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节
书迷正在阅读: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
“这么多……”郁新犹豫了,随后与朱高煦说道: “大宁都司新增了漠东三卫后,如今军饷与口粮相加已经百万石,再多出个河套,那他们与洪武年间的大宁和辽东有何区别?” “区别在于这次是全力开荒,而不负责备战。”朱高煦回答道: “林粟跟我屯田多年,大宁都司的王义也跟随我多年。” “他们二人别的不知道,开荒种地比谁都了解。” “河套的情况我暂时没有掌握,但就古籍内容和西厂汇报来看,只要朝廷舍得下本钱,五年时间开垦二三百万亩不成问题。” “至于漠东,那边的情况我了解,碎石不算多,主要是草甸比较厚,开垦起来速度会比较慢。” “我的想法是在五年内迁徙起码二十万百姓在漠东安家并自给自足,届时渤海和北直隶的粮食进入大宁,把大宁的漠东百姓耕种粮食送至北边的鹤城卫。” “从鹤城卫到齐王城(呼伦贝尔)大概七八百里,若是朝廷以后可以从这里出兵捣巢,那战线将会从漠南更变并保持在漠北东部地区。” “朝廷可以依托斡难河一路打到撒里怯儿和忽兰忽失温一带,胡人时常需要防备朝廷的兵马,故此无力南下。” 把战线摆到漠北家门口,加上漠北与漠南之间有瀚海(大戈壁),那河套就从一线变为二线了。 一个地方一旦稳定下来,那生产就会不断提高,这点从辽东身上也能看出。 在渤海没有崛起前,作为一线的辽东即便有四十万军民,可每年逃兵逃民不断,根本维持不下统治,只能靠南方输血。 等战线变成渤海后,迁徙辽东的百姓就会发现当地也没那么恐怖,几年都见不到一个鞑子,也就安心在当地生产下来了。 一个稳定的前线,可以节省数以百万的成本。 在朱高煦看来,只要能把战场控制在漠北东部地区,那即便在当地投入数百万石也丝毫不亏。 郁新很聪明,朱高煦稍微与他讲解之后,他就了解到了在漠东站稳脚跟,进而图谋漠北东部的战略对于大明北边诸省的好处有多大。 想到这里,他也不反驳了,只是说道:“殿下的新政,臣没有异议,只是希望殿下不要同时南北开战,因为朝廷支撑不起。” “放心吧。”安抚了一下郁新后,朱高煦便起身准备送他。 郁新见状缓缓起身回礼,在朱高煦的护送下走出了春和殿…… 第337章 离经叛道 “放!”“轰轰轰——” 永乐三年腊月十七,当南京江东门的礼炮声作响,一艘艘龙舟驶入船舶位。 在礼炮声中,在京数千官员山呼万岁,迎来了消失近一年的永乐皇帝。 龙舟上,身穿常服的朱棣走下了船梯,并等待徐皇后下船后,扶着她先一步上了大辂。 “儿臣恭贺陛下凯旋而归!” “臣等恭贺陛下凯旋而归……” 当太子朱高煦与汉王朱高炽二人唱礼,群臣纷纷跟随唱礼了起来。 面对众人,朱棣却没有什么高兴的表情,而是直接抬手:“都平身吧。” “明日早朝,太子和汉王去武英殿等朕。” 朱棣表现的不是很高兴,但也看不出他是不是在生气。 见状,群臣面面相觑,只能让道道路,看着朱棣走上大辂,在锦衣卫护送下返回皇宫。 朱高炽见状立马用手肘杵了杵朱高煦,鸡贼道:“老二,爹这是怎么了?” “兴许是因为你不让他北征而生气。”朱高煦也摸不着头脑,但这不妨碍他逗老大。 “哪有这么说的。” 朱高炽见朱高煦不说实话,便转身上了自己的象辂,而朱高煦也上了自己的金辂。 原本一场盛大的欢迎变得冷清,群臣纷纷返回内城班值当差。 一个时辰后,当朱高煦和朱高炽抵达武英殿并坐着等待朱棣时,先送徐皇后回了乾清宫的朱棣这才走进了武英殿。 瞧着他到来,朱高炽和朱高煦先后起身准备作揖,却不想朱棣直接站在殿内,目光不善的看着他们俩: “瓯宁王府被焚的事情我知道了,是你们自己说,还是我帮你们说?” 朱棣没有自称俺,这让他变得有些陌生,不过朱高煦却直接作揖:“这事情与儿子无关,也与我大哥无关。” “您要是想问,不如问问纪纲他们。” “对对对……”朱高炽见老二帮自己开脱,连忙点头。 “好啊”朱棣看着挑头的朱高煦,直接说道: “老二,你是不是觉得太子的位置坐的不舒服,想换个位置做皇帝了?” “爹,二弟不是这意思。”朱高炽也为朱高煦开脱,朱棣见状露出满意的目光,但还是装凶道: “我这才北征多久,京城里就闹出这么多事情。” “老二,你跟我说说,你这个国是怎么监的?” “就正常监。”朱高煦看着老头的表演,双手一摊:“您要北征,西南又起了战事,眼看到了年末又要开始商议定额,那肯定会有人闹事。” “反正儿子觉得闹事不可怕,只要我们自家人没出问题就成。” “对对对……”朱高炽又是跟着频频点头,朱棣瞧着他那模样就来气,指着他鼻子骂道: “对对对,对什么对?” “瞧瞧你的模样,几个月不见又胖了多少。” “我北征前是怎么交代你的?” “是不是觉得当了汉王就了不起了,还是觉得老二护着你,你和老二联手就能对付你爹了?” “啊?”朱高炽被朱棣这劈头盖脸的痛骂骂的摸不着头脑,反应过来后才无奈道: “爹,您还能不知道我吗?” “老二只是秉着公道说话,我们哪敢对付您啊。” 朱高炽老老实实的回答,朱棣瞧着他那窝囊劲就气不打一处来,但一想到老大本来就失了太子的位置,也不好逮着他一個人骂,所以干脆把目光放到朱高煦身上: “老大没权我就不说他了,你手上有权有兵有粮,不经过我就准许了郁新的辞疏。” “怎么?要闹翻天了?” “爹……”朱高煦无奈道:“您再留郁新,过两年就得看他累死任上了。” “况且郁新虽然走了,但郭资也是个不错的人才,朝廷依旧能稳定运转,您好不容易去了北边,收拾了兀良哈,如今怎么回来了还那么大脾气。” 朱高煦话语中带着埋怨,听得朱高炽脸上的肉都在发颤。 “老大,你先去乾清宫看你娘。” 朱棣双手撑腰,示意朱高炽先走。 朱高炽见状连忙作揖,转身便一路快走,走出了武英殿内,身手堪称矫健。 等他一走,朱棣立马就伸出双手,把朱高煦按回了位置上。 朱高煦还一脸迷糊的想着老头葫芦里卖着什么药,就见朱棣坐在旁边,表情忧国忧民: “京城的事情,俺先不说。” “俺这次北征收复了漠东,也发现了一条可以开辟前往漠北东部的山道。” “那条山道我看了,一路基本都是河谷,只需要几百人慢慢修个三五年,就能直接修通到漠北东部。” “这次的兀良哈之所以好对付,主要是火炮和火枪建了功。” “鞑靼和瓦剌两部确实要难打些,但也不是不能打。” “俺想过了,这监国确实不容易,你在南边有些疏漏也正常,俺其实还是对你很满意的,就是对漠东的投入,你还是太小家子气了。” “这样吧,朝廷明年从辽东迁徙三十万人去漠东,趁早把漠东和漠北的官道打通。” “到时候,俺点个十万兵马,走那官道前往漠北,趁机把鞑靼给收拾了。” “老二,爹我已经快四十四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几个年头。” “这鞑靼和瓦剌,俺在走之前得把他们收拾好,让你坐稳江山才行。” “你相信爹,迁徙三十万人去漠东,三年后爹就带着十万大军去把鞑靼收拾了。” “西边的瓦剌俺也有办法对付,只不过耗费的时间会久一点,顶多五六年。” “等鞑靼和瓦剌都被收拾的差不多了,安南也稳定了,到时候俺也差不多五十二三了,你也差不多可以着手登基即位了。” 一个棒子一个大枣被朱棣玩得不错,开头骂了两兄弟半天,然后突然支走朱高炽,留下朱高煦给他大枣吃。 按朱棣的说法,十年后朱高煦就可以登基即位了。 一个饼直接画到十年后,技巧之熟练,朱高煦都叹为观止。 “你是怎么做到睁眼说瞎话还不脸红的?” 朱高煦看着朱棣,实在忍不住的吐槽了起来,朱棣也被他这直白的话说的一愣,然而厚黑的他却没有承认,而是继续道: “俺知道你不会信,但你毕竟是俺儿子,又这么像俺,俺这位置总有一天会是你的。” “移民漠东三卫的事情,儿臣已经和郁新说好了。”朱高煦在朱棣话音落下便开口道: “五年内陆续移民二十万,也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漠东的同时,还能让漠东不对朝廷造成的压力太大。” “二十万也可以,就是五年太久了。”朱棣一听朱高煦什么都商量好了,立马就不乐意了。 “三年吧,三年迁移二十万人,开支稍微大一点也是可以的。” 他走到一旁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然后回头看向朱高煦,抱怨道;“你把兀良哈削弱太多,俺这次北征兀良哈没有太大意思。” 朱棣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由于兀良哈太弱,所以他压根提不起兴趣来。 如果不是担心粮草不济,他都准备去收拾阿鲁台了。 “儿子这边有好消息与坏消息和您说。” 朱高煦瞧着朱棣这模样,当即拍了拍自己旁边的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