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节
书迷正在阅读: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
“南边的事情你看着安排便是,俺关心的是这次下南洋能带回多少东西,又该带去多少东西。” 朱棣说罢,朱高煦稍微思考后便开口道:“瓷器、茶叶、生丝、红糖、布匹、绸缎都是国朝贸易物品。” “至于南洋诸国的特产,主要以苏木、胡椒、檀香等香料,以及珍珠、珊瑚为主。” “与他们贸易,金银等物难说,但香料却能获取不少。” “此外,早年色目商人下西洋贸易带去了大量铜钱,也可趁此机会将铜钱收购回来。”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在旧港设立海关,在吕宋设立宣慰司的同时册封当地华侨为官,训练兵马去探寻北边的金银矿。” “此次下西洋贸易所获应该不低于二百万贯,但长期来看,吕宋的金银矿如果能找到并开采,每年输入朝廷将不少于五十万贯。” 朱高煦说罢,朱棣也满意了起来。 吕宋、日本、西南…… 这三处的官营矿课与市舶司如果都能步入正轨,那大明每年躺着什么都不干,也能从这些地方收获四百余万贯的利润。 这笔钱只要长期且稳定,那加上茶课与盐课,足够支付文臣俸禄之余,再解决营造北京的问题。 下西洋的所获,也足够解决黄河、运河、吴淞二江的疏通问题。 如此一来,剩下的军屯籽粮、田赋等五千余万石粮食即便划出一半支付军饷,却还有一半可供自己使用。 “老二果然还是像俺的……” 朱棣洋洋得意,浑然忘了他上次骂朱高煦一点也不像自己,反倒是像个抠砖缝的。 “广西的事情进行如何了?” 朱棣高兴之余询问了广西的情况,一旁的王彦也回应道:“回陛下,傅都督已经在钦州训练了三万兵马,辽东的火器也调拨南下,如今已到了福州,想来年末应该能抵达钦州。” “嗯……”朱棣颔首,随后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看向沐春:“沐春,俺记得你也善用火器对吧?” “回陛下,臣善用火器,但辽东的火器还未见过。”沐春作揖回答,他也很好奇被吹嘘得天下无敌的辽东火器是个什么模样。 “老二,你看……” 朱棣看向朱高煦,兴许是觉得他搞钱有一手,就连态度都软了不少。 “明日由儿臣带诸位前往大教场参观火器训练吧。” 朱高煦明白朱棣的意思,并趁机开口道:“辽东那边军械局一直开着工,库存还有三千火绳枪和五十门野战炮,十门攻城炮。” “儿臣可以调这批火器南下,运给昆明,让大军先训练,等四月再运普通火绳枪万支,大号火绳枪两千支,野战炮一百门,攻城炮二十门前往云南。” “好!”朱棣抓了抓胡子,脸上笑呵呵的看向沐春、瞿能等人:“沐春,你们这次赚到了,这些东西就是俺都没有。” “是,臣多谢陛下和殿下隆恩!”沐春等人虽然还不清楚这些火绳枪、攻城炮、野战炮是什么东西,但他们能听出这些是好东西。 “好了,都退下吧,明日由太子带你们去大教场看火器去。” 朱棣下了逐客令,群臣见状,这才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沙盘,随后离开了武英殿。 朱高煦见状也准备让人抬走这沙盘,却不想朱棣质问道:“你干嘛?” “自然是抬回东宫,您不是说南边的事情由儿臣管吗?”朱高煦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南边事情归你管,但这沙盘你给俺留下。”朱棣果然暴露了本性,更是堂而皇之地继续: “另外,你什么时候让人也给北边弄个沙盘,俺看你南边沙盘都弄得不错,北边肯定也可以。” “反正你东宫工匠多,弄这么个东西肯定很快。” 此刻的朱棣活脱脱像一个强盗,说完了沙盘后朱高煦本以为他说完了,却不想朱棣继续道: “还有,北征的事情俺先不争了,就定在永乐三年四月。” “不过这火器得提前拨给大军,俺明年四月就调你麾下的肇州左右二卫,还有羽林左右二卫北上去辽东训练。” “到时候北直隶出二卫兵马,你渤海出一卫兵马。” “俺算了算,合计是三万六千多人,比预计的多,但也多不了多少。” “到时候也别征调民夫了,你渤海出挽马,俺从北直隶调六万屯兵运粮,免得耽误关外百姓开垦荒地。” 朱棣讲得头头是道,不过朱高煦却越听越不对劲。 原本定好的是两万人,五万民夫,后来增长到三万人,六万民夫。 到了现在,居然是三万六千人和六万屯兵,而且渤海还得出挽马。 “爹,你这帐不对……” 朱高煦看着朱棣直皱眉头,可朱棣却大马金刀的走到一旁椅子上坐下,翘着二郎腿拿起茶杯: “这鞑靼瓦剌虽然在内斗,可万一要驰援了兀良哈怎么办?” “你之前不是说驱逐了兀良哈后,要在漠东设三个卫,归大宁都司管吗?” “俺想了想,觉得你说的很对!” “三万六千人,打完之后俺就让你的肇州左右二卫,还有渤海的一卫兵马驻扎在漠东,然后你再从渤海调两卫兵马充入你的女真八卫不就行了?” “漠东那地方好啊……” “要是没了兀良哈,那几千里水草丰茂的地方都是朝廷放牧的地方,这放牧的地方俺想了想,还是得交给你才妥当,别人管起来,俺不放心……” 朱棣侃侃而谈,语气就好像朱高煦占了莫大的便宜,可问题朱高煦也不是傻子。 南边的事情就足够他忙活了,现在朱棣打了漠东之后还想丢给他。 是,原本这地方朱高煦是准备自己治理的,但经过朱棣这么一说,朱高煦突然发现一个不好的苗头。 这老头子的意思看上去是只管打不管治,所有的政务都得堆积到自己头上。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他现在话里话外不是瓦剌就是鞑靼,他想干嘛? 朱高煦走上前坐在朱棣一旁,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您老实与我说,您是不是准备打完兀良哈就去打鞑靼?” 他敢这么说是因为他推算了一下时间,如果朱棣五月出兵十月回来,那刚好就是赋税清点过后的时间。 大明的财政朱高煦了解,到时候郑和刚好回来,朝廷账上肯定会多出二百万贯。 这二百万贯如果丢到北边,朱棣能带着几万人在北京一蹲就蹲好几年。 到时候他肯定会轻骑南下,钱一到手他绝对安分不下来。 “你这是什么话?”朱棣似乎被戳到了重点,立马就放下了二郎腿。 “百姓负担沉重,北征一次已经不容易,俺怎么可能连续两次北征?” “您最好是这样……”朱高煦直勾勾看了一眼朱棣,随后起身看向了王彦:“让东宫的工匠来仿制两个沙盘,一个运到东宫,一个运到六军都督府。” 话音落下,他便转身对朱棣作揖:“儿臣告退。” 片刻,朱高煦转身离去,朱棣则是瞧着他的背影,脸上表情难受。 王彦凑了上来想为朱棣斟茶,可朱棣却看向他:“狗儿,你老实说,你是不是把俺的想法告诉老二了。” “啊?”王彦愣了下,哭笑不得道:“陛下,我可是寸步不离您身边啊……” “那他怎么知道俺想休息几个月就北征鞑靼。”朱棣狐疑的看着王彦,还暴露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奴婢也不清楚。”王彦无奈为朱棣斟茶,随后退到一旁。 朱棣则是看了一眼四周,瞧着这处宫殿,心里不安道:“这地方好是好,就是总觉得俺爹随时会从哪里走出来,还是得早点营造好北京,去北京住着。” “不过也应该没事,俺爹若是来了,俺便说是高煦不小心把允炆逼死的,俺当时还在北平不知道,不然肯定会教训他……” 他的喃喃自语,让站在角落的王彦感到后背发寒,情不自禁看了一眼四周,一晃眼便在一处窗口看到了伸出半个头的朱高煦。 “您……” 王彦还没说出来,却见朱高煦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只能闭上了嘴。 显然,朱高煦刚才没走远就跑回来了,刚才朱棣的话,更是被他一字不差的听到了耳内。 只是背对着窗口的朱棣还不知道,还在翘着二郎腿喝茶,时不时感叹:“老二还是太嫩了……” 第302章 三子欲比高 “嫂嫂与弟妹放心,我稍许会与殿下……” “殿下千岁——” 前寝宫中,当朱高煦走进宫中的时候,刚好看到了坐在一起聊天的郭琰与张氏,还有一个坐在一旁,看模样才十五六岁的宫装少女。 “殿下……” 见朱高煦突然出现,三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起身行礼。 “嫂嫂与弟妹来了?” 朱高煦笑着作揖回礼,随后走上前去入座,并示意道:“我刚才进来听说你们有事情与我说,不知是什么事情?” 他好奇看向几人,脸上笑意正浓,毕竟刚从武英殿回来,瞧了老头的表演,心里止不住的想笑。 “是这样的……” 郭琰见朱高煦询问,也带着张氏和同样叫朱高煦殿下的少女坐下。 “嫂嫂说云南布政使司那边说钱粮都供给下面了,因此汉王府的修建也怠慢了下来,所以想来与您说说。” “您刚才去了武英殿,因此便错过了,但现在您回来了,便当着面把这事与您说了。” “这件事啊。”朱高煦听后倒没有生气,毕竟现在云南迁徙了数十万建文佞臣过去,云南布政使司拿不出多余的钱粮也正常。 何况为了平定安南,云南布政使司和云南都司都开始储备军粮,以此防止大军南征时粮草中断,所以可以理解。 “东宫这边的支出是多少?” 朱高煦询问郭琰,郭琰闻言也开诚布公:“母亲给拨了十五万贯和二十万石,不过也用不了那么多。” 郭琰很了解朱高煦,在吉林时他就经常从王府里调拨钱粮去补贴吉林百姓,而今这句话的意思,大概也是一个路数。 “这样吧。”听到东宫开支每年居然拨给那么多,朱高煦也爽快道: “我从东宫拨五万贯去云南布政使司,让他们加快汉王府的修建,也趁机可以扩大些建造,以免日后子嗣满堂住起来太小。” “这怎么使得?”张氏被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要行礼,朱高煦却笑着制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