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在线阅读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45节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45节

    听听霍去病那完全不认为墨家会拒绝的语气。

    “好。”刘挽也觉得玩一圈下来挺好的,可以考虑多弄几个,让墨家的人弄上他们最得意的作品,也好用来试验试验他们表兄妹多年来有没有长进。别小时候学的本事全都给人还回去了。

    樊希!!!

    “冠军侯介意说说怎么出来的吗?”樊希讨好的冲霍去病问,傻子都看得出来霍去病对刘挽的处处紧张,完全不想让人跟刘挽多说话。有问题樊希必须先问霍去病,想从霍去病那儿得到想要的答案。

    “这须得费心?纵然里面没有任何方向指明,别忘了风向。”霍去病冒出这句话,樊希!!!

    风向?就一个风向就能让霍去病直接了当的出来,里头花里胡哨的部署全然失效。

    其实樊希很是想问问刘挽的,刘挽似乎也明白的补充道:“你的花种得太多,花香不同。”

    换句话来说,刘挽通过花香辨别出方向,樊希......

    这两位能说些别人听得懂做得到的事吗?简直要命了!

    “里面还有机关。”樊希想了想自己设下的各种机关,怎么看都不可能如此的无用,所以补上一句。

    霍去病骄傲的道:“你那些机关于旁人或许有用,对我们却无用。我们自五六岁始,十几年的时间和墨家的人打交道,所有的机关如何破解,我们早些年已经学精。不过,你那些机关是能杀人的。”

    这话音落下叫樊希的心悬起,霍去病道:“你既无害人之心,这样的机关还是整理了的好。”

    听起来是在建议,实际如何,樊希怎么可能会不懂。

    “冠军侯所言极是,在下这就让人安排。”樊希立刻应下,霍去病回头打量樊希一回道:“我闻到你身上的血腥味了。”

    此言落下让樊希心下大惊,面上依然不动声色的道:“处置了一个不懂事的下人而已。”

    霍去病并非那多管闲事的人,也不可能为了那么一件事质问于樊希。问出来的霍去病打的盘算无非是让樊希知道,他做的事瞒不过霍去病。刘挽心下长长一叹,命如草芥,她亦莫可奈何。奴仆们的性命在这个时代如同蝼蚁,她暂时没有办法纠正。

    “走,天快黑了,此处的走马灯之用心不逊于你当初给姨母备的。尤其是有美人伴之起舞,画与舞相合,独出心裁。”霍去病显然已经见识过,称赞起来并不吝啬,刘挽只能收回万千的思绪颔首道:“值得一观。”

    两人往一旁走去,原本无人确认他们二人的身份,纵然有所猜测也不敢上前打扰,如今确定真是霍去病和刘挽,都坐不住了,纷纷上前见礼,“泰永长公主,冠军侯。”

    “都是来此游玩,我与长公主并不希望被人叨扰,诸位都散了吧。”然霍去病何许人也,他从来不是那愿意委屈自己的人,他为什么领刘挽出来,是觉得刘挽最近的心情不佳,因而特意寻法子哄她高兴。

    在宫里终日寻刘挽麻烦的人本来就不少,刘挽应对他们费心费力,出了宫再让他们往前凑,霍去病还有必要带人出来?

    “来人。”眼看一个个当听不懂霍去病的话,待要凑上前,霍去病毫不犹豫的下令,“谁要是敢靠近,打出去。”

    嚣张跋扈得丝毫没有作为中书令或者冠军侯该有的谦卑。

    樊希默默不作声,瞥过一旁想往刘挽和霍去病跟前凑却无果的人们胀红的脸。说句良心话,非常的痛快。谁不想成为像霍去病一样的人。

    末了霍去病搂上刘挽的肩,果断的将人转过去,完全不给人机会向刘挽上眼药的。

    刘挽:这眼药还用上?

    不过,谁会觉得刘挽要拦霍去病的?

    本来刘挽出了宫是玩来的,让人打扰像样吗?

    反正刘挽对霍去病的态度那是非常支持的,笑眯眯的同霍去病往一旁观景去。

    这一天刘挽玩得算是尽兴,等到有人告霍去病和刘挽状于刘彻前时,刘挽都不用张嘴,霍去病直接怼上问:“怎么,你们跟我们打招呼我们非回不可?不知道的怕是以为我们交情有多好?按你们的意思我不该那样回人,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以后我要是想往你们府里去,你们也不可以拒绝?为客之道,为人之道。难道不应该有点眼力?”

    霍去病丝毫不认为自己的回绝以及对人的震慑有何不可。

    扰了他游玩的心境,他让人把他们打出去,有何不可?

    刘彻在一旁直点头,完全不认为霍去病的态度和威胁有何不妥之处。

    叫底下告状的人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分外的精彩。

    “行了。”刘彻此话不可能对霍去病说的,而是同那些告状的人说的。

    论情论理,他们除了控诉霍去病嚣张跋扈外,能说什么?

    霍去病不理他们并没有违法。

    第527章 忙糊涂了?

    告霍去病跋扈的人无非想让刘彻出面好好的管管霍去病, 省得霍去病无法无天。

    但刘彻现在难道不是已经表明了态度?

    怪责霍去病跋扈是没有用的,因为刘彻亲自将霍去病教养成了现在的样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的知道霍去病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完全不认为霍去病有改的必要。

    告状的人告的不仅仅是状, 也是在试探刘彻对霍去病的态度。

    结果让他们失望了, 随刘彻这句话音落下, 一切也必须要划上一个句号。

    “陛下, 我遇上一个有意思的人,想为陛下举荐。”霍去病既然都被人告上一状了, 岂有不顺势提上一提的道理。

    “你既为冠军侯, 又是中书令, 有举荐之权。不过倒是难得你举荐之。”刘彻对霍去病的宽容一向是旁人所不能及的, 对霍去病要举荐人一事,刘彻的嘴角一弯,很是期待。

    霍去病对此道:“为陛下举才本是臣分内之事,这些年是臣没有碰到令臣意动的人才, 并非不想为陛下举荐。”

    这番话落在刘彻的耳朵里, 逗乐了刘彻。

    刘彻冲霍去病昂起下巴道:“听你这般说来,朕对你举荐的人是越发好奇。怎么样的人才能入朕冠军侯的眼。”

    “那陛下见上一见?”霍去病被刘彻所肯定,满脸的笑容,重点还是要跟刘彻讨一句准话。

    “见。”刘彻想都不想既答,霍去病侧头道:“陛下顺便再见个人。”

    啊,一带一?

    刘彻无声的询问, 霍去病赶紧解释道:“臣与泰永昨日出宫赏花, 发现此人种的花特别好看。便想买株回来送与陛下和姨母。那人却道花开花落, 须得有那懂得养花的人才成。只是那擅长养花的人相貌有些丑陋, 恐吓着宫中的贵人。”

    宫中的贵人都是谁, 不用说白了。

    “你打算把人放未央宫还是甘泉宫?”刘彻何许人也,能不明白霍去病提上这一嘴的意思?

    “毕竟是女子,放在未央宫多有不便。再说了,在甘泉宫中养好的花,陛下想看都能去看,养在未央宫里,姨母毕竟不便。”霍去病相当实在的答话,落在刘彻的耳朵里,逗得刘彻又笑了,“看来朕是顺便。”

    霍去病马上道:“姨母的都是陛下的。臣的也都是陛下的。”

    这话刘彻十分认可,“那就一道见见,朕过一过眼,往后谁都别挑刺。”

    霍去病面带笑容的拍马屁道:“陛下英明。”

    这话叫刘彻挑眉问:“如你所愿就是英明?”

    “陛下一直都英明神武。”霍去病能不知道该怎么哄人开心?

    “把人喊进来吧。”刘彻挥手,对霍去病第一个举荐的人显露出好奇,且等着吧。

    霍去病即让人去把樊希请进宫来,刘彻冲刘挽问:“你见过的?”

    没头没尾不假,但刘挽如实答道:“有一个见过,有一个没见过。”

    行吧,刘挽从来不越界,纵然是霍去病的事,刘挽不该问的事儿是从来都不问的。

    “还得几日才能将中央的官员考核做完?”刘彻有此一问,刘挽想了想道:“三日。”

    刘彻对此表示怀疑,刘挽补充道:“父皇许我从简,我请汲中书令配合,我们一道翻查,听众臣道他们的功绩,真与假,都有记录在案。能者留,劣者汰,我们会将名单给父皇送上。”

    这一点刘彻绝不怀疑,但从简何意,刘彻能不清楚。

    额,喜欢华丽词藻的刘彻,对上书的内容也有要求,他素来喜欢人侃侃而谈,对他歌功颂德,一如刘挽所说的那样,这前面一大截的废话,其实相当的影响人阅读办事。刘挽算是用行动向刘彻证明这一点。

    刘彻的心情有点复杂了。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

    以至于让刘彻都不禁想,往后是不是得按刘挽的提议,一应上书皆以从简,办事也从简?

    刘彻在那儿沉思,半天没有吱声,刘挽和霍去病对视一眼,默默的呆在一旁也不吭声,下方的人谁又敢吱声?

    霍去病悄悄的挪到刘挽那儿,“猜猜陛下在想什么。”

    收获刘挽一记白眼,真真是闲得太过,竟然猜起刘彻想什么了?

    “猜一猜。”霍去病确实有些闲,刘挽摇头表示完全不想猜。

    刘彻想什么一点都不重要,谁要管谁管,反正她不想管。

    “你说种出来的花能做糕点吗?”霍去病突然又冒出这样的一句话,刘挽......

    “可以试试。”刘挽终是不得不接话。

    刘彻回过头正好见他们交头接耳的,刘彻不禁上火了,怎么回事?一天天的两个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怎么的呢?

    “你们又在那儿嘀咕什么?”刘彻没能忍住的问,两人异口同声而道:“没什么!”

    突然觉得有点上火了!刘彻的脸色一瞅要不好,好的,刘挽和霍去病立刻往前迈步,霍去病道:“陛下,匈奴有消息吗?”

    没错,转移注意力,无论如何也绝对不能够让刘彻紧盯他们两个。

    正打算找霍去病和刘挽算账的刘彻一被提及匈奴,好的,没什么可说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匈奴身上了。

    “先前有消息传来,他们不肯称臣。”刘彻想起这事就火大,匈奴被大汉揍得满地儿滚了,竟然依然不肯称臣归顺。不灭其国,何以振大汉之威。

    刘彻的脑子在那儿飞转,霍去病道:“陛下,打,打到他们服。”

    “陛下,大汉多年征战,虽说连败匈奴,然我大汉也为此损失惨重,陛下,不宜再兴兵。”有人出面相劝,综合考虑大汉的情况,仗万万不能再打下去,否则大汉空虚,对大汉绝不是一桩好事。

    刘彻相对不乐意了,“你们怕是忘了那些年匈奴是如何进犯的了。或许你们觉得大汉想要休兵,匈奴也会愿意。让人告诉你们,近些日子的边境是怎么样的。河西各地皆有匈奴进犯。”

    对于很多人的装傻刘彻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不乐意配合,一听有人劝他止兵,他是立刻怼了回去。一个个懂他的心思吗?真以为他愿意打?

    大汉依然不得太平,怎么能停下出兵?

    “陛下,纵然如此,大可设防,而不是再一次兴兵。国库虽然不似以往空虚,长此以往消耗,无论财富亦或者是百姓都会为此疲惫不堪,恐有亡国之兆。”眼看刘彻不听劝,但对方却执意要劝,听听这言语,亡国都说出来了。

    “笑话,灭匈奴而亡国,这怕是我听到最大的笑话。我大汉要亡匈奴之国才是。”霍去病第一个接话,满脸的不认同,对这样一个错估形式的人不屑之极。

    刘挽眼看这就要争论起来,看情况是谁都不肯服了谁,再吵下去怕是刘彻要不高兴了,连忙出言道:“父皇,不如想一想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既能让大汉不必大举兴兵,又可以达到消灭匈奴的目的?”

    这话一出双方的气氛都稍稍一缓。

    可是,这怎么可能。

    不管是想战或者想和的一方,都用怀疑的眼神望向刘挽。

    “不可能吗?”刘挽收到他们怀疑的眼神,直接问出。

    “可能吗?”难得碰上刘挽竟然问出这样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马上有人捉住把柄的道:“长公主怕是忙糊涂了吧。”

    这话听起来有些酸呢。

    刘挽确实很忙,三省六部里,尚书省握的是实权,虽说受制于其他二省,架不住刘挽当上尚书令以来直接和刘彻对接,说得更直白些,其他两省谁敢卡刘彻下达的诏令,为难刘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