知道,听说北边打的厉害,不会打到我们这里了吧?” “应该不会吧……” 两名少年人忐忑无比的走进镇子,一路上许多穿戴明晃晃甲胄的兵卒都扫视他们。 这些人长得健壮,比王三和徐二所见过的孔秀才还要健壮。 他们路过时,也能见到不少兵卒坐在马札上,手里拿着木质的碗筷,脸庞大小的碗里有精细的白米饭和肉菜。 王三和徐二看着那米饭肉菜,眼馋的咽了咽口水。 “你们这鱼多少钱?” 两小子还在咽口水,却听见有一人询问他们,于是连忙停下脚步。 回头看去,比他们高出许多,身边还跟着五六个兵卒的人在询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