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节
书迷正在阅读: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我考虑的不仅如此,”李谕说,“只有利润够低,在市场上能够被普通消费者接受,日本人才不会想到自己生产,而是只购买我们的产品。” “哦!”虞洽卿摩挲了一下手掌,旋即说,“原来如此!帝师果然是大智若愚,在下反倒大愚若智了,抱歉,抱歉!” 李谕的做法是典型的居高临下,不需要什么商业谋略,就靠超前的理念领先对方,这种差距不是一些阴谋诡计就能够快速弥补的。 薄利多销当然不是为了让日本人受惠。这和后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经营策略一个道理,他们已经把可乐的利润压到最低,几乎接近成本,这样别人就无法投资进入这个产业与他们竞争。 李谕仗着手里有专利,不给日本人方便使用,所以在专利保护期内,日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绝不会比自己低。 如此一来,国内大规模生产,还能带动起上下游许多国内民族产业发展,一举多得。 王一亭说:“我就说吧,洽卿,你千万不要看帝师年轻,就小瞧了他。” “是在下疏忽了,”虞洽卿说,“但几位提到的在上海设厂并销往日本一事,在下倒是有点参与的想法。” 王一亭并没有阻拦:“人多力量大。” 虞洽卿早年在当外国人买办赚了第一桶金后,就搞了多年航运业。目前的业务虽然多是上海-宁波两地的客运,但总归是有航运企业管理经验。 虞洽卿问向李谕:“帝师可否接受?” 李谕随口道:“贸易上的事情我基本托付给了王董事,他答应就没有问题。” 虞洽卿高兴道:“再好不过!” 虞洽卿这人评价挺复杂,有些两极化,很多人骂他是洋人走狗,后来风评似乎又有点转好。 主要他做的事挺怪,风评差主要是他抗战期间发国难财。但这家伙的确帮助了抗战,比如他从东南亚运过来免税大米,就是以低价销售;只不过在转运的同时他还夹带了一些高价货物销售。 哪怕做正面的事,也不忘了顺路赚点钱,忍不住要发点国难财…… 是一个典型的商人。 王一亭对他说:“洽卿,你的船公司账上资金充裕,何不买上一条船,专门跑上海到横滨的贸易。” 虞洽卿笑道:“我这三瓜两枣您原来早就知道了。” 王一亭说:“上百万的股本,这么大的事儿我能不晓得?” 虞洽卿与此前提到的斯坦福在这一点上很像,都是空手套白狼。 本来上海-宁波的客运线市场已经饱和,虞洽卿硬生生杀了进去,靠着江浙商人的支持把洋人的船运公司挤出去了。 他招募的股本,大部分钱都是江浙商人出的,虞洽卿有点像个中间人,但好处吃得恰好最大。 虞洽卿说:“如果有利可图,王董事觉得我会不买?” 王一亭笑骂道:“那你不能再买旧船!还不如找福建马尾船厂下个订单。” 虞洽卿满口答应:“大事上我不会糊涂,绝不会出错。” 虞洽卿能在上海-宁波客运线这个红海市场屹立到最后,靠的一方面是江浙、上海两地乘客的爱国情怀,再就是低价策略。 一开始英国公司太古的客轮一趟收费1元钱,虞洽卿直接5角。 后来洋人顶不住,也降到5角,同时他们的船上条件更好。 但虞洽卿紧接着降到成本以下的3角。 然后洋人也跟进降价到2角5分,想要干掉虞洽卿。 不过虞洽卿早就找到了江浙财团,大家同仇敌忾,不仅价格便宜,还补贴毛巾之类的小物品,同时船员态度比洋人的船员也好。 太古等公司最终不得不退出了竞争。 ——其实大家都经历过这种商战,当年某滴、某团不就是靠这种方式奠定江湖地位,然后赢者通吃。 虞洽卿竟提前一百年上演了互联网思维模式。 经此一战,虞洽卿声名大噪,再进行船公司扩张,筹集资本时江浙商人更加踊跃,没多久就达到200万之巨。 而在这期间,虞洽卿几乎没怎么用自己的钱。 不过就算王一亭让他买新船,以虞洽卿的风格,很可能还会买旧船,然后修缮。 王一亭估计能猜到,但想着只要船的运营没问题就算了,毕竟船公司在他掌握之中。 虞洽卿说:“王董事与张董事负责在上海买地建厂生产,帝师负责出技术,我帮着转销,强强合作,妙哉妙哉!今天必须痛饮几杯,在下设宴,大家务必赏个脸。” 反正到了饭点,大家就在他安排下来到饭店。 王一亭同时叫来了上海商会目前的会长周晋镳(现在还不叫上海商会,不过为了方便,就这么叫吧,其实一回事)。 周晋镳自然支持民族企业,没什么好说的。 他高兴道:“在场都是好男儿,我等商人就应有不输洋人之勇气!” 众人共同举杯而尽。 虞洽卿却叹道:“还是洋人赚钱多。” 王一亭鄙夷道:“你说沙逊洋行?他们赚的多是不义之财,鸦片都能当作贸易!” 周晋镳又说:“如今刚刚举办完万国禁烟大会,鸦片已经没有前景。” 虞洽卿道:“但沙逊家族早就知道了消息,囤积了大量鸦片。我甚至怀疑,通过禁烟条约,也是他们策划的,好拿鸦片赚最后一笔。” 李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沙逊家族是靠着英国的支持发展起来,万国禁烟大会英国又是关键参与方,肯定知道关键条款,提前透露给了沙逊家族。 沙逊家族也明白鸦片贸易干不长了,背后的大靠山英国多年前开始衰落,堂堂日不落帝国竟然在小小的布尔战争折戟。 而且在南非打工的一个叫做甘地的突然领导起了什么“非暴力不合作”,已经影响到了印度国内。英国人自己都蒙了,这是啥新鲜套路? 印度的罂粟种植园产量实打实在下滑,犹太人想在印度买到便宜鸦片越发不容易。 总之,英国基本已经无力罩着沙逊家族的贩毒业务。 但沙逊家族不可能放弃鸦片这个利润巨大的市场,禁烟条约让他们从海外买鸦片变得困难,但他们提前囤积了大量鸦片在上海租界,不再给各地代理商发货。然后大肆放出流言,声称接下来鸦片将会紧缺。 这一举动成功让鸦片价格迅速飙升。 沙逊洋行等鸦片价格飙升到一定高价时,就会放一批货出来。 然后等待下一个新高价格出来,周而复始,直到1917年才结束。 短短几年,沙逊主营的一个鸦片品种就疯涨了五六倍。 可谓吸干鸦片贸易最后一滴血。 所以在开完禁烟大会后,爱德华·沙逊与艾琳·罗斯柴尔德夫妇俩人还与李谕交谈甚欢,丝毫没有什么紧张情绪。 李谕道:“只能寄希望于卷烟市场挤走鸦片市场。” “有道理!”虞洽卿说,“我们也在江浙建立卷烟厂,还有福建云南广西,大片便宜的地可以用。” 虞和钦说着说着就开始憧憬起美好蓝图。 王一亭说:“不要忘了还有货运一事。” 虞洽卿笑道:“当然!但建烟厂的确不失为一条妙计。” 王一亭说:“就怕还会落下东亚病夫之把柄。” 虞洽卿直接问李谕:“帝师,你是最懂科学的,你来说,卷烟危害如何?” 李谕说:“卷烟对身体也有危害,只能说比之鸦片小之又小,而且洋人也多有吸烟者。” “这不就结了!”虞洽卿说,“王董事,你不要有这么多顾虑嘛!” 王一亭说:“但我们要提前声明卷烟之危害。” 虞洽卿说:“总不能让我们在烟盒写上卷烟危害身体吧?” 王一亭说:“未尝不可。” 虞洽卿哈哈一笑:“王董事,您也要来一招大智若愚嘛?这样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更加吸引人,说的我现在就想买几包吸一下。” 虞洽卿又转念一想:“真是一条妙计!是我慢了半拍。” 王一亭说:“只要是能够先赶走鸦片,付出点代价在所难免。” 虞洽卿说:“听说现在建烟厂的多是北洋之人,周会长,你与盛宣怀大人有私交,向他询问一下建烟厂可有什么避讳之处,千万不要有什么差池。” 周晋镳说:“我会专程拜访。” 第四百八十三章 英士 几人吃饱喝足,刚出房间,就碰上一个搂着妓女的醉汉。 醉汉年纪不大,立刻与虞洽卿对上了眼。 “洽卿兄!”醉汉喊了一声。 虞洽卿说:“英士,你胆子不小啊,敢光明正大带着烟花女子来汇中饭店。” 醉汉说:“现在慈禧和皇帝都死了,京城乱作一团,官兵根本没有闲心再抓我们这些闲人。” “你这种革命派关键人物可不是闲人,”虞洽卿说,然后看着他怀里的烟花女子,又说道,“刚放松下来,你就开始花天酒地。”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醉汉说道。 王一亭等人似乎认识他,但都是摇了摇头,先行告退。 虞洽卿这才想起来给李谕介绍:“不好意思,这位兄台是上海青帮大佬,陈其美,字英士。” 李谕一开始听到“英士”时没反应过来,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同盟会元老陈其美,也就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叔叔。 虞洽卿又给陈其美介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神人李谕。” “啊呀!”陈其美一把推开怀中妓女,惊讶道,“帝师可是文化人,我听不少人提起你。我有个拜把子兄弟,叫做蒋(校长),说在日本见过你,当时你与梁启超并肩而立。可惜我是个粗人,不懂深奥的学问,对你这种大学问家只能顶礼膜拜。” 李谕说:“客气客气。” 老蒋有好多拜把子兄弟。他号称有三不知,第一不知自己官职有多少,第二不知自己手令有多少,第三不知自己结拜兄弟有多少。 粗略估计一下,老蒋的拜把子兄弟也得有二三十个。 但其中最关键排名前三的,陈其美绝对位列其中。 陈其美是老蒋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