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节
书迷正在阅读: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无线电和汽车零部件则比较麻烦,需要从国外运过来设备,由工人们进行组装调试。 国内情况与美国很不同,所以企业是由李谕完全持股掌控。 但也正是由于情况特殊,所以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公关部门”,也就是和朝廷打交道的。 李谕选的是胡嘉言,这小子挺有官商头脑,聪明伶俐也很能干。 年前回家的学生们基本已经回来,李谕准备搞个小测验,探探底。 正好从京师大学堂丁韪良处要来了一些习题集,抽出一部分组成了试卷。 李谕对他们说:“能够拿到第一的,不仅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还会得到一块欧洲怀表。” ——还是从瑞典带回来的那几块表。 对此时的学生来说,这句话几乎相当于“顶配显卡+4k屏幕+最新处理器”配置,诱惑力很大。 李谕好整以暇在一旁监考,然后收卷阅卷。 第一名的竟然还是近卫昭雪,这姑娘倒真的用功。 李谕遵照承诺,把一块怀表给了她:“希望你今后可以尽职尽责。” 近卫昭雪握着怀表高兴道:“一定不负先生所托。” 她心里可是高兴坏了。 次日,近卫昭雪见凤铃给李谕送去电报,于是又端着一碗日式抹茶来找李谕。 “先生,这次的味道有所不同。” 她刚放下,吕碧城竟然也端来了一个茶壶:“今天刚好有苏州上好的碧螺春……” 她进门后一眼看到了近卫昭雪。 李谕顿时感觉非常棘手,不知道该喝哪边。 时间仿佛静止。 吕碧城首先打破沉默:“你还是喝抹茶吧,这可是当年贵公子才能喝到的,凉了就不好了。” 近卫昭雪立刻道:“我可以再加热,先品尝碧螺春更好。” 她们两个竟然客气起来了。 李谕更不知道她们到底怎么想的。 李谕说:“其实……我不渴……” 两女目光一齐看向李谕,李谕瞬间感觉犹如万剑指向自己。 近卫昭雪旋即笑道:“好吧,我正好要去看看生产文件。” 她走后,李谕吁了一口气,端起碧螺春喝了一口:“确实清新。” 吕碧城说:“当然,全京城恐怕都没多少。” 李谕赞道:“好茶!好茶!” 然后拿给她日式抹茶:“你尝尝这个。” 吕碧城说:“这是人家给你的。” 李谕笑道:“我已经喝过了,你再尝尝。” 吕碧城不太想喝,李谕继续说:“放心,没有鲱鱼罐头那么臭。” 吕碧城被逗乐,然后喝了一口抹茶:“好浓!简直是吃茶。” 李谕说:“是的,所以实际上我更喜欢泡茶。日本人现在一直自称继承了茶道,但比起宋朝时期还差得远。” 茶道和日本的饮食文化其实挺冲突,懂的人一看就是外来物。 因为中日在饮食上区别挺大。 曾经有个米其林大厨说过一句非常高度凝练的话概括中餐和日餐区别: “中餐用火,日餐用水”! 也就是说中餐对厨师的功夫要求非常高,需要进行烹饪,即用到火,然后加入各种调料,把握量的同时又要把握火候。 而日餐则基本是各种天然刺身,很少用到烹饪技巧,直接就切好端上来。当然也不是茹毛饮血,长久以来算发展出了其独特的刺身文化。 额,刺身主要是鱼哈,所以说“水”嘛。 鱼肉本身比较嫩,其他东西不太适合刺身,要是来个大肠刺身,日本人估计也受不了。 反而茶道这种非常复杂繁琐的东西,与日本人的习惯大相径庭。 虽然日本那些战国人物都很喜欢茶道,不过和宋代真没法比。因为日本战国时期分成那么多小国,又连年征战,太贫瘠,压根没法发展真正的茶道。 宋代能发展起来,真的是因为宋代的确有钱。 —— 大清邮局。 小左翔又过来找到了崔邮差,两人到了一个僻静地方,小左翔问道:“准备得怎么样了?” 崔邮差说:“我已经仿造了数封信,有俄国人的,也有革命党的。” 小左翔看了看说:“很好,没有让我失望。” 崔邮差哈了口气:“那个……” 小左翔拿出一件棉袄和一副手套扔给他:“是你的了,事成之后,还会有赏银。” 崔邮差戴上手套,道:“谢大人。” 小左翔不屑道:“你应该感谢的是天皇。” “感谢天皇!”崔邮差接着说,“大人千万不要供出小人。” 小左翔说:“此后的事情用不着你出手,放心就是。” 崔邮差脸上不知道是失望还是高兴,只得道:“小人知道了。” 李谕做梦也想不到,他被收买竟然只是这么简单。感觉就像越狱里,那个少年被狱警的一个汉堡就收买一样。 第三百二十一章 左手天使,右手魔鬼 李谕在给光绪上课时,光绪又问了不少李谕出国的事情。于是李谕大体说了说自己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见闻。 现在去过这么多国家的人真是不多,而且李谕的认知也超前许多,对各国的见解很深刻。 光绪听得非常出神:“庚子之败果然无可避免。” 可不是吗,慈禧那时候连火车都害怕,就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向十一国宣战。 外面的崔公公听到后,轻轻咳嗽了一声。 光绪本来还想再问点啥,听到后立刻止住了嘴,轻轻叹了口气。 他心里当然知道,庚子之败慈禧责任很大,但也正是因此,这件事不能在宫里太明目张胆说,慈禧之好面子可谓世所罕见,做了错事也不能说。 光绪挥挥手:“退下吧。” 李谕走出瀛台,路上崔公公对他说:“帝师啊,有些话可不要给皇帝随便乱讲,不然,嘿嘿。” 李谕说:“是皇上问起。” 崔公公说:“我知道是皇上问的,不过现在皇上身体有时抱恙,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太,嗯,不太合规的举动。做奴才的,不能让皇上犯错。” 说话间,瑾妃路过二人。 崔公公连忙给她行礼:“娘娘。” “免礼吧,崔公公,”瑾妃说,“这是从贡品里选的江南糕点,你尝尝吧。” “真是折煞小人了。”崔公公连忙说。 瑾妃在宫里是个老好人,宫里的人包括太监宫女都和她关系很好。 瑾妃看向李谕:“帝师的形象让我以为见到了日本使臣。对了,听说你写了一套小说,在法兰西国还拿了奖,并且附属作者是京津才女碧城?” 李谕说:“是这样的。” 瑾妃说:“能不能给哀家拿一部,我也瞧瞧能拿法国人奖的东西。” 李谕说:“当然可以,小菜一碟。” 瑾妃说:“那就好,反正在宫里有时候很无聊。” 这位瑾妃算是典型的“躺平”型,她从被选上妃子那天就知道光绪不喜欢她。不过瑾妃的人生态度就是三个字:无所谓。 爱咋咋样,自己天天养花养鱼养猫养狗或者读书、画画,竟然过得还挺快乐。每天吃饭甚至都得吃个酱肘子,绝对算皇宫里心宽体胖的典型。 她也住在瀛台,只不过和光绪不在一个宫殿。 因为按照清代传统,任何妃子都不可能和皇上一起过夜,皇上晚上都是一个人睡觉。一方面是安全的考虑,还有就是防止后宫干政。 只不过不过谁都没想到,清朝最后何止是后宫干政那么简单,完全就是把持了半个世纪朝政。 李谕回到宅邸,又给袁氏兄弟上了上课。 袁氏兄弟非常好奇今天李谕给光绪上的什么。 李谕告诉他们:“是关于一些天文学以及天体力学的基础内容,就是西方牛顿的理论。” 袁氏兄弟当即表示:“我们要和皇上学的一样!” 李谕笑道:“我就知道!” 李谕虽然不擅长讲学,不过他的见解远远超出当下教师,如果袁氏兄弟好好学一下,肯定比在外面学得好。 不过袁氏兄弟显然不会有心搞学术,无非是因为现在西学太盛,有识之士都知道西学重要,所以他们才在袁世凯的要求下学习西学。 袁氏兄弟上完课,又对李谕的汽车非常感兴趣,缠着赵谦开了几圈后,已经打定主意要买一台。 袁氏兄弟肯定不缺钱,一辆汽车现在成本价运到海关都要1000两银子,再算上杂七杂八的费用,以及清朝特殊的营商环境,能卖到差不多2000两。 绝对的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