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节
书迷正在阅读: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 玻尔这边,当丹麦寄来同意聘任他为理论物理学教授后,玻尔非常高兴,叫上李谕一同去看看丹麦第一个理论物理学教授的任职典礼。 李谕很好奇:“教授也有就职典礼?” “当然,”玻尔说,“而且是国王亲自接见。” 丹麦阿美琳堡王宫。 李谕与玻尔见到了现任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以及他的王后亚历山德琳·奥古斯特。 外国人取名字真简单,直接一路到“十世”了,不过貌似也不算什么。 王后是德国的女公爵,欧洲这些国家的王室都沾亲带故。 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对玻尔说:“很高兴见到著名足球运动员玻尔。” 空气瞬间凝住。 还记得玻尔有个弟弟嘛,叫做哈那德·玻尔,他是个数学家,同时是个非常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李谕第一次来丹麦时,还与玻尔兄弟俩一起踢过足球。 弟弟哈那德·玻尔的足球水平更高一筹,曾参加丹麦国家队并获得了1908年夏季奥运会的足球亚军。 丹麦国家足球队在那届奥运会上战绩很亮眼,半决赛中以17:1赢了法国队。弟弟哈那德·玻尔作为右前卫有数粒精彩进球。(这个比分目前依然是奥运会世界纪录) 至于哥哥玻尔,当时是替补门将。 玻尔很清楚,国王说的是他的弟弟,——实话说两人长得确实挺像。 于是玻尔纠正道:“对不起,陛下可能想到了我弟弟。” 在场还有一些王公大臣,按照传统,臣民在觐见国王时是不能反驳的。 玻尔又说:“不过我也是一个足球运动员,但我弟弟才是那位著名的足球运动员。” 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颇感意外,只好重新问候:“很高兴见到你,玻尔先生。哦,还有你,写下星战系列的李谕先生。” 李谕说:“多谢陛下。” 貌似这位国王对科学界不是很关心。 觐见过程出了尴尬状况,草草结束。 玻尔对无意冒犯国王一事并没有放在心上,高高兴兴来到哥本哈根大学就任。 以他这个年纪能当上教授非常不容易,而且还是自己最希望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职位。 只是没想到刚上任就发现不像之前说的那样:教育大臣似乎玩了一个小把戏,教授席位虽然设立,却没有物理讲师的职务,反而要去给医学院的学生讲授初级物理学。 不仅玻尔和李谕感觉不合理,大学的数理学院同样觉得不可理喻。 玻尔很想找教育大臣理论,但他们显然意识不到玻尔的重要性。学院只能另外委派一人去给医学院上课,让玻尔专门搞他的理论物理学研究。 玻尔立刻着手搞起了高级班,为壮大声势,还让李谕参加了前几期学术讨论。 玻尔现在没有助手,工作环境也相对比较简陋,只有一个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间作为办公室。 即便如此,玻尔还是兴冲冲要搞一个理论物理研究所。 只不过这件事也因为一战要耽搁好几年。 玻尔比较乐观:“好在我不需要复杂的实验室。” 李谕笑道:“或许就是因为不需要实验室,他们才觉得你的工作不如应用科学重要。” 玻尔说:“应用科学当然重要,但谁又能说理论不重要呢。看过先生的那篇关于可证伪性的文章后,我深受启发,如果理论不够严谨,会冒出伪科学,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玻尔作为顶级物理大佬,看待问题还是挺深刻的。 李谕说:“我看大学里有电报机,将来我们保持联络。” 玻尔说:“乐意之至。” …… 再次回到柏林大学,李谕来到普朗克的办公室,给他聊起了与索末菲的发现。 普朗克感慨地说:“一发不收拾,竟然已有这么多人投身量子理论研究。” 李谕说:“如此多新东西被发掘出来,量子理论肯定是个朝阳方向。” 普朗克道:“可惜皇帝刚刚成立的威廉皇帝学会按照雷纳德的意见,实行了科学与重工业挂钩的政策,量子理论显然不太符合。” 李谕问道:“威廉皇帝学会下属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不是爱因斯坦吗?他可是个理论物理学家。” 普朗克说:“只能希望他做出一些能够体现工业价值的成果,不然不仅他的位置保不住,恐怕财政部还会断了经费支援。” 爱因斯坦能当上这个薪水不错的职务,大部分功劳都是靠普朗克的鼎力支持。 好在他的担忧也会因为一战烟消云散:战争爆发后,财政部立马切断了经费支援。 虽然很多学者斥责这是政府为了保证军费而放弃对科研的支持,但钱肯定是不可能再拨付了。 两人说话间,莉泽·迈特纳推门进来:“普朗克教授,我已经完成了200名学生的作业打分工作,有三名不合格。” 普朗克说:“辛苦你了,不合格的让他们重新提交。” “我知道了,教授,”莉泽·迈特纳说,旋即看到了李谕,“院士先生!” “好久不见,”李谕笑道,上次见到她还是在维也纳,李谕接着问道,“你已经成了普朗克教授的助手?” 莉泽·迈特纳点点头:“是的,我非常感激普朗克教授的帮助,如果不是他,可能我将被迫离开德国。” “这段时间你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错。”普朗克夸奖道。 莉泽·迈特纳说:“能在您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身旁工作,开启了我科研事业的大门。甚至可以成为我进入科研活动的护照,克服女性在学术界的种种偏见。” 女科学家学术学界非常难混,尤其在德国这个相对保守的环境下。 德国常用三个词汇概括女人的职责:孩子、厨房、教堂。 此前德国官方政策还禁止女性作为全日制学生上课,无论她们来自哪个国家,学术成绩有多好。 直到1909年女性才被许可进入柏林大学作为全日制学生上课。 莉泽·迈特纳已经到了德国好多年,但一直过得很简朴,虽然可以进入奥托·哈恩的实验室,但实验室不能提供给她薪水。 她只能通过将科学文章从英语译为德语以及给科普杂志写文章挣一些稿费,但这些钱还是不够养活自己。 布拉格大学倒是想让迈特纳去当副教授,薪水也不错,不过她不愿意离开德国。 而如果没有收入,她又不得不走。好在关键时候普朗克让她当了自己的助理,虽说薪水不太高,但起码能够留下来。 她是普朗克的第一个女助理,负责两百名学生的作业打分以及组织研讨班。 忙完作为普朗克助教的工作,莉泽·迈特纳问道:“教授,我可以去哈恩先生的实验室了吗?” “当然可以。”普朗克说。 “谢谢。”迈特纳礼貌道。 奥托·哈恩目前是威廉皇帝学会下化学研究所的所长。 李谕正好想去顺便看看,还能找一下物理研究所所长爱因斯坦,于是两人一同结伴出行。 到了研究所,奥托·哈恩与他握手道:“院士先生,很荣幸见到您。” 李谕说:“我也很荣幸。” 奥托·哈恩与莉泽·迈特纳是一对从1907年开始合作了三十年的亲密搭档,两人的工作让原子弹成为可能,因为他们发现了核裂变。 莉泽·迈特纳熟练地为他们端上茶水。 李谕笑道:“哈恩先生能与一位如此优秀的女科学家同事,真是幸运。” 莉泽·迈特纳却不好意思道:“我应该感谢哈恩先生,没有他,七年前我不会这么顺利在柏林扎根。” 迈特纳是个心地善良、懂得感恩的人,对哈恩与普朗克的帮助都铭记在心。 迈特纳在这里的工作环境其实不算多好,之前的研究员不允许女人进入实验室,理由是担心女性的头发可能被本生灯点着,但允许留着大胡子的男性在实验室工作。 此外,迈特纳要上厕所的话必须穿过街道去对面的酒店,那里才有女性卫生间。 好在哈恩现在对她还算比较不错,两人已经合作完成多篇论文。 李谕开玩笑道:“朝夕相处,很容易更进一步。” 貌似是被问过不少次这个问题,莉泽·迈特纳连忙说:“哦,我可没时间想这事儿!” 哈恩也说:“我们在实验室以外没有任何亲密接触,除了正式活动,我这么多年以来都没有跟迈特纳一起吃过饭,也没试过一起散步。要是不算物理研讨会,我们只在实验室见面,虽然我们会在这里工作到晚上八点,但下班后都是独自回家。但我们依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这两人真是太有意思了。 迈特纳终身未嫁,却有非常好的蓝颜知己。 要是爱某人和薛某人可就不好说了。 李谕只能竖起大拇哥:“佩服!” 第五百七十五章 情伤 毋庸置疑,莉泽·迈特纳与奥托·哈恩对核裂变的贡献都极大。 简单理解就是奥托·哈恩负责了实验部分以及化学部分,莉泽·迈特纳则在物理理论上奠定了核裂变的基础,验证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蕴含的无穷能量。 “核裂变”的名字也是莉泽·迈特纳取的。 任何高精尖的科学或者技术,百分百要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才能据此慢慢实现应用,想要靠“试”与经验绝对没有任何机会。 莉泽·迈特纳的功劳就在这,简直可以说是“原子弹之母”。 人类从此掌握了恐怖的核能,也左右了历史走向。 而莉泽·迈特纳本人与爱因斯坦一样,是个和平主义者,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曾经邀请她参加,她拒绝了。 “我要和炸弹划清界限。”迈特纳如此说。 此前惨痛记忆让她实在无法释怀,不愿再参与任何武器研制之中。 单说身边的人,她就看到哈恩的儿子参加一战失去了一条腿;普朗克的儿子因为参与刺杀希特勒的计划而被纳粹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