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书迷正在阅读: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烫山芋一下子送到手里,瑞征只好硬着头皮说:“老爷,礼制里并没有规定洋人的吊灯属于逾制,所以我就想着挑个好的……” 奕劻的谨慎是有道理的:当年和珅被抄家时,地库里就发现了皇家专用的京灯,这一条当年是加在他的死罪中的。 奕劻琢磨了琢磨,说:“行了,以后出门不要再提这事,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是花了三百两买的淘汰货。” 奕劻一下子去掉了一个零,载振心中暗叫不爽,这个13是不能在溥伟面前装了,300两说出去还不够自己丢人的! 他们这些个公子哥,警觉性和奕劻这种老狐狸还是差了太多。 吊灯的话题只好过去,丁韪良才能叫过来李谕,给奕劻介绍了一下。 是的,当时办事就是这么麻烦,过了大半个上午,才切入正题。 奕劻经常和丁韪良接触,有他担保,自然一点不担心:“很好,我大清如果多几个这样的人才,何愁大事不成!” 李谕心中暗笑,你大清现在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但是口头上还是连忙称道:“王爷抬举了。” 奕劻自然而然把李谕当做了丁韪良的人,说道:“这段时间你就住在府上,瑞征,吩咐下面给先生准备上好的房间。” 瑞征心中那个气啊,却不敢发作,连忙应和了几句退出大厅。 奕劻本来还想留下丁韪良一起吃饭,但是下人却又来告知荷兰公使正等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里,因为涉及公事,需要用章。这种事就没法在家里办了,奕劻无奈只好又去办差。 等瑞征回来时,奕劻正要出门,本想带着他一起回衙门,但想了想荷兰的公使好像是说荷兰语,于是自己走了,还不住喃喃自语:“外邦真是麻烦,翻译都要找许多个!” 送走了奕劻和丁韪良后,瑞征对载振说:“小王爷,我已经给李谕安排了西四院的厢房,您看如何?” 载振皱了皱眉头:“太小了,直接把西三院让出来吧。” “那不是留给洋大人的吗?”瑞征道。 “没事,看样子濮兰德几个月内是回不来了。” 濮兰德是爱尔兰人,现在是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的秘书长,还是泰晤士报的记者。戊戌政变后就是他帮助康有为从上海搞到船票逃去的香港,现在慈禧太后还生着他的气,不敢回北京。 濮兰德在庆亲王府里住过挺长时间,期间教授过载振英文,所以载振的英文水平其实还可以的。 李谕沾了他的光,鸟枪换炮,直接从同文馆的偏房换成了四合院。 等到晚上,奕劻邀请他一起吃饭。 崭新的吊灯下,一上桌就感觉奢侈异常:冬笋炒鸡、清蒸鲈鱼、文思豆腐、五味香干、四喜丸子、扬州干丝…… 餐具也是异常精致,都是景德镇官窑出来的。这些瓷器放在后世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因为早在咸丰末年,景德镇的官窑就已经被毁。 不过对于奕劻来说,这也算不得什么,因为他真的太有钱了…… 真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李谕心中骂了几句,然后迅速填饱了肚子。 勾践卧薪尝胆连仇人的大便都吃的,自己吃大清这帮权贵点饭也说得过去吧! 只不过自己的权宜之计确实没有勾践老前辈那么悲惨就是了。 奕劻擦了擦嘴,对李谕说:“听丁教习说你水平很高,每天我就抽空听听,你开始讲吧。” 这就开始了?连个主题都没有? 李谕问道:“不知王爷想了解哪方面的西方科学?” 奕劻往椅子上一躺:“这我哪知道,你就捡着要紧的说。” 李谕没想到奕劻这么随便,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他看了看外面的夜色,“不如我们讲讲天文学?” “天文学?嗯,这个听着有点意思。” 李谕上大学时,本科专业是机械设计,是家里填的志愿。后来对物理学和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修了物理学的双学位,研究生阶段则是物理学。 而他最擅长的,就是天体物理和量子力学。 当然,对付奕劻,恐怕中学知识就够了。 第十三章 袁世凯 “既然要讲天文学,就需要先说一下太阳系内的运作情况。总体上可以看做是月亮绕着地球转,然后地球带着月亮绕着太阳转。” 李谕巴拉巴拉先说了说日心说的一些观点,这些后世都是常识,不过现在还得从基础教起。 奕劻微微点了点头:“这些我之前大体听过,不过刚开了个头,那人就被砍头了。” 李谕刚喝了口茶水想润润喉咙,差点一口喷出来:“砍,砍头?” 奕劻说:“对,就是那个张之洞的徒弟,杨锐。” 李谕直接汗颜!原来是戊戌六君子里的杨锐。 杨锐其实死的多少有点冤,他是张之洞的人,以张之洞对慈禧的感情,怎么可能允许他行刺太后。 李谕还以为自己要成布鲁诺了,虚惊一场,他继续说:“看来王爷也接受日心说,那么就可以继续往下讲了。” 他尽量采取最贴合日常的说法,以免奕劻不明白。 “地球的公转是一年,以此确定的历法就是阳历。相应的,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是一个月,以此确定的就是阴历。” 奕劻打断道:“你说的是西方的历法吗,我们用的是叫农历吧。” 李谕道:“王爷明鉴。因为阳历和阴历都有一些小瑕疵,阳历中每个月的月初月末并不能对应月圆月缺。而阴历虽然每个月都是正好对应月圆月缺,每年却只有354天,与阳历差了11天。 “只有咱们的农历,确切说应该叫做阴阳历,融合了二者的优点,一年正好是太阳的一年,每月的初一十五又完美对应了月相。” 奕劻拍手大声道:“厉害啊,没想到咱们也是有东西比洋人厉害嘛!” 李谕突然感觉自己还挺适合当老师,竟然一下子就激起了奕劻的兴趣。 他们长期活在西方列强的阴影下,突然听到自己某个领域比洋人强,肯定很激动。 李谕又给他讲了许多关于最基本的太阳系内的天文知识,唯独地球是个球还有引力是奕劻无法接受的。 奕劻道:“就是说,我们脚底下其实是个球?那岂不搞笑!我记得美国的公使也给我说过,他们正好在球的另一面,他们难不成每天都是倒吊着吃饭睡觉?” 李谕哭笑不得:“因为万有引力和惯性的原因,我们是感觉不到的。” 奕劻拍着桌子说:“那个万什么引力,能多大劲拉着这么多人倒吊着?” 李谕说:“要照您这么说,美国人肯定也觉得我们天天倒吊着了。” 奕劻冷静了一下,还是不太明白:“咦……有点道理!那到底是谁在吊着?” “没有人吊着!地球太大了,我们就被地球的引力牢牢吸在表面。否则的话,江河湖海的水倒出来岂不更可怕。” 奕劻说:“哎呀,是啊!要真那样,我这王府岂不要被淹了,太后也要被淹了!” 没想到这家伙还想着慈禧太后,真是够忠心的。 李谕说:“当然不会!你就想,为什么你跳起来一点点就会落下,就是那股你没意识到的力量在抓着你,这就是地球的引力。” 奕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要这么说我倒是有点明白了。” 李谕又花了大半天给他解释万有引力,甚至找来了一个苹果,然后给他演示了演示“苹果砸奕劻”的实验。 折腾了一个晚上,奕劻总算是明白了何为万有引力。 奕劻顿时感觉自己行了,似乎什么都懂了! 第二天去宫里时见到了领班军机大臣荣禄,立刻拉住了荣禄。 “来来来!荣中堂,我来给你讲个关于地球为什么是球的道理。” 荣禄比奕劻还大了两岁,好奇道:“庆亲王,你什么时候喜欢研究洋人的学问了?” “那是自然,老夫也一直好学,再说了,我是总管外交的大臣,当然要懂洋人的东西。” 荣禄笑道:“那我洗耳恭听了。” 奕劻翘着胡子说:“你知道为什么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人,不是倒吊着吗?” 荣禄被他问得有点愣:“为什么?” 奕劻神秘道:“因为万有引力!” “哦?万有引力?” 奕劻道:“正是,咱脚底下的地球,也是因为这个在绕着太阳转!” 荣禄摸了摸胡子:“既然是彼此可以吸引,它们为什么没有撞在一起?” “这……” 荣禄问的一下子就超纲了,奕劻只学了皮毛,只好说:“这我要回去问问那位小先生了。” “是什么问题还能难到王爷?” 一个洪亮的声音传过来,是回京述职的袁世凯。 荣禄先招呼了一声:“慰亭(袁世凯的字)回来了。” 袁世凯立刻给两位中枢大臣问了安:“慰亭见过荣中堂,见过庆亲王。” 奕劻说:“听闻慰亭你在办大学堂,我这不也在加紧学学西学。” 袁世凯现在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也就是当初李鸿章的位置,可谓是位高权重。 袁世凯拱手道:“哦?西学烦杂无比,王爷真是令人钦佩。” 他去年刚奏请创办了山东大学堂,也就是山东大学的前身。如今身在直隶天津,也非常重视北洋大学的建设,即最初的天津大学。 袁世凯身居高位,多少还是搞了点实际东西的,也是当时的大势所趋。 奕劻说:“可不是嘛,昨天刚学了点东西,就让荣中堂把我难住了。今儿晚上等我再回府学学,明天回答你的问题。” 袁世凯有点好奇他们的谈话,小声问道:“王爷是在府邸里找了个洋人嘛?” 奕劻立刻摆了摆手:“当然不是洋人,昨天同文馆的前总教习丁韪良向我推举了一人,声称水平不亚于他们那的大学教授。” 袁世凯是办过学的,他明白其中的难度:“不是洋人?是我国人?” 奕劻道:“没错,而且很年轻,不过二十岁出头。” 袁世凯立刻道:“还有这种人才,那我一定要拜会拜会。” 奕劻和袁世凯都是聪明人,袁世凯话里的意思可不仅仅是想认识李谕那么简单,他更是想进入王府给奕劻送点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