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关键土也会越来越不好,还是多开垦土地为好,大明当下人口少。 对,往北打,那么广阔的草原,北元那里战争是不会停止的。 朱闻天一边考虑后续的事情,一边偶尔嘿嘿几声。 朱太一则聊天皱眉头,到当涂了,路走完一半,大家要吃午饭,他忍不住了:“朱里长,你真的会医术?” “我哪会呀?是憨憨会,他给把的脉。”里长摇头,看一眼憨憨。 “会,憨憨,我,嗯!嘿嘿嘿嘿!”朱闻天配合。 “朱里长,莫开玩笑。”朱太一苦笑。 “村子里有人有此症状,然后我就背下方子,那药一般情况下喝不死人。” 里长无奈承认不是憨憨,是自己背的,与把脉无关。 “吃饭,包子,还热乎着,这包子拌馅的时候多放了盐,不蘸酱油。” 里长婆娘招呼这船上的人吃饭,孩子先给干活的船工喂包子,吃口包子再喝口水囊里的汤。 确实没有凉,没坏就不错了,天热,故此不带炒菜和米饭,包子蒸好便放进铺了棉被的箩筐中盖上。 尽量少接触空气,天的热跟包子自己的热不同。 船工们说吃饱了,孩子们再自己吃。 船只到芜湖的时候,就快到家了,从芜湖进去,接着是黄池河,黄池镇的黄池。 黄昏时刻,天不见丝毫凉爽,三艘船抵达村子码头。 “里长和憨憨回来啦!”有人大喊。 村民涌上来,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赶紧帮忙搭跳板,三十二个人相继下船,村民上去搬东西。 “里长,里长你看那边,路上,牌坊,三个牌坊,忠正、仁义、良善。” 有村民指着村口的路让里长看,兴奋不已。 里长刚才看到了,确实高兴,同时也想到为什么自己被留到现在。“好啊!太好了!”里长大声喊,村子这下有底气了。 牌坊有一个隐性好处,下丘村的人跟西河村的人打架,双方都说对方不对,衙门的人一看下丘村的三座牌坊,选择相信下丘村,抓西河村的人。 至于其他方面……也没啥,就是里长可以在祭祖的时候哭个痛快。 像什么他没管理好村子,只弄来三个牌坊,愧对先祖什么的。 后回来的村民全跑到牌坊的地方看看,三个牌坊就是三进。 村老们激动得流眼泪,孩子们围绕着牌坊跑来跑去。 “吃饭,先把衣服换了,还是回村子舒服。”里长感觉到脚下有根了。 晚饭正在做着,多了五十多个人,继续增加饭菜数量。 里长给来的护卫和朱太一四人倒酒,冰镇的黄酒,村子自己酿的,应该叫清酒。 黄酒里面的杂质多,有人还会往里放石灰,是浊酒。 想要清酒就过滤,不停地过滤,直到澄清。 里长的大儿子今天坐主桌,他汇报里长离开后的事情。 “朝廷的人来了,把村里的大部分粮食收走,作种用,之后又把同样重量的粮食送过来。 二十一个村子全收完油菜籽与苎麻,种村子的种子育出来的水稻苗,大牲口借出去,已经还回来了。 咱们还给他们留了小麦种子和大豆种子,他们有人说咱们村子应该养蚕,桑树怎么能种好,产叶子多。 意思是让咱们种好桑树后给他们提供嫁接,我没说答应与否,咱村子不养蚕……” 他说一说停下来吃口菜、喝口酒,倒是两不耽误。 说宁国府和宣城县的官员来过,看村子起牌坊,要写进县志。 之后叫人送信回来,其他村子开始做干菜,已经送来一批了,冬天不缺菜了。 等再过上几天,王老蔫和他父亲王艺千依旧会带人来干活,他们家里的地也种完了。 村子里留出来了种大棚的地,一共十亩,现在沤肥呢! 玻璃天天吹,火根本没停过,一部分用来做镜子,一部分给大棚的窗户装上。 打造燧发枪的十二个村民日以继夜地敲,吃饭和睡觉轮换,现在听也有动静。 已经打造出四根枪管,照这个速度,年底前能出四十支燧发枪,就是累,又选了八个人跟着学,学好了就能多轮换了。 村里有两只羊下了崽,加上其他下崽的牛,村子的人每天早上喝奶。 二十一个村子收完油菜籽和苎麻,卖掉后凑钱买了不少牲口,派人来村子里学…… 里长的大儿子把一件件的事情说出来,下丘村确实挺忙的,若没有人坐镇指挥,大家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晚饭结束,朱闻天洗个澡,跑到祀堂睡觉,祀堂比较凉快。 几天时间过去,到了五月初五,今日端午节,去年没好好过,今年大家早有准备。 里长想着词,祭祖的时候用,牌坊立得及时,到时候一跪一哭,哼哼! 第149章 祭祖即哭官至引 村民先是在里长的带领下去山神庙祭祀,放上吃的东西,包括猪头、羊头,牛没有,放一只鸡拼成三牲。 接着大家去割艾蒿,别人需要到野外采艾蒿,村子专门种,是药材。 今天要收不少呢!接着来炮制和储存,其实前两天陆续收割了许多,等过了端午后,艾蒿效果会变差。 还有黄花蒿,拿来冷浸的,治疗疟疾,已经写在了给太医院的方子中,必须黄花蒿。 接着再去牌坊的位置上香,祖宗的等一等,快吃午饭的时候去。 大家包粽子、煮鸡蛋、挂琉璃彩灯,等晚上点、每个人绑五彩线、配香囊。 没有龙舟,今年条件不允许,里长准备看明年,别的村子富裕了,大家再赛龙舟。 太子府的护卫与朱太一四人也得到了五彩绳和香囊,还插上艾蒿。 村中的孩子碰蛋,鸡蛋、鸭蛋、鹅蛋,后两种是咸的,碰完中午吃。 鸡蛋是淡的,碰完给厨房,用来制作鸡蛋酿肉圆。 得快点碰,厨房等着呢! 不准用生鸡蛋,生鸡蛋比熟的结实,关键碰坏了不好回收。 看着村子里的人热闹喜庆的样子,太子府的人跟着高兴,村子给他们家送去东西了。 包括船工们,每家都有大量的礼物,让他们过个愉快的端午。 午时到,大家一起去井里打水,打完水跟着里长去祀堂,这个太子府的人只能站在外面。 祀堂修得大,三进,就是因为村子的人多,男女老幼全进去。 里长先摆供品、上香,接着噗嗵一声跪在蒲团上,开哭。 “祖宗们啊!我朱宜长当下丘村的里长有愧啊!我没有当好,前段时日受太子所邀,带村民参加太子纳妃,见到当今圣上时我就想呀!我这个里长怎么做不好呢? 我为朝廷献技献策,把村子亩产增两斗的小麦当种子给换掉了,我有罪,我……呜呜呜…… 还有今年我带村子的人累死累活的,才换回来三座牌坊,一个是忠正坊,一个是仁义坊,一个是良善坊,都在村口立着呢!太少了!实在是太少了。 受邀参加太子纳妃观礼时,我们在皇城旁边买了个大院子,给村子在那添了个房产,本想买另一处更好的,可惜人家是当铺,我无能啊! 眼下村子不得不自己学铁匠之技,没办法呀!朝廷允许村子自己造火铳,哦,这火铳啊!咱给了好办法,然后咱自己造得是更好的燧发枪。 我一想到造枪的速度慢,就觉得自己是废物,什么都不行,祖宗们呀!我无颜面对你们啊!呜呜呜……” 村民们抹眼泪,下丘村今年比去年厉害,大家很努力的,拿到三个牌坊,很多人吃了陛下的宴席。 里长说将来还有机会,大家都能见到陛下和太子,那样这辈子值了。 站在外面的太子府的人:“……” 他们听到里长那哭得凄惨的动静和喊的话,面面相觑,总觉得哪里不对。 “来,憨憨你先,接着是村老。”里长哭完,擦擦眼泪,瞬间就恢复了。 朱闻天上前跪下:“好,喜,嗯!嘿嘿嘿嘿!” 村老上来,一个个确实真哭,抹眼泪述说下丘村当前的情况。 最后所有村民跪下磕头,包括娶来的媳妇儿,她们没少给娘家送东西,娘家周围的邻居都羡慕不已。 家中有未出阁的闺女,都想跟下丘村结个亲家,没娶媳妇儿的少年则不敢想下丘村的女子。祭祖结束,大家洗脸吃饭,除了太小的孩子抹一抹药酒,其他人每人喝一盅药酒,雄黄的。 雄黄有毒亦是药,可以做成砒霜,已经做了,村子的药铺有。 喝完药酒,不喝酒的人正常吃饭,喝酒的慢慢喝,今天没什么着急的事情。 每桌十二道菜,四荤四素四凉盘,主食自然是粽子和豆面打糕。 打糕里面夹着豆沙、核桃仁、芝麻馅。 粽子则是放干果的和猪肉的,猪肉的里面有猪油,得趁热吃,凉了会凝。 太子府的人看谁都笑,笑容真诚,他们一人一身丝绸的衣服,下丘村送的。 与下丘村的人同一个款式,带好几个兜,袖子的、左右内怀的、腰旁边的,腰的这个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兜的纹理处理得好。 丝绸的衣服其实是袍子,加上一双新的靴子,感觉非常好。 他们想自己买,得一年的俸禄,不吃不喝的那种。 刚吃上不到一刻钟,大群人马赶到,宁国府的来了,包括宣城县的官员。 里长拉着憨憨换一张桌子,新桌子,村子的厨房上菜。 憨憨提的,得准备,万一哪个村子的人过来,或者官员来,果然用上了。 “朱里长,今日端午,本府引地方百姓祭祀,那个……” 宋知府找个理由,他已经在府里举行过一次祭祀了,结束后立即往下丘村赶。