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98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从2005开始、追女朋友的错误方法、影后,复活吧、怪谈NPC想移民[无限]、抄家前,医妃搬空敌人库房去逃荒、[猎人同人] GI许愿店、[综琼瑶] 太医韵安、[樱兰同人] 恋爱犯法吗、美人与混混[八零]、[综漫] 5T5他又误我
这么大的事他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禀告! 华刻急忙转过身,这便要去禀告刘彻,不料一回头正好看到刘彻,华刻第一时间躬下身子冲刘彻见礼,“陛下。” “朕方才听见你说长公主昏倒了?”刘彻是听到动静走出来的,也听见了华刻他们的一些交谈,此时问及,刘彻目不转睛的盯着华柬。 “是。长公主在阴阳家的小楼昏倒。安夫人建议长公主暂居阴阳家,奴连忙回来禀告。”华柬说到这儿,第一时间扫过江充,江充如今已抖成了筛子。 刘彻捏紧了拳头,不难看出他的不悦。 可是他们也得讨一句准话,到底让不让刘挽在阴阳家那儿住。 “依安夫人的安排。长公主醒来一定要第一时间禀告。”刘彻下令,华柬应下。并且躬身退去,多一刻都不敢逗留。 刘彻心情不佳,谁都瞧得分明,江充想开口说话,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方才既然说了有人该死,自当处置了。泰永想杀的人,不该活。”刘彻冷酷的下达命令。 “陛下,陛下,奴真的不知如何冒犯的长公主,陛下。”江充听到这句话,如何能再坐得住,哭泣的往前跑,急于抱住刘彻的腿,想以此征得刘彻的宽恕,莫要取他的性命。 刘彻一个眼神扫过,已然有人拦在前面,将江充拦下,根本不给江充靠近刘彻的机会。 江充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唤道:“陛下,奴冤枉,奴冤枉啊。” 可惜刘彻连个眼神都没有给到他,头也不回的往殿内走去。 “陛下。”江充绝望的望着刘彻的背影,如何也没有想到他竟然要这样的死去。 华刻在此时走过去道:“你也别白费心思了。这些年长公主从来没有说过要杀哪一个奴婢,宦官,你是第一个。你喊冤,你道陛下是信你还是信长公主?长公主要杀你,必有非杀你不可的理由,或许长公主动手会有所迟疑,然在陛下这儿,你一条命算什么?能让长公主动了杀心的你,在陛下那儿必是一个最需要解决的存在。” 此话落下,江充岂还会不明白,他根本不可能再活。 可是到现在为止江充都不明白,刘挽为何非杀他不可?只因他当年那样一拦吗? “华公公,华公公,你救救我,你救救我吧。”江充知道,到如今只有华刻是他唯一活命的机会。 “你怎么觉得,泰永长公主想杀你,我会救你?”可是,江充拉住华刻的衣袖不断的哀求,华刻却也丢出了这句话。 江充满目不可置信的望向华刻,怎么也没有想到会从华刻的嘴里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张了张嘴,江充总也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 “你当真不懂?”华刻怜悯的瞥过江充,随后似是想到了什么道:“对,在你的心里,你怕是压根不在乎长公主对我们的那点点仁慈,或许在心里还会想,长公主是个极伪善的人。你是谁的人,你不知道?你图的到底是什么,你当没有人清楚?” 最后那一句话引得江充半天说不上话,怔怔的望向华刻,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恐惧。 “当年一出手你便失败了,沦为弃子,这些年你竟然还没有死心,亦或者他们给你的好处太多,多得让你觉得,你或许也能搅动风云,更有可能将高高上的泰永长公主拉下马?” 第459章 论迹不论心 华刻一向对宫中诸事相当有数, 极少开口,此时张这个口,因为华刻觉得眼前的江充愚蠢无比。 江充瞪大了眼睛,华刻道:“你啊, 终是不明白, 你的那点上不了台面的小心思, 实则谁都清楚, 不说不过是觉得不是跟你计较的时候。自然,当陛下和长公主要计较时, 你必死。” 所以, 从一开始他们已然非常清楚的知道他的意图所在。知道, 反而放任他四处乱窜?他以为他很懂得上位者如刘彻的心思, 实则刘彻是在看他的笑话,未尝没有让他也变成笑话? 如果说江充先前觉得自己未必一定要死,此时,此刻, 江充知晓, 他不可能活了。 刘挽翻身惊醒时,并没有忘记在昏倒前的自己想做的事,纵然在全然陌生的环境下醒来,刘挽问出的第一句话是,“江充人呢?” 她问,自有人答。 “陛下已经将他杀了。” 刘挽听见这个回答, 稍稍一愣, 随后回了一句知道了。 一个她想杀的人, 但凡她有一口气在, 她定要杀掉。 江充, 一介小人罢了,既有作乱之心,她断不能让这样一个小人将来有机会伤及刘据和卫子夫。 握紧拳头,刘挽坐起,正好安夫人进来,一旁回答她问题的人刘挽也才注意到,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十六七岁的年纪,与刘挽年纪相仿。 “长公主到现在依然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吗?”安夫人也甚是执着。至于此依然想问上刘挽一问,她是不是依然认为死便死了罢。 刘挽整理了衣裳坐正,与安夫人面对面,同时也纠正起安夫人的一番话道:“容我提醒夫人一句,一直以来我并非不在意我的生死。我想活,以前想活,现在依然想活。我没能活成的原因,并非因为我不想,而是夫人告诉我的,是上天所不能容。况且,我没有请夫人想法子逆天改命吗?也是夫人告诉的我,逆天改命的法子不是谁想就能做成,否则也算不上所谓的逆天改命了对吧。” 安夫人...... 刘挽的一张嘴,有时候确实恨不得缝起来。 哪怕明知道安夫人是有想法让她活下来的,可是刘挽在安夫人的面前从来没有示过弱,也从来不会因为安夫人的警告认为,哦,原来她可以换另一种方式为自己求得一线生机。 生死之事,刘挽确实一点都不想死,但并不意味着因为不想死,刘挽须得费尽心思,用尽手段的请求于人,对人摇尾乞怜。 真要是愿意那样的活着,刘挽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况且,安夫人打的什么主意,刘挽从来无法确定,她是断然不可能让自己为安夫人所掌控! 安夫人打量刘挽半天,不得不感慨的道:“生死之事都无法让长公主为之迟疑,实在让我不知该如何评价长公主。” 刘挽笑了,笑得愉悦无比的道:“夫人不必评价于我,我也从来都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我这个人活了这辈子,做完想做的事,以后别人怎么看待我,我并不在乎。而且,不瞒夫人,我都想好了,我要是死了,避免后来被人挖坟,我准备请我父皇一把火把我烧了,然后挑个风景怡人的好去处,将我的骨灰那么一洒,谁也别想在我死后祸害我。” 自认为得罪不少人的刘挽,很是以为为了死后的安生,她一定要为自己死后谋划一二。 将来被人盗墓掘坟的帝王将相可不少。 额,虽然这个事大规模掀起是因为曹操的缘故,但是吧,也不代表现在没有。 刘挽损及太多世族们的利益,要说他们没有一丁点在刘挽死后找刘挽算账的意思,刘挽都不信。 为了避免死后也不得安生,不如按她说的那样,一把火烧了,然后呢怎么样?一扬。完事儿,谁也没有机会对她的尸体动手了! 刘挽说得过于潇洒,谁听了不震撼无比。 不是,挫骨扬灰啊,这是极刑,那是要结仇的前奏,刘挽竟然说想向刘彻申请,刘挽疯了吧? 可是,观刘挽的神色,哪有一点玩笑之意。眉宇之间更是透着喜色,无一不在告诉她们,刘挽真是这样想的。原因嘛,如刘挽所言,她是一点都不想给人机会打搅她。 “陛下断不可能答应。”安夫人十分肯定的回应,这个事情换成谁都不会答应刘挽的。 刘挽一听瞬间郁闷了,“不答应真难受。” 安夫人...... 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不对啊,她是要跟刘挽说死后的事儿吗?她分明是想知道刘挽如今已然一回一回的感受到自己离死亡的距离是那样的近,依然还是不为自己曾经的决定而后悔,也没有因为害怕而决定改一种活法吗? 很显然刘挽都没有。 一个连自己死后都想一把火把自个烧了,再把骨灰给扬了的人,她会在意自己将要怎么死去? 分明刘挽一丁点都不觉得自己需要换一个方式来活。 安夫人也算是长见识了。 从来没有人不怕死。可是刘挽是一边说着怕死的话,一边做着让自己极有可能早早死去的事儿。说出去怕是没有人愿意相信,真的会有人像刘挽一样,明知道她做得越多,做得越好,自己会死得越快,她却没有一丁点的迟疑的。 一回一回,安夫人纯纯是想确定刘挽是否反悔,是不是要改改主意。 结果怎么着,不好意思,刘挽一回都没有过这样的念头,何尝不是让安夫人郁闷的同时,也不禁生佩服之心。 不是没有人早早得知自己的死期,但几乎没有像刘挽一样,知道自己为何会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场,却没有一丁点要为之而改变的意思,反而更坚定的继续走下去,做她认为对大汉,对百姓有利的事。 其实针对刘挽这个人,很多人都觉得,刘挽所做的一切更多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太子刘据。 但,谁能否认刘挽所做的一切于大汉之利,于大汉百姓之利。 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只要看他们脸上的笑容便知道了。 阴阳家中,家道中落的人不少,也曾深入百姓之中,知百姓之苦,自然也是知道,这些年下来,随刘挽大行商道,又通过各种工具的推广,大力的抑制世族的发展,老百姓们的日子比之从前要好得多。 一年两季的水稻,让多少百姓得以果腹。刘挽一向关注民生,给百姓们准备的衣物从来都是价格最便宜,却也是最耐穿的。 刘挽对世族和对百姓的态度,那是天渊之别。 对世族,刘挽极致的打压,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对百姓,刘挽是大力的扶持,竭尽所能的让老百姓们出头,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以民为本,这句话喊出来的人不少,真正做到的人太少。 上位者们渐渐都忘记了,诸子百家他们所著的书,教的其实是上位者,是士大夫们如何治理天下,如何治理百姓。 有多少人已然觉得,他们读的那些书,是为了让他们可以高高在上的凌驾于百姓之上,从而教导百姓? 民当以教化不假,但诸子百家们的书,他们是写给士大夫们的,为的是让士大夫明白,到底该用哪一种方式去做好他们份内的事。 可惜,读过这些书的人并不少,能够做到的人,凤毛麟角。不巧,有生之年,安夫人算是极其有幸,见到了刘挽这样的一个人。 不可否认的一点,安夫人对刘挽心存佩服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为自己获取利益的时候,时时将百姓们放在心上。 而刘挽恰好是其中一个,尤其做得极好的一个。 对于有人评价刘挽为的是自己,毕竟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刘挽在做好这些事情后,她的声望越高,威望越大,权利也越来越大。 安夫人提醒那反驳的人,比之刘挽权大,为一己而谋的人没有吗?他们这些人所需要看到的一点是,刘挽做的确实都是利于大汉,让百姓得利的事。只要确认这一点,不管刘挽有多少的私心,得到多少的权利,已然不重要。 此言,把对刘挽有所偏见的人们的嘴全都给堵上了。 权利这东西,没有在刘挽的手里,也会在别人的手里,那样的一些人和刘挽最大的区别在于,刘挽得到这些权利,会做下于民更有利的事,是那些人可以比的吗? 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论迹不论心。 不管一个人的初衷是什么,结结实实得得利的人在那儿,请所有人都不要无视,也不要再说刘挽有多大的野心,因而生出多少的计策。 如今这天下,权大势大的人里,急民之所急,为天下百姓而谋的人里,刘挽称第二,没有一个人敢称第一。 “夫人每回见我总问同样的问题,不累吗?”安夫人许久没有出声,刘挽一边穿鞋,一边好奇的问起,那位女郎见之要上前帮刘挽穿上,刘挽拒绝了。 穿鞋这种事儿,她又不是动不了,大可不必劳烦她人。 女郎倒也不强求,自然而然的后退,由刘挽自行解决。 而安夫人此时道:“那我们说点不一样的。比如,如何让长公主活下来。” 第460章 交换 安夫人这句话自然让刘挽有所迟疑。 不过, 刘挽提醒道:“我记得先前你们的人告诉过我,逆天改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那样的代价不仅仅是我,还有别人。尤其是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