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节
书迷正在阅读:万人迷病美人认错了道侣、[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救命!小替身被禁欲白月光宠上天、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异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从抽卡开始的异世界旅馆、和顶流组cp后我被迫爆红、穿成炮灰你说我是邪神、饥荒年间我家古井通现代
李谕问道:“如果您回国,是不是也要加入军方部门?” “很可能,”卢瑟福说,“我听说英国海军与法国一样,已经组建了声呐研究部门,专门勘测水雷、潜艇,他们需要大量实验物理学家。但汤姆逊教授让我先等一等,可以来日本或者中国待一段时间。我想到你在中国,于是就来找你了。” “荣幸之至,”李谕说,“现在英国海军有大行动,地中海战火连绵,您想回去还真要等一等。” “地中海也打起来了?”卢瑟福这段时间在船上没法看最新的报纸。 李谕说:“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登陆作战,地点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加利波利半岛,目标直指伊斯坦布尔。” 卢瑟福说:“难怪我上船前,有大量船只满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年轻小伙子去了英国。” 加里波利战役的主力就包含澳新军团。 奥斯曼土耳其在欧洲各国眼里是块大肥肉,谁都想趁着打仗吃一口。 丘吉尔在海军大臣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三年,成效不错。他上任时英国海军还是以燃煤为主,此时已经全转变成了以燃油为主的现代海军。 他本人很想打仗,力排众议进攻“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在丘吉尔看来应该易如反掌。 战略上还能帮俄国缓解压力。 俄国有两条海上生命线:其中一条波罗的海航道,目前已经被德国封锁;剩下的一条便是达达尼尔海峡。 如果达达尼尔海峡再被封死,那么就会如德国新任总指挥法金汉所言:“俄国将变成一个瘫痪的巨人,在孤立无援中自己活活困死。” 英国还指着他牵制德国东线军团以及奥匈帝国军队哪,当然不能让俄国等死。 丘吉尔策划了一场奇袭,加里波利半岛上守军并不多,但澳新军团登陆后,恰巧遇到了守在这里作为预备队的凯末尔所率部队。 历史的舞台把聚光灯打了过来,配角成了主角。 凯末尔誓死抵抗,全军打光弹药后,他命令部队装上刺刀进攻,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我不是命令你们战斗,我是命你们牺牲!” 凯末尔成功抵挡住了澳新军团的进攻,让这里也陷入了堑壕战。 远离本土作战,英军补给困难,其实已经注定了败局。 丘吉尔被迫引咎辞职,前往法国前线当了个营长。 要不是后来基辛纳成功策划了一场完美的撤军,英军在加里波利会演化成惨败。 败肯定是败了。 堂堂世界第一强国,竟被奥斯曼土耳其打败,举世哗然,这场战役成了奥斯曼最后的荣光。 “不仅莫斯莱,”卢瑟福又说,“我的另一位助手查德威克(中子发现者)在德国被当作间谍抓进了集中营,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德军的集中营……”李谕听到这个名字就感觉不吉利。 卢瑟福说:“大战爆发时,查德威克正在柏林做学术交流,莫名其妙被逮捕了。” 李谕说:“爱因斯坦先生委托前往克里米亚的天文探测小队是一样的遭遇。” 卢瑟福叹道:“希望德国科学院看在多年合作的面子上帮忙斡旋。” 李谕说:“放心吧,战场外被俘不会被过分为难。” 查德威克确实挺倒霉,一关就是四年,一战打完才被放出来。 集中营里很无聊,查德威克要憋疯,幸亏后来德军又抓了一个叫做埃利斯的英军青年军官。 每当放风的时候,查德威克闲着没事就给他讲原子物理学。 两人很快成了难友加师徒。 卢瑟福和普朗克关系不错,后来经过德国科学院协调,并直接出面干涉,查德威克被允许在集中营里搞了一个小型实验室,继续做研究。 有意思的是,那个年轻军官埃利斯上了四年“集中营大学”,战后也投身原子物理学了。 堪称集中营中的奇迹。 李谕带着卢瑟福在国内几个景点转了转,心情好了一些。 然后又请他在大同大学、清华学校、北京大学做了几场关于“原子和电子”的演讲。 卢瑟福讲完后对李谕说:“理论物理学你恐怕比我还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一定告诉我。” 李谕笑道:“好极了!” 不久后,卢瑟福到来的消息为北洋政府所知,袁世凯特意派教育部长汤化龙接见。 汤化龙拿着一枚嘉禾勋章说:“总统一向爱戴诸位科学界的教授学者,特命我奉上嘉禾勋章一枚。” 卢瑟福并不清楚嘉禾勋章的等级,接过来道:“多谢。” 一年前,卢瑟福刚刚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汤化龙说:“如今欧洲战事吃紧,教授可以在这边多待些时间,想住哪就住哪,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卢瑟福说:“中国的饭菜名不虚传,虽然我不想早点离开,但恐怕不能久留。” 汤化龙转而说:“总统热衷于立宪,对贵国的君主制一向尊崇,不知道你们这些科学界人士如何看待?” “事实上,我们只是尊敬国王,”卢瑟福简单扼要地说,“上头还有议会,不过我对政治不感兴趣,知道的不多。” 汤化龙说:“听您的语气,起码不反感国王?” 卢瑟福说:“为什么要反感?” “我明白了,”汤化龙说,“作为知识界精英分子,你们的意见非常重要。” 李谕插嘴道:“要不还是聊聊关于科学合作的问题?” “当然。”汤化龙说。 李谕说:“现在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人手不够,我希望可以委派一些中国留学生过去帮帮忙。” 卢瑟福说:“和平年代我不会拒绝,但现在就怕回国后我也要进入军方从事声呐项目。” 李谕说:“大学里的教学总不会停止,要不随船派去一批留学生?” 卢瑟福说:“英国的大学说不定只留下了少部分英国本土学生,还有大部分留学生。教师也不像往常多,他们去了必然耽误学业。你知道的,多延长一年毕业,就会多很多学费。” 李谕说:“这个问题不用担忧,学费我们想办法。” 汤化龙对留学项目同样比较感兴趣:“李谕先生说得没错,学费不会受影响。” “好吧,既然你们这么坚持,可以派一批学生随我一同回英国,”卢瑟福说,“但我听说德国已经生产出了可以投掷炮弹的飞艇,英国本土如今并不是那么安全。” 李谕说:“我给学生提前讲明白,去不去遵从他们的意愿。” 卢瑟福说:“留学确实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要是没有获得奖学金,我现在说不定还在新西兰种土豆。” 汤化龙说:“如果能够通过留学生加强与贵国的沟通交流,我们会更加高兴。” 汤化龙终究是个官员,也在思考对二十一条的破局问题。 小鬼子咬死了条约不改,逼着袁世凯签。 北洋政府只能玩拖字诀。——如果真能拖下去就好了。 后来袁世凯又派曹汝霖作为外交次长与日方直接接触。 前四号中的条款大体谈得差不多,就差北洋政府实在无法接受的第五号。 然后小鬼子对第五号内容做了稍微“让步”,但仍旧关于北洋政府的主权,断然不能接受。 但那时候连英美都不耐烦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训令驻华公使朱尔典,劝袁世凯签了得了。 这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在外交上面临的局面,弱国无外交不是空谈,最终往往只能被迫妥协。 不过外交总长陆徵祥还有句名言:“弱国无外交,但有外交家。” 他们在被动局面下做出的成果,已经非常厉害。 李谕听得出来,汤化龙言语中是想加强与英国文化界的联系,期盼他们多少影响一下英国议会。 毕竟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已经明显影响了英美在华利益。 如今英国越发感觉日本是在凭借英日同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对此渐生疑虑。 ——狐假虎威也就罢了,小日本现在想做主人。 只可惜英国自顾不暇,否则以他们的外交策略,绝对会多掺和掺和。 作为英国科学界领军人级大佬,卢瑟福即便不入政治,说话也有分量。 卢瑟福说:“战争爆发时,大家都说圣诞节战争就会结束,如今看来不可能了。我无法预测战争的走向,但只要局势稍稍稳定,一定多关照中国留学生,万一里面会有下一个李谕。” 李谕笑道:“真的说不定。” 卢瑟福说:“到时候你也一起去,玻尔告诉我,他似乎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只是苦于无法来曼彻斯特大学的实验室做验证,也联系不上其他的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这方面你最在行。” “会的,”李谕说,“等战争结束。” 卢瑟福只能说:“一起预祝该死的战争快点结束。” 几天后,他便接到了英国领事馆通知,要乘船回国,参加海军组织的声呐项目小组。 第五百九十七章 抵制 卢瑟福离开后,李谕顺便把《异形》的英文稿寄去美国柯林斯出版社。 《异形》虽然是个恐怖片,但世界观方面设定得很宏大,尤其是再加上前传《普罗米修斯》之后,直接拔高了境界。 最关键是它开创了科幻恐怖片这个很有意思的类目。 由于一战爆发,英国、法国暂时没空出版这种娱乐小说,好在美国的市场反而变得更加巨大。一战时美国的战时繁荣非常可怕,简直就像通货膨胀,英法的巨额公债投到美国,消费市场变得极为火热。 站在上帝视角,英法德要是知道一战导致自己元气大伤的同时,让美国强势崛起,同时还培养起了红色巨人苏联,不知道那些政客还敢不敢。 柯林斯出版社正缺好的作品发布,李谕的《异形》如降甘霖。 这种恐怖题材非常契合当下的战争时局,十分对味。出版社立刻给李谕开出与《星战》同样的版税条件,首印便高达30万册,足见其信心之足。 柯林斯出版社还借鉴此前经验,依照李谕画得稀烂的手稿,请插画师做出了异形封面。 市场的反馈果然火爆,一个月不到便全部售罄。 ——又是10多万美元的收入。 等以后异形系列全部写出来,估计总额还能突破百万美元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