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在线阅读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60节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60节

    凌杞最后补上的这一句,刘挽高兴的拍掌道:“夫人好气魄!”

    “要不,我们先别在这素衣上试,还是在别的衣裳试试?”见凌杞已然准备动手,刘挽本着要试也别拿最贵的试的原则,试探的和凌杞商量。

    随后,刘挽从凌杞的眼中读到了一份嫌弃!

    第91章 墨家的条件

    不是, 怎么能是嫌弃呢?她明明作为一个珍惜艺术品的人。素纱禅衣不算刘挽没有见识过,她也本着制作不易的原则,希望别一个不小心损坏了,有什么问题?

    凌杞是嫌弃她不大气?难道真想用素衣试验?

    “夫人要是真想用它来试, 我绝无意见。”刘挽愤愤的补上一句, 证明自己绝没有小气的意思, 衣裳本来也不是她的, 她管那么多干嘛?

    凌杞一听立刻道:“用别的试吧。”

    所以,大家不都一样的吗?一样的舍不得, 一样的不想弄坏了一件那么好的衣裳。

    “夫人, 衣裳的花样我们要做, 怎么样弄得好看, 能让人想花钱,我们就怎么做。重点在于挣钱。所以在花样上须得漂亮,再有一套相配的首饰。身为女子,手里有钱, 你能拒绝不买吗?”刘挽为取得凌杞的认同, 让凌杞接下来多配合一些,最后一句就是在努力的争取认同。

    凌杞望向刘挽,有一说一,刘挽这让她将心比心的想想,她确实不能不想。想完之后不得不承认,按照人的本性, 这种事她肯定会愿意。

    得, 不用凌杞说出口, 只看凌杞的表情刘挽已然知道, 答案是肯定的。

    “夫人, 制衣一事有赖夫人了。”刘挽郑重冲凌杞作一揖,无二话,这种事肯定得拜托她了。

    凌杞望着刘挽,她也算是长见识了,一个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变脸那么快的吗?

    不,是打从一开始刘挽的目标就挺明确的。

    “你该知道朝廷对于人的衣着首饰都有相关规定,不能乱来。”凌杞不知是有意为难,亦或者随意道来,刘挽想都不想的道:“朝廷的规定要守,并不代表衣裳的纹理上不能增加,首饰也一样。”

    人皆有爱美之心,刘挽要的就是捉住人的这点心理挣钱。

    如果可以,她是真想把《天工开物》一书全都抄出来,最好按着人的头照着做。

    可是她要怎么给人解释她懂得太多?

    别以为懂得太多是一件好事,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否则刘挽何至于要寻上墨家,无非是想通过跟他们的接触,顺理成章的“懂”。

    也有人会说了,跟宫里的人混久了不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懂”。

    宫里的人不能说他们的手艺和墨家的人差得太多,无奈规矩定得太死,刘挽只是单纯去看看都能把他们吓得不敢动弹,更别说什么跟他们凑一块学习讨论发展工艺!

    墨家必须得存在。

    “朝廷应该想要寻找石墨吧?”凌杞突然早出这一句话,刘挽!!

    石墨是什么?

    煤!煤啊!

    刘挽立刻不错眼的望向凌杞问:“自然。石墨的用处夫人岂能不知。”

    煤是多重要的一种化学燃料啊,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不正是因为它而持续发展。近代时多少国家削尖脑袋的抢。

    “我墨家有人擅长寻石墨山。”凌杞夫人已然将最重要的一句话丢出。

    刘挽立刻上前一步,随后又迅速反应过来,不对,凌杞突然曝出这么重要的一件事,为什么?

    嗯,刘挽试探的问:“夫人有何要求?”

    与其问凌杞有什么要求,不如说是问墨家人有什么样的要求!

    凌杞凝望刘挽半响,“公主不好奇为何我们墨家连钜子都入长安吗?”

    “好奇。”刘挽没有一丁点隐瞒的意思,“好奇归好奇,和我们合作没太大关系的事,不该问别问。夫人如果不吝啬为我解惑,亦无不可。”

    心下长长一叹,凌杞不得不感慨,刘挽年纪虽小却沉得住气,能够将心中好奇放下,那是多少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此人将来必成大事。

    “我们想用石墨来和大汉陛下谈个交易。”凌杞也知道,该说的话到如今不好再拖着了,再拖下去怕是要不成了。

    刘挽瞬间抬眼同凌杞对视,凌杞立刻道:“我墨家可以将所有知晓的石墨山所在地告诉大汉,只希望大汉朝廷放过一个人。”

    咦,谁的份量如此之重,竟然要墨家给出这么大的好处。

    不不不,石墨的用处在如今并不算真正被发掘,因此对于大汉上下来说,知道那么黑不溜啾的玩意有用,真正能有用到什么地步,未可知。不过这些人也并不包括墨家的人,就墨家他们能想到用煤来跟大汉,跟刘彻谈条件,证明他们相当清楚的知道。

    “何人?”刘挽相信,这样一个人的份量必是相当的重。需要大汉朝廷点头才能放过的人,定是在大汉的大牢里。立时间,刘挽突然意识到,好啊,墨家的集聚于长安之内竟然是要劫大牢?

    刘挽怔怔的望向墨家人,所以亏得刘挽碰上了,否则墨家的人要是劫上天牢一回,刘彻要是不跟他们死磕上,那就不是刘彻。

    凌杞并没有大声宣扬,而是凑到刘挽的耳边同刘挽一阵轻语。

    “夫人,没有见到石墨之前,我很难说服我父皇。”一个人换天下的煤山,趁早把煤山控制在手里,对,眼下采煤的技术并不先进,只能在表面不假,有着山在,一切都可以慢慢的尝试。刘挽首先要达到的目的分明是确定煤山的存在。不会有人觉得凌杞长了嘴一说,刘挽就会相信吧?

    “公主能随我们离开长安?”凌杞马上问刘挽。

    刘挽立刻蔫了,“不能。算了,我回宫寻父皇,接下来的事让我父皇跟你们谈。”

    年纪小就得认。

    事情能经她的手,并不代表她可以随意决定,她连出长安一事都不能决定的好吧。

    “请。”凌杞没有多留,请刘挽回去吧!

    有一种被人下逐客令的感觉。

    刘挽依然麻利的走人了!

    煤的重要性,她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了解。

    是的,刘挽立刻马不停蹄的回宫,而且先到的未央宫。

    正好霍去病练完功回来,一眼看到刘挽即问:“回来那么早?”

    果然是了解刘挽,知道刘挽一出去准是要猛玩的,天不黑不可能回来得那么早。

    “有事。”霍去病肯定的又开口。

    刘挽点头如实答道:“嗯,有事儿。”

    霍去病半眯起眼睛道:“墨家人的事儿真是不少。”

    此言不虚。刘挽略显得尴尬的道:“我的事儿也不少。”

    毕竟要不是因为她的要求比较多,也不会闹得要拉拢墨家的人。

    “应该的。”霍去病答得理所当然,刘挽明确的感受到霍去病的护短。自家的人有多少事儿,有多少要求都不算事儿,然而别家的人,管那是不是刘挽自己招来的,总结一句话,都是麻烦的事儿多。

    刘挽很是想捂脸。霍去病已然同她昂起下巴道:“走,去见陛下。”

    嗯,有时候刘挽真觉得刘彻才是霍去病的爹吧,瞧霍去病那理所当然的样儿!

    算了算了,自家的表哥,姨父啥的也不是不能当成亲爹。就刘彻宠起霍去病的样子,咱们就说,亲爹也少有这样的吧。亏得刘挽芯里是个成年人,否则非得闹不可。

    而卫长公主和刘嘉,既因她们性子温和,并非喜于争宠的人,也是因为在她们心中,刘彻是如同高山一样的存在,只能仰望不能靠近。争宠是完全不存在的。

    刘彻正听人汇报各路兵马出动的情况,数日的时间,快马加鞭人已经赶到边境,大军按刘彻的原定计划出击了,接下来就是等消息。

    “让人密切注意,朕要在第一时间知晓边境的所有消息。”刘彻叮嘱一声,底下的臣子们个个都朗声应下,谁敢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那不是活得不耐烦?

    刘彻又陆续让人汇报其他的一些情况,霍去病叫上刘挽进了屋,一听里面的事情不少,他干脆躲到里间去,拿起上面的竹简看了起来。

    刘挽再着急的赶回来,也知道国家大事比起她从墨家带回来需要去验证的消息要重要得多,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没有眼力的冲进去打扰刘彻。

    看书,霍去病看书,刘挽也找起竹简翻看起来。

    一看,得,两人都看得入了神,连外头朝臣何时退去他们都没有察觉。

    刘彻早就察觉两人回来了,只不过两人都是懂事的孩子,断不会惊扰于他,刘彻也不喊,等忙完了正事,一个转头进屋瞧见他们两个都各捧着竹简看得认真,眼中的欢喜藏都藏不住。

    “回来得挺早。”刘彻整理袖袍张口,将两人的注意力都拉回来。

    刘挽又一次汗颜,瞧她在父亲和表哥那儿的印象都成什么样了?

    “父皇,墨家的人说他们发现了不少石墨山。”刘挽决定无视他们的印象,立刻往刘彻面前跑去告诉刘彻这一事儿。

    刘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条件呢?”

    啊啊啊,不愧是聪明绝顶的汉武帝。一听就知道墨家丢出这么大的筹码必有条件。

    刘彻:他只是长了脑子。

    刘挽立刻将墨家人的要求讲出来。

    听完后的刘彻冷笑一声,“墨家人集聚长安,本是打算劫朕的天牢。”

    眨眼,眨眼,刘挽道:“想和付诸行动毕竟略有差距。”

    刘彻对此只问:“去病,你怎么看?”

    【作者有话说】

    存稿存稿存稿

    第92章 谨慎

    被点名的霍去病也从书中抬起头, 肯定的道:“有些想法不该有。”

    刘挽瞪大了眼睛,连想都不让人想,过分了!

    霍去病道:“陛下的不满该让他们知道,否则他们自恃有才目中无人, 朝廷如何管束。”

    说到目中无人, 到底是谁目中无人?

    刘挽都不想提醒霍去病平日里那份傲气了。

    显然霍去病也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继续同刘彻道:“墨家的人既愿意为朝廷所用, 条件可以谈,要怎么满足他们的要求, 陛下该衡量。人可以不杀, 须此生禁足于长安之内, 倘若他们不愿意便罢了。”

    刘挽嘴角抽抽。刘彻很是赞许的道:“去病所言正合朕意。”

    刘彻可以考虑跟人谈交易, 主动权须握在自己的手里。墨家的人不管是真意识到朝廷的不好对付,亦或者有别的打算,刘彻都该将自己的态度,朝廷的态度尽都表现出来。

    “此事朕派人和他们接洽, 结果如何你不必理会。”刘彻叮嘱刘挽不用操心结果, 刘挽抬了眼皮,墨家的人选择在这种时候才说明,其实让刘挽觉得挺奇怪的,毕竟有什么样的条件提前提不好吗?那时候的他们手里的筹码相对不是更多?

    刘挽脑海中闪过困惑,霍去病在陪刘挽出来的时候注意到了,既问刘挽是又想到了什么?

    这点事儿刘挽能不敢告诉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