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节
书迷正在阅读: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
兴许是觉得朱权已经安于享乐,朱瞻壑在南阳待了几日便乘坐火车往开封去了。 在开封他并未见到周王朱橚,只因朱橚突然病重在后院疗养,并且已经到了走不动路的程度。 得知情况,朱瞻壑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北京,而刚刚带着朱祁钺从西北肃州返回的朱棣在得知自家弟弟情况后,便乘火车南下去见朱橚去了。 腊月初九,朱棣抵达开封,并入周王府见到了六十七岁的朱橚。 朱橚与他谈了一个多时辰的过往,并说病好后想要前往紫金山祭拜朱元璋和马皇后。 朱棣答应陪同他一起去,并在开封陪了朱橚十余天。 眼看朱橚身体渐渐转好,朱棣本想带他去南京,却不想朱橚的情况突然变化。 腊月二十四日,朱橚薨逝于周王府前寝宫中,享年六十七岁,朱棣悲恸大哭。 消息传到北京,朱高煦宣布辍视朝十日,遣官赐祭,命有司治葬事。 在开封的朱棣大哭过后,便亲自为朱橚选定了“定”为谥号,并从大明宫内帑取金银十余万来为朱橚操办丧葬。 深得朱元璋喜爱的周世子朱有燉袭周王爵,接手自家父亲的一切丧葬事宜。 对于朱橚的离去,朱高煦并不感到难过。 毕竟冯胜被圈禁而死的事情,也与朱橚年轻时的顽劣有一定关系。 对于自家这位王叔,他除了唏嘘几声外,便再没有任何感情波动。 在鞭炮作响的硝烟中,朱高煦率领天下百姓迈入了洪熙十一年。 这一年,大明朝人口突破一亿一千万,耕地突破七亿亩,财政收入也达到了五千八百余万贯,同时支出也突破到了六千四百余万贯。 虽然依旧是负支出,但随着盐酒茶油等商品的官营把控和布局,加上海外藩属国市场不断扩大,大明的财政增长也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 天下正在按照朱高煦的计划不断进步,而相比较国力的上升,与之配套的教育与科技也在不断提升。 洪熙十年,中学毕业学子达到九万八千余人,其中大部分加入了蒸汽机、抽水机、蒸汽机车等高级工厂中工作。 略微优秀的选择参加科举走上仕途,或者参与其它地区中学教习的考试。 至于极为优秀的人则是被直接录用进入太学,授予正七品太学士的官职并参与研究。 经过优胜劣汰,如今的太学有博士三百余名,太学士却不断压缩到了三千人。 相比较永乐年间的七千多名太学士,洪熙十年留下的三千名太学士无疑都是对科学研究抱有极大热爱的存在。 正因为他们,一项项的课题开始被破解。 洪熙十一年三月初五,大明第一艘蒸汽机船在天津下水试航。因为建造方式不同,加上使用了蒸汽机和轮组,所以这是大明船只中第一艘采取排水量为单位的船只。 实验的船只为洪熙号,长六丈、宽一丈八尺,排水量三百六十吨。 在这次实验中,‘洪熙号’以每个时辰二十里的航速在海上平稳航行一百二十里后成功返航。 期间因为技术问题发生了故障,但依旧平安无事的抵达了天津港。 得知消息,朱高煦着户部调四十万贯改建天津造船厂,以天津造船厂为蒸汽机船改进和实验船厂。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太学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 除了氧气以外,太学的几名太学士在实验过程中将铁屑投到硫酸里,进而发现了氢气。 一开始众人并不知道这是氢气,但当其可燃烧,并且遇到火星会爆炸的特性被上报后,朱高煦很快便将其命名为氢气,并写下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除了氢气,诸如氮、氟、煤气等气体都被发现,但并没有合适的手段来运用他们。 根据这些气体研究,太学也探明了用硫酸来发现其它物质和气体的道路。 在洪熙号下水的期间,博士茅嶒用硫酸处理磷矿石制成磷肥,尽管成本很大,但消息传入紫禁城后,朱高煦依旧授予了其正三品的世袭降替文散阶,其团队也获得了三万贯的赏赐。 磷肥被发现后,如何高效生产硫酸就成为了接下来的一大难题。 当下的硫酸价格并不便宜,用硫酸来处理磷矿石所得到的磷肥自然无法推广。 故此,新的课题出现,化学院也忙碌了起来。 四月,朱瞻圻、朱瞻坦、朱瞻垐等人返回北京,朱高煦在武英殿接见了他们。 “陛下千秋万岁……” “平身!” 在客套过后,朱高煦打量起了自己的这三个儿子。 不同于朱瞻圻在军队待了三年,朱瞻坦和朱瞻垐由于没有军功,他们只待了一年便转到西南山区各地担任吏员学习,如今刚好是学成归来的时候。 三个孩子都继承了朱高煦的好身体,虽然没有朱高煦本人那么夸张,但高大的个头和孔武有力的身躯还是让他们在许多时候自视高人一等。 人的身体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这并不奇怪。 “你们三人都做的不错,如今也都到了该封王就藩的年纪。” “亦失哈……”朱高煦看向亦失哈,亦失哈躬身作揖。 “拟旨,封老二为宋王,老三为郑王、老四为越王。” “奴婢领旨。”亦失哈作揖应下,朱高煦继续扫视三个儿子并开口道: “如今你们三人已经是亲王,就藩之地有没有仔细考虑过?” “爹,我和老四商量过了,我们想就藩云南和交趾!” 朱高煦话音才落下,朱瞻坦便率先明说了他和朱瞻垐的就藩地。 他们都知道自家父亲是不可能将他们封在内地的,所以西南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尽管西南相比较中原和江南显得穷乡僻壤,但那也比海外好上许多。 朱瞻坦和朱瞻垐两人一表态,朱高煦便颔首将目光投向了从军期间表现最惹眼的朱瞻圻身上。 朱瞻圻仪表堂堂,可以说是诸子之中容貌和能力拔尖的存在,自小就很得朱高煦宠爱。 正因如此,他才会对皇位有着不切实际的想法。 朱高煦看着朱瞻圻,希望他能说出一些朝廷需要他的地方。 只是面对他的目光,朱瞻圻却隐晦看了一眼站在自家父亲身旁的好大哥。 末了他才作揖躬身道:“陛下,儿臣听闻朝廷要在北洲东海岸设置府县,臣请命前往北洲就藩!” “……”听到这话,朱高煦皱了皱眉。 北洲东海岸设置县城是绝密,以这小子的实力应该触及不到才对。 另外朱瞻圻的能力他仔细研究过,能发挥他最大能力的无疑是现在的孟养、孟垦等府才对。 北洲虽然需要扶持势力,但以老二的心性,保不定自己百年之后这小子就会寻求出路。 尽管以他的实力无法割据和自立,但给朝廷添堵却是十分轻松的。 正因如此,朱高煦并不准备把他册封北洲,因为北洲需要的是容易控制的藩王,而不是野心勃勃的藩王。 “北洲过于遥远,而且当下东海岸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扶持。” “你若真的想就藩北洲,那还是稍微等等吧。” “至于老三和老四……”朱高煦将目光投向朱瞻坦和朱瞻垐,略微沉吟过后才开口道: “老三就藩孟养、老四就藩孟垦,从内帑拨二十万贯为他们营造王府,从即日起录入宗室玉碟领取俸禄。” “王府营造结束后,立即动身就藩,王府护卫规制一卫五千六百人。” 朱高煦三言两语间安排了朱瞻坦和朱瞻垐的就藩事宜,唯独没有同意朱瞻圻的就藩想法。 “行了,你们先退下吧,老二你虽然未就藩,但西南剿匪战事严重,准你领云南行都司孟养卫指挥使官职,前往孟养参与平叛。” “儿臣领旨!”听到自家父亲的话,朱瞻圻立马作揖应下。 看来,父亲还是舍不得我就藩那么远的…… 朱瞻圻思绪流转,最后在朱高煦的示意下退出了武英殿。 在他们三兄弟离开后,朱高煦这才开口道:“北洲的事情,是你示意的吧?” 朱高煦没有明说,但朱瞻壑却还是主动站出来作揖道:“是儿臣示意的。” “以老二的能力,西南之地容易割据,放任他在西南只会势大。” “反倒是北洲虽然遥远,但毕竟一马平川,若是老二有什么想法,也好处理。” 朱瞻壑这话让旁边的亦失哈听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没想到曾经正直的太子也变得心计如此了。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北洲的情况远比你想的复杂,老二真有什么心思,即便能镇压,也会让好不容易发展的东部遭受摧残。” “老二先留在西南平叛,就藩的事情以后再说。” 话音落下,朱高煦端起茶杯准备抿一口,但朱瞻壑却并不准备结束话题,而是继续道: “继续留着老二在朝廷之中,恐怕老二日后会生出其它心思。” “儿臣这么说并非是担心老二与儿臣争抢,而是担心兄弟之间日后闹出不愉快。” 他这话说的很有分寸,处处都在表现自己身为兄长担心与弟弟们的兄弟情义。 只是这番话在朱高煦听来,略微有几分刺耳。 饶是如此,朱高煦却还是不想闹得两个儿子不愉快。 他略微思考,最后才开口道:“若是要就藩,便让他在东洲就藩吧。” “东洲以雨林为主,加上又有东洲三国挟制他,不管是从粮食还是外交,都容易控制他。” “东洲东海岸吗?”朱瞻壑询问,朱高煦也颔首道: “东洲东海岸,稍许我会让海军选址建城的,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 “许久没有看到钺哥儿了,你去大明宫将他领来让我看看,顺带去看看你爷爷。” “是”朱瞻壑知道领朱祁钺是幌子,将自己支开才是目的。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只要把老二支开,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走出了偏殿,而在他走出之后,朱高煦则是看向亦失哈。 “朕似乎将他磨砺太过火了,现在的他略微有些锋利了。” “奴婢看来倒是刚好,起码殿下对其它殿下都有感情,不至于拼个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