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节
书迷正在阅读: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
鞑靼部想要存活,只能保持实力不增长,亦或者等待明军在漠北的实力增长。 “明军为什么能派出那么多民夫军队出现在漠北?” 阿力台隐晦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才开口询问。 他也是早年经历过捕鱼儿海之战的,当时十五万明军北征,但抵达捕鱼儿海的只有不到三万人。 按照当时的比例,那明军这次能派出八万人出现在漠北,岂不是代表他们起码派出了四十万大军,二百余万民夫? 这个数量太过夸张,阿力台始终不敢相信,所以才特意询问阿鲁台。 阿鲁台闻言,脑中也不由闪过朱高煦瞥自己一眼的画面,压着恐惧解释道: “朱棣是个疯子,但他的儿子朱高煦不是人。” “东边的辽东、女直之地已经有数百万汉人栖息,他们可以通过水路节省人力,将大军出发从开平卫,挪到曾经的兀良哈秃山北部一带。” “正因为这样,朱棣才能带着八万军队出现在这里。” “这有可能是朱棣的最后一次北征,但你们不要自大,要足够恭顺。” “我知道你现在不理解,但你得记住我这话。” “具体的,两三年后你就会明白,到时候不用我说,你也会十分恭顺的。” “我得离开了,这里到处都是朱高煦的人,我们的谈话很有可能被他们听到,先走了。” 话音落下,阿鲁台便急匆匆离开了这处角落。 阿力台虽然埋怨阿鲁台,可见阿鲁台居然如此害怕那朱高煦,心里也不免犯起了嘀咕。 不多时,他也低着头离开了这处角落,只是心里不断在想朱高煦有什么值得恐怖的…… 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 “唳……” 戈壁草原上,千里之外,荒无人烟,风沙若隐若现。 整片戈壁被一条河流隔断,河流两侧长满青草,远离河流的地方则是荒芜戈壁。 在空中苍鹰的注视下,骏马快步驰骋,掀起一片黄色的尘土。 数十位身披甲胄的骑兵,背负火枪,向荒原深处疾驰而去。 在他们离去不久后,号炮声在空中作响,从他们来时方向,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移动而来。 他们沿着河流向西进发,规模之大,绵长十数里。 整支队伍两翼有整齐有序的骑兵护卫,队伍之中则是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士卒,以及辅兵、民夫。 他们十人为一队,每队有马车一辆。 马车由双马拉拽,马车放置着马鞍、粮食、甲胄、淡水、煤炭等物资。 除了马车,明军身边还有卸了马鞍的军马、乘马。 他们牵着马向西行军,除了军令,其它时候只能步行。 从正午到黄昏,随着太阳渐渐落下,大军在距河数百步外,利用马车开始搭建简易营盘。 军中大帐内,朱棣站在长宽六尺的沙盘前观察,同时对帐内的朱能、孟章、王义、徐增寿四人开口道: “我们已经到忽兰忽失温,算算日子,今天应该是五月十六,看样子马哈木这条老狗是真的不敢和我们硬碰硬了。” 朱棣捋着大胡子,语气虽然沉稳,但谁都能感受到他的焦急。 这次的北征耗费巨大,完全可以比得上当年蓝玉北征捕鱼儿海,因此这一战如果没些成绩,那是很容易让人诟病的。 “前番攻打鞑靼,许多鞑靼小部落都西迁投靠了瓦剌,马哈木他们也应该知道了朝廷火器的厉害,所以才避而不战。” “算算距离,我们现在距离以前的哈拉和林一带差不多还有七八百里路,民夫将粮食运抵哈拉和林后,就能在辅兵和马步兵的护送下撤退了。” “届时我们手上算上阿力台的两万骑兵,合计有六万骑兵,想要收拾瓦剌诸部轻而易举。” 孟章阐述着自己的看法,而此前便受朱高煦遣派出巡忽兰忽失温的王义也开口道: “以我军的战力,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击破瓦剌,不过期间还是得防备着阿力台,避免他临阵反戈。” “没错!”朱能也附和道:“两军对垒,或者他们勾结夹击我们都不畏惧,唯一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粮草。” 三人都抓住了重点,而这样的重点若是被历史上北征的朱棣看到,估计会羡慕的发疯。 不过这一世嘛,朱棣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而是大手一挥:“让肇州左右二卫看守粮草,没有我的敕令,谁都不能轻易靠近。” “另外大军明日卯时继续出发,抵达哈拉和林后向杭爱山南北搜寻瓦剌踪迹。” “是!”三人作揖应下,很快明军便开始按照朱棣的指挥行动了起来。 行军至忽兰忽失温,此时距离海喇儿城已经有一千三百余里,二十三万的辅兵、民夫队伍也只剩下了十二万。 算上八万明军和两万蒙古骑兵,整支队伍依旧有二十二万之多。 这样的踪迹自然是难以掩盖的,故此当朱棣开始向忽兰忽失温以西运动时,瓦剌的哨骑也开始运动了起来。 五月二十二日,盘踞在哈拉和林北部地区的瓦剌得知了忽兰忽失温的消息。 这则消息的出现,无疑让马哈木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面积百余平的蒙古包内,马哈木坐在上首位,左右是本雅失里和脱欢。 在下方左右首位则是太平和把秃孛罗,以及他们身后的数十名万户。 “朱棣往这边杀来了,我们的哨骑没办法接近他们的队伍中心,但按照他们走过地方的踪迹来看,他们的数量应该不低于十五万。” “十五万?” 当马哈木将事情交代,所有人内心纷纷一沉。 对此,马哈木也抬手按下了骚动:“虽然有十五万人马,但其中绝大多数应该是民夫和辅兵,我估计他们的主力应该不会超过五万。” “别忘记还有阿力台那个狗崽子。”太平提起了阿力台,这让马哈木面部抽搐。 “算上阿力台,朱棣最少有七万军队,而且按照他上次打阿鲁台基本出动的都是骑兵来看,这次恐怕是五万骑兵,算上阿力台就是七万骑兵。” “我看,我们要不还是南下避一避吧。” 把秃孛罗也有些心虚,毕竟蒙古人从几十年前开始,就没有在兵力同等的情况下击败过明军,更别提现在瓦剌只能拉出六万军队,怎么可能是朱棣七万大军的对手。 “晚了!”听到这话,马哈木有些头疼,而他的话却让众人疑惑:“什么晚了?” “我刚刚收到消息,鬼力赤死后不久,明军就出瓜州出兵哈密,估计现在已经快拿下哈密了……” “轰轰轰!!!” 事实证明马哈木所言非虚,因为在他们还在想着是战是和的时候,哈密城已经遭受到了明军的炮击。 “给老子继续轰!” 哈密城外,马背上的郭镛一手执鞭,一手握缰,脸色激动的指挥手下骑炮兵。 在他的身侧,二十门野战炮排成一排,阵地上满是硝烟。 在他的面前,则是一座横亘在天山脚下的砂石城。 哈密,作为西域的大门户,其地势可以用四山夹三盆形容,整个城池中间高南北低,地势差异大,主要水源基本来自天山的雪水。 不过由于南边的大沙漠,这里的雪水一旦暴露,那蒸发量便十分恐怖,所以坎儿井才会被大量运用。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即便是全球湿润期,这里的人口也不过才两三万,而到了整体偏低温的元明时期,这里的人口更是少的可怜。 正因如此,此次出征的明军以郭镛为主帅,平安为副帅,统帅骑兵三千人,民夫三万人,火炮二十门。 他们从瓜沙穿越六百余里戈壁滩,其中艰辛外人不从得知。 本以为抵达哈密后,哈密的肃王安克帖木儿会直接开城投降,却不想他居然拒绝开城。 这样的做法,直接惹恼了郭镛和平安两人,下令炮击哈密城。 “轰轰轰!!” 炮声再度作响,二十枚五斤铁炮弹砸在哈密城的城墙上,将砂土砸的飞溅,震动感让盘踞在这里的蒙古人脸色发白。 哈密城周长不过二里余,城墙也不过一丈五尺,面宽一丈二尺,没有堑壕、护城河,城内人口也不过才三千余人。 面对城外三千明军和两万民夫的虎视眈眈,城头的安克帖木儿最终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升起白旗投降。 “停!” 马背上,平安用望远镜看到了白旗,立马抬手制止了继续炮击。 “投降了。”平安转头对郭镛解释,同时补充道:“我带五百人先入城,如果有号炮响起,你立马响应我。” “好!”郭镛点头,他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虽然安克帖木儿比马匪也强不到哪里去,但有平安在,他没有理由自己犯险。 “来五百人跟我出阵入城!” 抖动马缰,平安策马向哈密冲去,那勇猛的模样让众人纷纷跟随冲锋。 安克帖木儿已经让人打开了城门,而平安率兵进入城池后,所见到的便是砂土屋和紧张的蒙古人。 他们的数量并不多,即便聚集起来,也不过数千人罢了。 “吹哨。”平安见状,便知道安克帖木儿根本无力反抗,只要他们敢动手,自己手中五百人便可将他们覆灭。 “哔哔—— “入城!” 听到哨声,郭镛开口大军进城,不多时便轻骑先入城中,便见到了安克帖木儿本人。 他与安克帖木儿并不陌生,因此见到安克帖木儿的第一时间,他便翻身下马,取下马鞍上的长盒,从其中取出一份敕令。 “代天子敕令,敕封安克帖木儿为巩昌伯,移居兰州,其部众迁入甘、兰二州,每户发牧场千亩,即日启程。” 宣读完朱高煦的敕令,郭镛立马笑呵呵的上前扶起安克帖木儿:“你说你这是何必呢?” “我惶恐……”安克帖木儿没想到朱高煦给他的待遇居然不错,而他身后的部众闻言也纷纷没了害怕,取而代之的则是激动。 河西之地虽然在关东与江南地区的百姓看来寸草不生,但在不懂得治理的蒙古人看来,河西简直就是天堂。如今他们被打散,每户还能拥有千亩牧场,这让他们如何不激动。 一时间,脑中拥护安克帖木儿的想法瞬间被抛弃,取而代之的则是献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