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节
书迷正在阅读: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高桥义雄便在《时事新报》就职,而他的言论明显带着福泽谕吉崇尚白种人的特点。 李谕淡淡道:“尊下的意思难道是中国人不能够掌握尖端的科学知识?” “因为那需要极为优秀的智力,”高桥义雄说,“而这,似乎并不是黄种人能具备的。” 1868年进入明治时代以来,日本选择迅速“西化”。 而恰恰在这一时期,西方的种族主义传入日本,西方人以人类学、进化论、优生学等“自然科学”为依据宣称种族存在优劣之分。 然后一些出国的日本人、日本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恍然发现,日本人种被列在种族序列的中下层,他们被定义为“黄种人”“蒙古人种”等。 有日本学者就说,在坐船前往美国时,看到上等车厢与下等车厢有如天壤之别。 华工们蜗居在狭窄昏暗、臭气熏人的底部船舱。 日本学者称他们“像架子上的蚕一样起卧”。 而抵达美国后,又正好遇到所谓“底层白人”爱尔兰劳动移民强烈排斥中国劳动移民。 很快在美国排华运动的影响下,日本人由于身体特征与中国人相近,常常被西方人误认,遭遇各种种族歧视。 这种经历无疑使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更糟,并更加迫切地希望脱离亚洲,与西方各国形成对等的关系。 高桥义雄甚至写了一本《日本人种改良论》,专门讨论如何让日本人成为白种人一样的“优等民族”。 除了他,同时期还有其他日本学者如田口卯吉直接提出的更荒谬的“日本人种雅利安起源论”。 反正为了脱亚入欧,祖宗都可以随便乱认的。 李谕哼了一声:“很可惜,在下是纯种中国人,让你失望了。” 高桥义雄的确很吃惊,绕着李谕转了一圈,问道:“您祖上真的没有欧洲人亲属?” 李谕跷起二郎腿:“你是在开玩笑嘛?” 高桥义雄啧啧称奇:“难道进化论有错误?” 李谕冷笑道:“你看的是哪门子进化论?” 高桥义雄拿出自己那本《日本人种改良论》,然后说:“当然是人为选择,自然淘汰、优生学,这都是进化论中的观点,先生作为西学顶流,不会不懂吧?” 李谕反问:“你从哪里学来的?” “福泽恩师以及庆应私塾学堂中都有讲授。”高桥义雄说。 “那么你有没有看过原著?”李谕继续问道。 高桥义雄说:“并没有,但我想从学堂中学到效率更高,已经得到了精髓。” “你这哪是精髓,完全是曲解。”李谕说。 真是服了,过去日本人学儒家,学了个二把刀,扔掉儒学中核心的“仁”,只学到了一个“忠”。 一个对上,一个对下,方向都错了。 现在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凭空创造进化论了。 高桥义雄说:“可是我在观看众多博物馆、展览会‘学术人类馆’的展品以及介绍时,都提到了人种有优劣之理论。” 他说的倒是事实,早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就曾把北海道阿伊努人、日本人、印度人、爪哇人作为展示品。 后世人当然明白,此种展示虽然打着“人类学”的旗号,实际上毫无疑问是在居高临下地看待相对欠发达的族群。 此前的日本劝业博览会也学习了欧洲做法,设置了人类展览馆,不过日本人很鸡贼,把中国人当做了展品。 但在中国留学生们的强烈反对下取消了。 李谕说:“我要告诉你,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类内在至少有99.99%的是相同的,至多0.01%的差异才体现出人们的不同,包括身高、肤色等所谓‘种族’的不同。” 李谕摒弃了“基因组”“碱基对”的说法,说出来他更听不懂。 高桥义雄张了张嘴,他很想反对,但也知道李谕在科学界的地位,于是又说:“或许这0.01%的差距就很大。” 李谕说:“那么我再告诉你一个数据,人类与黑猩猩的差距,也只有不到2%。” 高桥义雄大声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谕好整以暇道:“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人类能从它们进化过来?” 高桥义雄感觉三观都有点崩坏,嘴中只是重复着:“肯定不可能!” 李谕说:“那么你最好保证身体,说不定能看到证明的那一天。就算看不到,也可以让子孙托梦告诉你。” 高桥义雄手在颤抖,握着的笔都写不完整字,自己多年坚持的人种改良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他顿了顿才说:“作为一名记者,我会一五一十记下来,但我自己属实无法接纳。” 李谕说:“科技的发展不过是刚刚起步,以后你觉得无法接纳的事情还多了去。” 高桥义雄采访结束后,岩崎小弥太又对李谕说:“我听闻先生发明了一种能够远距离无线传输信息的电报机,不知我们三菱集团能不能与您形成合作?” 李谕摊摊手,拒绝道:“很遗憾,现在我自己都无法保证产量。” 岩崎小弥太又说:“先生可以在东京设厂,我们可以提供包括资金在内各方面的支持。” 李谕说:“此事以后再做商议,毕竟我自己的企业也刚刚起步。” 先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他可不想和三菱财阀有过多直接接触。 岩崎小弥太毕竟是大公司出来的,知道商业谈判不是一蹴而就,坦然接受了李谕的拒绝:“好的,我们会时刻跟踪先生。” 这尼玛,还时刻跟踪上了。 真是阴魂不散。 他们八成是盯上技术细节了。 不过就算日本七八十年代时电子产业极强,但二十世纪初日本压根没几个人懂电路。 李谕受邀采访的空当,近卫昭雪借口采买物品溜了出去。 她来到了一个秘密的小房子,推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茶室,已经有一人正坐原地等候奉茶。 近卫昭雪跪坐在他身后,然后尊敬的喊了一声:“家主。” 茶道师依次用陶碗递给他们两碗抹茶。 近卫笃麿喝了一口茶汤,然后微微侧身看了一眼身后也在喝茶的近卫昭雪,摇了摇头:“你太像日本人了。” 近卫昭雪放下陶碗,说道:“太像日本人?” 近卫笃麿说:“我只用几分钟就能看出来,你怎么接近李谕?” 近卫昭雪压根不敢反驳:“昭雪一定多学习。” 近卫笃麿说:“很多东西不是简单学习就可以学会,你更应该利用你的优势。” 近卫昭雪纳闷道:“李谕真的值得吗?” 近卫笃麿说:“值得。我曾西渡中国多次,停留数年,上到亲王下到百官接触了无数大清国所谓精英,但大都只是庸才。腐朽的大清国已经不被我放在眼中,但他们却平白出现一个如此耀眼的人才,令我极为震惊。我本以为或许只是这个千年古国的垂死挣扎、回光返照,可从他的表现看,已经超出预期太多。” 近卫昭雪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见到家主,从他的话中才真正感到压迫感:“家主,我明白了。” 近卫笃麿又喝了口茶汤:“你记住,放眼整个大清国,他都是最顶尖的人之一,而且他手上握着极强的技术资料,对于皇国兴衰至为关键。所以,现在明白你的任务重要性了吗?” 近卫昭雪俯身道:“我一定精进自己,不会让家主失望。” 近卫笃麿淡淡道:“如果有什么需要的,我们会支持你。此事是头山首领提醒于我,今后你的身份以及档案会进行更新。当年你及家人因为甲午战事,滞留在日本东京生活过多年,但家境优越,受到日本教师的指导,记住了吗?” “记住了。” 近卫昭雪诚惶诚恐,自己一个普通女子,受到这么多大佬的亲自指导。 “回去吧,不要停留太久。”近卫笃麿道。 这样的远房亲戚他见过太多,但此女确实有天赋,有必要提点一下,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二百九十三章 加点新专利 近卫昭雪返回时,故意买了一些馒头,而不是饭团。 正好碰到李谕送岩崎小弥太他们返回,于是有意无意间露出了自己买的东西。 李谕当然注意到了这些小动作。 不过他还是起了疑心,暂且观察一下吧。 轮船终于要启航前往旧金山。 在他们走后,高桥义雄把对李谕的采访录发在了《时事新闻》上。 如今这份福泽谕吉创立的报纸销量还是不错的。 引起的反响自然也不小。 本来进化论已经够颠覆,李谕直接说人类与大猩猩的相似度高达98%,更加让人大跌眼镜。 何止高桥义雄,大部分民众都无法接受。 在很多人理解里,简直就不是进化论了,莫非进化这么多年就进化了2%? 很多人继而将其上升到伦理学角度:民众感觉单单是人类,差距就够大了,甚至分三六九等,而猩猩猴子算什么?又或者猩猩猴子还能继续进化成人类? 如果李谕看到这些评价,肯定会想要再写一写《猩球崛起》的剧本。 但估计会被骂死…… 日本肯定是有保守派的,相信相对论的人本来就有限,现在不少人直接开始登文反驳。 只不过现在生物学还没有进入微观领域,李谕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方式反击。 好在文章只是发在日本,并没有引起过大的声浪。 但有些李谕的支持者显然还是更相信李谕作为一个科学顶流的判断,比如夏目漱石就兴奋地撰文写道:“奇哉妙哉!人类与动物的差距竟然如此小,堪称进化中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我们的社会中,很多时候岂不也是微妙的差距却能造成局面大相径庭!我想大家更应该深入思考背后的哲学意味。” 好吧,夏目漱石直接又上升到哲学角度了。 不过李谕自己知道,生物学的真正发展还要晚上半个世纪,这东西那是真的太尖端。 毕竟生命堪称宇宙中最为精细的结构体,其隐藏的众多秘密远远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