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道爷 第365节
“这已是神仙的能力了,你还不满足?”林黛玉都有些为‘神足通’愤愤不平了。 “是我对‘神足通’的期望太高了!”李蔷也明白其中的原因,无奈的说道。 “我们能学吗?”妙玉出声问道。 她已知道过上一段时间,李蔷可能会真的教导她们学习将门炼体之术。 既然将门炼体之术能够学习,那这种‘神足通’也有可能学习。 “不能,除非你愿意去做仙人!”李蔷摇头回道。 “什么是仙人?”妙玉又问道。 “仙人,将凡俗看成游乐场,将凡人看成可操控之玩物,仙人不需要亲人,不需要爱人,能够为了成仙抛弃一切!”李蔷想了想给出了一个答案。 他想到了当初的甄世隐以及贾宝玉,如果不是他动用了口舌之利,或许这两位在当初就已灭情绝义去做仙人了。 当然,后来贾宝玉还是被警幻仙子亲手点化,恢复了前世记忆,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那我不做仙人了!”妙玉有些可惜的说道。 她可惜的不是仙人,而是无法学习‘神足通’。 “告诉你们‘神足通’之事,是让你们有个准备,以后一段日子,我都会在内宫练习‘神足通’!”李蔷笑着说道。 “我会让内宫的嬷嬷与宫女都守口如瓶的!”林黛玉担心消息泄漏,她说道。 “后宫交给你我放心!”李蔷自是相信她,笑道。 林黛玉挑了李蔷一眼,转头去找人发布懿旨了,目前还是她寝宫中的几位嬷嬷与宫女知道这件事,她需要保证‘神足通’之事不会传出内宫。 第342章 战争 接下来的日子,李蔷在上朝时还正常,可一回到大明宫,他的行踪就诡异起来。也就是有林黛玉管束着内宫,并没有让这件事传出去。 哪怕再怎么多嘴的太监或宫女,在知道一旦说漏了嘴的后果是掉脑袋,也会谨记守口如瓶。 而在宫中,大嘴巴的恐怕早就死光了,都不可能活着长大。 李蔷不断练习‘神足通’,‘神足通’的施展时间也不断的缩短着。 转眼两年多过去,如今的大乾已有了极大的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还是各城市之间的官道变成了水泥路,方便了城市之间的通行。 在农田之中,发出巨大轰鸣的蒸汽车拖着犁地工具,一次就将十余尺宽度的土地犁了出来。 “圣上他老人家对咱们真好,这最费力的活计,都让这铁牛帮着做了!”长胡子老农站在田埂旁,看着蒸汽车犁地口中说道。 “谁说不是呢,隔壁村租的可是要上交六成的租子,再看看咱们,只要交三成的租子!”另一短胡子老农咧开嘴露出了黄牙得意的笑着说道。 “他们交的租子中,有被摊牌的部分,咱们的田地是圣上他老人家的,听闻去年有小吏想要多收租子,那小吏连同背后的大官都被抓起来了!”长胡子老农倒是听说了一些事,他解释道。 事实上一般田地交租子,交给主家的一般是三至五成,这就看主家的心是不是黑了。 那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当地官员,又或者是经手之人所增加的租子。 李蔷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加上官府的官田,都被尽可能的置换到了一起,形成了大面积的田地,以方便农业机械化。 如今的大乾,军队被他牢牢掌握在手中。 只要大乾的农民生活富足,他根本不用担心大乾会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在这几年大量发展制造业时,大量蒸汽车被投入到农用方面,极大增加了农民的生产力。 随着受李蔷恩惠的农民越来越多,他在农民口中的名声就越来越好。 农民称李蔷为圣上他老人家,这就是农民最朴实的称赞。 租种皇帝田地的农民,将自身的经历传了出去,让其他的农民极其艳羡,他们都在等着李蔷收购他们所租种的田地。 而两年时间,林如海用光了一亿两银子,第一批土地收购已经完成。 “父皇,你要上朝了!”一个小人儿跑进了寝宫,口中大声叫着。 这小人儿不过三四岁大小,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个小女孩摇摇晃晃的跟着。 两小人儿的后面,四五个宫女不敢出声,只能小步跟着,生怕两个小祖宗摔倒。 特别是后面的小女孩,才学会走路没多久。 前面的是李珩,后面的是林黛玉生的第二個孩子,名为李茜。 李蔷今日是在自己寝宫中休息的,林黛玉没有搬回坤宁宫,一直都住在大明宫的寝宫之中。 李蔷其实没有睡着,他在修炼着弥勒禅卧。 这些年来,弥勒禅卧被他修炼到了极为高深的程度,已不用担心被打扰,随时都可以收功。 “林妹妹,你莫起身!”李蔷轻按身旁被吵醒的林黛玉,笑着说道。 然后他下了床,身上的‘如意仙袍’自动从睡袍幻化为龙袍。 他一把将李珩抱了起来,又用另一只手将李茜也抱了起来。 “珩儿,怎么会叫父皇上朝的?”李蔷都有些好奇,虽说李珩很是聪明,但这么小可不会想到这个。 “是林外祖说的,他说做皇帝不能贪图享受,要勤勉于朝政!”李珩小小人儿说出这等老气横秋的话来,让李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李蔷又不由暗自埋怨林如海,不就是前几日上朝去晚了,就通过李珩的嘴来教训自己! “茜茜公主,你怎么也来了?”李蔷又看向李茜道。 李茜说话还不怎么清楚,咿咿呀呀的回了李蔷的话,又让李蔷笑了起来。 “孩子给我吧,你真要去上朝了!”林黛玉在雪雁的帮助下,已梳妆完毕,看着正与两个孩子玩着的李蔷说道。 李蔷将孩子交给了林黛玉,他可不想再迟到了。 林如海这两年在内阁立足越发稳了,身上养出了正一品大员的气势,对李蔷这个皇帝所做的错事,也会直言而谏。 林如海对李蔷而言,如师如父,所以李蔷都会听从林如海的劝谏。 李蔷来到了金銮殿,他在朝臣们口呼万岁之声中坐到了龙椅上。 先是处理日常政务,一位位大臣汇报事务,李蔷听后与臣子商量一番,可处理的当场处理,不能处理的就由内阁来处理。 “圣上,臣有事启奏!”林如海在日常政务结束后第一个站了出来躬身说道。 “林中堂请说!”李蔷挥手示意道。 “倭国扣住了大乾的一万匹布,还关了大乾商务司的三名官员,请圣上定决!”林如海将事情上报道。 其实这件事还是李蔷第一个知道的,倭国那边出了事,那边的探子将情报送回大乾。 时间上已过去了半年之久,可这个时代能有这个速度就不错了。 “小小倭国,竟然敢扣大乾的货物,诸位臣工,你们有何意见?”李蔷冷声问道。 “臣认为应派使臣前往,道明利害关系!”一大臣站出来说道。 “倭国如果不听呢?倭国扣了大乾的官员与货物已有半年之久,礼部可收到倭国使者的国书?”李蔷沉声问道。 “倭国使者未曾有国书送达!”礼部尚书站出来回道。 “还有何办法?”李蔷看向众大臣问道。 其实这会儿众大臣中的明白人都清楚了,李蔷这是想动武的意思。 但文臣中少有愿意出动军队的,在李蔷当了皇帝后,文臣一直担心李蔷好大喜功,要动用刀兵。 这几年时间,李蔷致力于提升国内的生产力,倒是让文臣们放心不少。 可这会儿李蔷却再次动了出兵的想法,怎么能让文臣们轻易同意。 “圣上,还是将倭国使者招来,斥责其,令其传回消息,放了被扣大乾官员!”田大学士这时出列说道。 “罢了,这批布匹本是大通钱庄的货,借用了礼部的三位精通倭语的官员而已,既然诸位臣工都想着与倭国商谈,那就让大通钱庄自行处理吧!”李蔷淡淡的说道。 他也懒的再在朝会上让文臣们同意,反正出动军队之事,他可一言而决。田大学士面色微变,李蔷所说的大通钱庄,谁不知道大通钱庄就是李蔷的,这就是说李蔷要亲自解决这件事。 这两年李蔷的声威日隆,特别是随着京营的换装,哪怕李蔷不怎么管政务,李蔷对于大乾的影响力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不知大通钱庄要如何处理此事?”田大学士问道。 “大通钱庄的布匹生意可不单是做到倭国,这附近哪个国家没有大通钱庄的布匹,既然倭国跳出来,不打痛了它,那岂不是其他国家也会效仿!”李蔷沉声回道。 朝堂上的文官们无奈的摇头,他们想要劝说,但李蔷一口咬死是大通钱庄去处理,他们还真没有办法插手。 而武官们却是恨死了文官,因为这样一来,武官就失了获得战功的机会。 李蔷下了朝,与林如海一同向大明宫行去。 回到大明宫正殿,李蔷让林如海坐下,金冬送上了茶水。 “圣上,您准备调动多少军队?”林如海没有劝说李蔷不要动刀兵,反而直接问道。 “五百火炮军为先锋,五万军队为中军,由吴子仓统领!”李蔷缓缓说道。 “您这是打算灭国?”林如海倒吸一口凉气问道。 林如海可是知道如今的火炮军有多么的恐怖,后面的五万军队怕是去接收地盘的。 “当年我与太上皇谈过,我看中了倭国的几座银山,那边的银山产量极大!”李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另一件事。 林如海点了点头,明白了李蔷为何要攻打倭国了。 真有几座产量极大的银山,确实值得大乾出手。 倭国扣了大乾的官员与货物,借着这个机会出手倒是最为合适。 此次的出兵没有通过朝堂与内阁,甚至就连兵部都没有通知,粮草什么的都由大通钱庄所出。 如今扬州纺织工坊已建成,一千台蒸汽纺织机日夜不停,产出的布匹源源不断。 而在扬州纺织工坊建成前,李蔷在江南的不少田地已开始种植棉花,为扬州纺织工坊提供充足的原料。 棉花的种植又与小麦的种植错开了时间,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这是双赢。 李蔷没有让产出的布匹投入大乾市场,主要是担心将大乾的布匹市场给冲垮了。 不过等到更多的纺织工坊投产,所生产的布匹投入大乾市场也是早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