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书迷正在阅读: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作者:三秋空城 文案: 作为一个科学修养很深的理工男,竟然穿越了,这太匪夷所思了! 但是!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 时乎,命乎。 来都来了,想我殚精竭虑多少年都不一定发一篇sce。 如今岂不能……直接开专栏! …… 讲讲人类最波澜壮阔的科技史。 看看那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聊聊一个本来快乐简单的理工男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不凡的际遇。 作者自定义标签 轻松 作品相关 关于时代设定 1,时间轴上,大概会写从1902年到1930左右。 不仅仅是清末,还有民国的十来年。 本来也想叫做《行走的二十世纪初的乱世理工男》,不过“二十世纪初”这个词语还是不够直观。 不仅会写晚清,会写当时各国的情况,也想着重写一下科技史。 历史文不是玄幻文,人的寿命是有限的,黄金年华就那么二三十年,所以选了这个时间段,毕竟那个时代大师云集,尤其科技可谓是井喷发展的几十年。 2,关于造不造反的问题,也科普点晚清知识,很多人看来根本不了解,直接就喷。 其实也就是因为书名的原因,许多人看了书名就以为本书要扶清。 怎么可能! 大清肯定要没啊。 其实如果书名没有出差错,潜意识中知道要写到民国,自然知道大清要完,我就可以用一种非常客观的角度去审视那个时代。 这是个非常好的视角切入点。 再说说造反这件事。 如果知道晚清史的,肯定知道八国联军那年,也就是1900年,几乎所有汉人封疆大吏都搞了“东南互保”,包括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 也就是基本所有汉人的封疆大吏全部达成一致,根本没有参与抵抗八国联军,就看着慈禧自己带着直隶周边一小撮自己人玩。 因为他们不傻,不想跟着老太婆胡闹。 慈禧这人政治手腕确实是有的,但是要论政治智慧,真的欠缺太多。让这种人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统治大清,的确是一种悲哀。 所以自从东南互保开始,清廷已经名存实亡,大半个中国的汉人大臣都不听清廷的调动了。 这时候造反有什么意思? 大清都要完了,风烛残年,一个秋后蚂蚱,还是断了腿折了翅膀的老蚂蚱,这时候造反就为了窃取胜利果实? 这样想不就是很明显的问题了。 现代人对过去的历史已经站在上帝视角了,看待这个问题应该很好理解。 如果说在清初造个反,和皇太极、多尔衮、代善、济尔哈朗、多铎、豪格这些人正面硬刚,那才叫本事,还有点看头,有点血性。 至于清末,大清那可怜的八旗军队早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就连个仪仗队都当不了,能拉上场的都是汉人的军队,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到袁世凯。 这时候曾左李已经死了,剩下的是袁世凯。 你说造反是造谁的反?大清还有啥?厉害的全都是汉人大臣。 再说袁世凯他也参与东南互保了啊!他对大清的态度本身就很不坚定。 所以这时候大清已经实质上亡了,但由于没有想好下一步该怎么走,所以举国上下勉强先留着清廷装装样子,以便想好今后的走向。 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时代背景。 3,再说了,怎么能轻易用“奴才”这个词喷人。 照某些先入为主只看名字就开喷的人的观点,他们也该去骂金庸金老爷子。 《鹿鼎记》里韦小宝帮了康熙不少忙,而且还是清初,最后不也没造反? 如果不高举屠刀对向慈禧等满清宗室,就是奴才? 也太脸谱化、太小白文了吧? 千万不要做某些思维简单、非黑即白的二极管啊! 晚清遗殇 第一章 不要轻易摸电门 拉下电闸的那一刻,李谕是后悔的。 就在刚刚,他准备离开工作了一天的实验室,却忘了这几天正在检修电力。 当一阵酥麻的感觉传来时,他立刻意识到自己触电了! 开始的一瞬间感觉还挺爽的,毕竟都说恋爱就像触电,可很快,他就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电流的速度明显不比他的意识慢,没一秒钟,那种酥爽的感觉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天旋地转,脑海中只剩一片空白。 而时间仿佛只是度过了几秒钟,剧烈的一阵头痛传来,他开始感觉意识在慢慢恢复。 “还好,看来是漏电保护器救了我的小命。” 李谕长舒一口气,再睁开眼时,整个人却呆住了!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副难以置信的场景: 一条非常古色古香摆满小摊的胡同里,许许多多头上缠着大辫子的小贩和行人在他身边穿行而过,仿佛置身横店的拍摄现场。 但很快李谕就看出,这绝非电视上的清宫剧,因为电视里哪怕是群演,都是面色红润,衣着干净。 可眼前的这些人,大多显得面黄肌瘦,而且几乎清一色都是灰布衣服,更谈不上干净一说。 脚底下也没有沥青混凝土,只不过是简简单单夯实过的一条土路,行人走过还会带起一点尘埃。 总之绝非是电视上的那样。 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他,自己——穿越了! 作为一个985应用物理专业的高才生,他是无法相信这一切的! 是的,他无法相信! 在原地观察了一会,李谕最终意识到自己确确实实是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而且看身边人的装扮,自己来到了清朝。 只不过身边的环境太过陌生,他甚至连自己身在何时何地都不清楚。 李谕是个很理性的人,现在不能接受也得接受了。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了。 留头不留发! 李谕脑海中首先闪过了这个可怕的念头,他连忙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赫然发现自己那英俊的发型都没了,脑门上光秃秃的。 不! 李谕心中一凉,手再往后一摸,果然是一条诡异的大辫子。他连忙往前走了几步,看到一个杂货摊前摆着一面镜子,往里一看,的确是自己! 不得不说,此刻的造型要是再加一件长袍,似乎还有点李连杰的影子。 佛山无影…… 李谕连忙制止自己漫无边际的念头。 他轻轻叹了口气,这变化来得太突然,一时间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杂货摊的摊主看着眼前这个莫名其妙的年轻人,开口问道:“这位爷,是要买镜子吗?” 呦!好一口京片子,看来自己还是在北京。 在得知了第一个有用的信息后,李谕慌不择口的道:“不好意思,老板,我刚来京城,身上的盘缠全丢了。” 摊主疑惑地看了眼他后背的书包,问道:“读书人?” 这个年代,老百姓对读书人还是很尊重的,李谕立刻疯狂点头:“对啊对啊,只不过……” 摊主摆摆手:“我知道了,你也是从直隶天津来的吧,现在日子不好过,”摊主朝着街道的一头指了指,“对面有个茶馆,里面有些牙子,兴许能帮着找点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